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3200字
这是余华在1991年发表的,一本关于回忆的书。看似分散的中短篇故事,阅读的过程像在不断地温习,最终将零散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有黑色幽默,也有讽刺,有感动也有冷漠与赤裸裸的残酷。
故事以孙光林为主人公,以回忆的形式,描绘了关于童年的家庭、朋友以及青春期的性认知,将并不美好的东西一一展现出来,包括朋友和亲人的死亡在岁月中偶有发生,死于愧疚,或意外,或本该发生。
①孙光林青春期的性幻想
就这样黑夜降临后,美丽的曹丽便会在想象中来到我的身旁……我伪造着她说的话,以及她望着我的眼神,最为大胆的时候我还能伪造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那种近乎于清晨草地的气息。唯一一次出格的想象是我抚摸了她迎风飘起的长发。后来当我准备摸她脸时,我突然害怕了,我警告自己:不能这样。
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或者曾经有过青春期的男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过渡期。从无知的稚嫩,到年少时的懵懂,再到随后的驾轻就熟。
精装书里的彩色图片没有美感,并且丑陋。在美好的幻想和实际的赤裸中,大男孩们,渴望着「眼见为实」的验证。苏宇在高中的最后一年,难以抵挡欲望的猛烈冲击。对女性的渴望,使他在夏日的僻静胡同里,是欲望使他走向迎面而来的少妇,走近时抱住了那个丰满的少妇,直到她尖叫、挣脱,他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作为。
身败名裂与惨重的代价,是苏宇为此得到的后果。
②父母之事朋友之言
我母亲温顺地躺倒,将一条腿拔出来搁在秋天的空气里。她的眼睛依旧不安地看着他的脖子。
美妙的事情发生在粗糙的环境里。在长凳上完成了欲望的使命,罗老头的鸡好像在嫉妒,聚集到他的脚旁,并用嘴啄它来表达自己的嫉妒。想象出来的画面,毫无美感,甚至有点好笑。
无知的郑亮告诉孙光林
「那种东西,在人身上就和暖水瓶里的水一样,只有这么多。用得勤快的人到了三十多岁就没有了,节省的人到了八十岁还有。」
孙广才从没节省过,在一切能施展的地方派上用场,还常常半夜在寡妇的家里献殷勤,甚至病怏怏的年纪里情欲迸发,对自己儿媳妇下手,酿成不可弥补的家庭悲剧。
③祖父对父亲晚年的糟糕预测
书中有一段描写祖父孙有元的晚年凄惨生活,是我认为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孙有元在儿子孙广才的压迫中,晚年生活过得卑微又凄凉。孙有元借自身的境遇来告诫孙有才,小心日后晚年也跟他一样。你看他怎么说,
“我不该把碗打破,我不该把碗打破,这碗可是要传代的呀。”
孙有元最后那句话,半晌孙有才反应过来,对着自己的妻子说:“你还说这老不死可怜,你看他多阴险。”
孙有元开始眼泪汪汪起来,同时依旧执著地说:“这碗可是要传代的呀。”
那时候我弟弟突然笑出声来,祖父的模样在他眼中显得十分滑稽,我那不识时务的弟弟竟然在那种时候放声大笑。我哥哥孙光平虽然知道那时候笑是不合时宜的,可孙光明的笑声感染了他,他也止不住笑了起来。
两个儿子的笑,仿佛是在支持那老不死的。孙有元对他晚年的糟糕预测,加上后辈似乎幸灾乐祸的笑声,不免显得四面楚歌。细思极恐,孙广才愤怒又觉得有些悲凉。
④年少的冤屈与无效反抗
年少的时候,有人被老师或者同学冤枉做了坏事,孙光林也不例外。因为同学把球踢到玻璃窗上,于是所有参与者都将受罚,这次老师下手很轻,只是让每人写一份检讨。而孙光林认为错不在自己,是老师错了。
我觉得自己没有错,为什么也让我写检查?我的心里出现了反抗的声音——我不写,这是我第一次反抗成年人,而且是反抗这个让所有学生不寒而栗的老师。
我努力使自己勇敢,心里还是一阵发虚。下课后我极力鼓动受罚的同学和我一样反抗老师。他们在表达自己不满时和我一样激动,可一旦说到拒绝写检查,他们全部都吞吞吐吐了。到头来国庆还装的满不在乎地对我说:现在写检查没关系,现在我们还没有档案,以后工作了就不能写,检查要进档案的。
于是孤立的我,经历了也许是我一生中勇敢的时刻,我大声告诉他们:无论怎样我都不写。
可是结果是什么呢?在无数个夜晚和想象中,同时扮演着老师和“我”的角色,准备了一千万句证明自己没错的论词,可是见到老师的那一刻,顷刻瓦解,准备已久的雄辩词语一句也没有冒出来。
老师说:你的检查呢?
