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便听人说《红楼梦》乃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独一无二的经典,听得多了,便渐渐产生了好奇,初中时,从图书馆借来阅读,怎奈才疏学浅,却无法弄懂其中意味。经过几年的学习,终于又有机会与它再续前缘,心中实在有些激动。
其实也不敢谈什么读后感,只是断章取义罢了。单单就《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来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泼皮破落户”王熙凤。虽然在这一回中,她并不算是主要人物,但这是她的出场,实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王熙凤出场时,曹雪芹通过黛玉的心理活动,写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在那个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王熙凤的形象无疑是不合乎那个时代的要求的,但这也正是她的独特之处。她敢于突破常规,张扬个性,也许,这也是曹雪芹想要表达出的一种愿望。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曹雪芹对丫鬟晴雯的描写中看出来——虽然晴雯只是一个小小的丫鬟,但她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正的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的人,而不再只是主人使用的工具。虽然她最后病死在自己家中,十分凄凉,但她至少得到了宝玉——她的主人——最真挚的关心和爱护,她也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真正的人格。不过,我觉得王熙凤和晴雯还有所不同,虽然她们都是追求个性,但王熙凤是有强大的后台作支撑的:宠爱她的贾母,亲姑母王夫人,甚至贾宝玉也是十分敬爱她,所以她不怕,而晴雯什么都没有。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王熙凤并不是真正的要挑战世俗,可以说,她这么做只是因为恃宠而骄罢了。但王熙凤虽然泼辣,却始终把握了一个度,即在老太太喜欢的范围之内,并以适度的调皮让贾母更加喜欢她,这也体现出她真的是十分聪明。
王熙凤的聪明还表现在逢迎附和上。“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当她初见林黛玉时,虽然她也许与林黛玉并没有什么感情,但还是应景地拉着林黛玉的手,为她的不幸落泪哭泣,当听到贾母说:“快再休提前话。”她“马上”转悲为喜,说着:“该打,该打。”正是这样的应声附和让她在人前笑语逢迎,左右逢源,也博得了老祖宗的喜爱。但这却让人们感到,她每次的热心关怀,甜言蜜语都显得不是十分真诚。
王熙凤十分聪明,有着一般女人所没有的管理才能,堪称荣国府的“总经理”,她生性爱张罗,喜欢在人前展示自己的才干。林黛玉进贾府后,她忙前忙后,一面问黛玉需要什么,一面又招呼婆子们,一会茶果上来,她又亲为奉果奉茶——一切人想不到的,她全都安排准备的妥妥当当。在后几回中,她协理宁国府,更是风风火火,将原先懒懒惰惰的下人们组织得井井有条,将丧事办得十分圆满。这时她越发骄纵了,却也为她日后的悲惨下场埋下了祸根。
王熙凤真的十分聪明,也因她的聪明在贾府中荣耀一时,但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虽然王熙凤的结局无从考证,但从曹雪芹在前几回“一从二令三人木”的暗示中可以推断出,她最终被休妻,也许下场十分悲惨。87版《红楼梦》中,王熙凤死后只用了一层草席裹着,就扔出去埋了,这不禁令人唏嘘,曾经多么辉煌不可一世,最后却只落得如此下场,真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王熙凤这一辈子机关算尽,她为了自身利益,逼死尤二姐,拿着贾府钱财干些不可见人的勾当,这一切,都最终使她聪明反被聪明误,白白送了性命。
王熙凤的一生也是贾府的一个缩影,王熙凤最得意时,也是贾府无限繁华之时,当贾府最终走向没落,王熙凤便也奄奄一息,这似乎在说明,世间万物,当走向最繁盛之时,也正是在走向灭亡。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