《圣经》读后感1500字
很早就有把《圣经》读一遍的想法,毕竟这是世界上20多亿人共同信奉的经典。好几次拿起又放下,因为它实在是太长了,这次终于逮到机会过了一遍(其实也有很多内容跳过去了)。
《圣经》分两部分,《旧约》和《新约》,《旧约》是犹太人的经典(不承认新约),《新约》是基督徒的经典(也承认旧约)。从篇幅上来说,旧约占大部分,新约大约只占旧约1/4的篇幅,而且新约的四大福音书内容还有很多重复。旧约新约的信仰其实有很大差异,老实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信仰。犹太人信仰的是上帝耶和华,旧约从头到尾都以耶和华为主线。基督徒信仰的是救世主耶稣,新约是以耶稣的事迹和教诲为主线,上帝则成为一个隐形的存在。
《旧约》中的耶和华,与我们印象中那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形象相差甚远,分别心极重、暴戾爱杀戮,仅仅是犹太一个民族的战神。对于不信奉他的,不遵他旨意的,一概降祸。觉得人类行为败坏,一场大洪水就将人类灭绝,仅留下挪亚一家;为保摩西和犹太人出埃及,在埃及降下十大灾难,在红海将法老军队全部吞没;帮助约书亚攻城略地,屠戮迦南地区的其他民族。对于信奉他的、尊他旨意的,则赐予胜利、财货、权力。从字面上看去,就是咬牙切齿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似乎反映了犹太人早期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民族性格的残忍(其他民族如果看到犹太人的旧约书,确实不太可能待见他们)。犹太民族2022多年的历史中,有1800多年到处流浪,残酷的现实逼迫他们必须把趋利避害的本能发挥到极致。没有这样一位直击人性弱点的上帝存在,犹太人或许早就已经四分五裂,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有了这种信仰,犹太12部落才能团结一致,在周围层出不穷的强大帝国夹缝中生存下来。有了这种信仰,犹太人才能在灭国一千多年后,不可思议地重建以色列这个犹太国。
如果你信仰上帝,《旧约》中所记载的事迹虽然精彩,却不过只是上帝的注脚,所有的生、死、祸、福,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至高无上、无所不能,以及上帝律法的神圣。如果你不信上帝,则可以把《旧约》看作犹太民族的历史。这个苦难的民族,通过一代代拉比的口口相传,传承了自己的历史和民族精神。那些历代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伦理规范、生活律令,也一并融入这本旧约中,滋养和支撑着一代一代的犹太人。
与《旧约》相比,《新约》则少了很多暴戾之气,更多的强调信与爱。篇幅中充溢着耶稣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民众的谆谆教诲。耶稣并未想到开创一个新的宗教,他只是根据自己对旧约的理解(或许还有神秘宗教的体验),传播有别于当时主流的思想,强调因信称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教会则被撇在一边,当然就会受到犹太教会的忌恨。这似乎和后来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的改革类似。因此可以把耶稣看作一位宗教改革家。
把耶稣当作救世主传播的是他的门徒,而奠定新的基督教基础的则是使徒保罗。从使徒行传可以看出,保罗对早期基督教的传播居功至伟。《新约》的书信部分,记载的大部分也是保罗的书信,我甚至怀疑新约就是保罗的弟子所编撰的。从这一点,你甚至可以把保罗看作基督教第一任教主。
抛开宗教的因素,《圣经》中闪烁着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一些箴言和警句流传久远。你可以把它们当成上帝的启示,承认只有那些超越的存在才能为我们指点迷津。也可以认为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人类的飞速进化,靠的就是一代一代人的积累与传承。不过,只要你能从中获益,谁说的是不是就不太重要了呢?
《圣经》中也记载了许多神迹,还有一些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地方。信仰的人会说,这正是上帝存在的证明,由此只会更加坚定信仰。不信的人会说,这怎么可能,过时的伎俩只能骗骗那些没有理性的人嘛。当然,我们要认识到,理性有它的边界,人类的认知也是明显受到自身条件约束的,因而也是有限的。理性认知不到的领域,又该怎么办呢?或许,这也是在当今科学如此昌明的情况下,宗教信徒不减反增的一种解释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