我结结巴巴地说:“还没有写完。”
老师平静地问道:“什么时候能写完?”
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马上就写完。”
在这之后,是一段被冤枉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说墙上“该死的张老师早该打到了”是孙光林写的,以致于最好的伙伴,成了老师监控他的跑腿。不管是谁干的,总有人要去承担后果,孙光林毫无疑问是最佳的怀疑对象,最终还是妥协了,无可奈何地被迫承认。
⑤孙光林弟弟孙光明的死
我找到了生与死之间的不同,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
其实孙光明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死,毕竟只是个穿裤衩,在河边摸螺蛳的孩子,并不知道「死」为何物。「舍己救人」也不是他会干的事,大概是为了树立作为带头大哥的权威,以为能轻易的救人,而没想到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淹没在了河水中。
他父亲孙广才最得意的时刻,是坐在小板凳上听着广播里,播送孙光明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他的父亲和哥哥以为孙光明的死能给他们一家带来荣耀,渴望着穿中山服的人到来,最终的失望转化为愤怒,由于被救人家拒绝赔偿五百元的高额补偿,砸了人家的家具,随后穿中山服的来了,是三名警察。带走了父亲孙广才,而自家的家具,被搬到了被救孩子的家中。
⑥朋友苏宇之死
他的身体因为屋外阳光的短暂照射,获得了片刻的上升。
我的朋友躺在一劳永逸之前的宁静里。
在某天清晨,伴随着父母对他的抱怨,苏宇脑血管破裂而离去。他的死是安静的,一如他的性格,犹记他曾经对孙光林的表白,是那么的温柔。
⑦孙光平岳父的死
孙光平内外交困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好几年,直到后来他岳父也许是过意不去了,在一个夜晚闭上眼睛之后没再打开。
在这之前,是孙光平的孩子出生。在田地里辗转,以及英花家卧床的岳父与自己家的三个地方窜来窜去。看似减轻负担的孙光平,倒霉的是父亲孙广才丧心病狂的发旧病。在岁月与寡妇的双重折腾下,像药渣一样无生气,却看到儿媳妇英花的健壮,延伸到昔日曾经的旺盛精力,情欲的攀升,使他对自己的儿媳妇出手。
孙光平的愤怒是要将这个畜生大卸八块才能平息的,母亲和英花的苦心劝说完全没用。在众人围观之下,报复已经不能停下来,最终割下了孙广才的耳朵,代价是孙光平不得不在牢里呆两年。
看完整本书,你会知道,孙广才干的坏事远不止于此。以至于后来死的时候,作者对他也是毫不客气。他在路上喝酒时,是浪漫与神采飞扬入少年,在心醉神迷的回家路上,随后伴着月光步入了粪坑。
路过的醉汉罗老头以为是谁家的猪掉进去了,用竹竿和麻绳将他打捞起来,看清是谁之后,连锤带打并破口大骂:“孙广才啊孙广才,你这条老狗,死了还装猪相来骗我。”
随后一脚将他踢回了粪坑。
⑧祖父孙有元之死
我能明确意识到的,那就是一种情景将在我眼中永远消失。在傍晚的时刻,孙有元步履蹒跚地在那条小路上摇摇晃晃地出现,向我和池塘走来。我总是很远就看到来他抱在怀里的油布雨伞,和肩上的蓝色包袱。要知道,这情景曾经给过我多次阳光般的温暖和安慰。
我心里也有这样一个人,已经离开了的——我的外婆。她总是在山头干活,锄地、除草、播种、施肥、除虫,期盼着收割的到来。一年四季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小的时候还常常在放学以后去帮忙,搬红薯、背玉米……
在到县城上学后,每到五一节放假回家,也正是菜籽收割的时候,我们五个孩子都会背上竹编背篓,穿着长衣长裤,以免被路上的杂草割伤。背着捆绑好的菜籽秆儿,我们一前一后走在乡间小路上,盼着日落的到来。天快黑的时候收工,中间我们中的一个,会早早把稀饭煮上,收工后回家随便炒俩菜便可以吃了,粥喝起来不烫嘴,正好合适。
回家后可能双肩会留下红红的麻绳印子,但一路说说笑笑乐趣不少,终归好玩胜过劳作的辛苦。不论是那会还是现在,能够替外婆分担,我们都是自觉与自愿的,从没有人逃避过。但外婆去世以后,我再也没做过农活,也记不清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菜。
孙有元给孙光林留下的记忆,是路上的蹒跚以及油布雨伞和蓝色包袱。而外婆给我的记忆,是午饭时在土地里劳作的身影,也是在日落时分,给鱼喂草后席地坐在鱼塘边,留给我一个佝偻的背影。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