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天山—杨增新与现代新疆》读后感1100字
一直以来,没怎么细读过新疆历史的书籍,尤其是新疆解放前的历史,无意间在阅览室看到了《守望天山—杨增新与现代新疆》,读了一小部分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让我欲罢不能。
“虽将新疆之事办好,未必有分毫之功。若将新疆之事办坏,必致或丘山之罪。断不敢轻举妄动……万不可误听人言,改变数年抱定之宗旨。”不能再赞同!
杨增新1911年辛亥革命后履新疆督军,到1928年在省立俄文政法专门学校(新疆大学前身)第一届毕业生典礼上遇刺身亡,执掌新疆17年,兢兢业业,我认为他将新疆之事办好了,居功甚伟,新疆17年未发生大的事件或者动乱,未签订一个丧权辱国,失土丢疆的条约,在当时动荡的朝局中给新疆人民营造了一个乱世中的盛世,由不得我不钦佩。
他对新疆各族干部的要求就两条:一曰爱民;二曰不贪财;要求甚严。他执政新疆17年,从未出过迪化(现乌鲁木齐),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浩繁的资料。他发的电报、政令、书信都由《补过斋文牍》、《补过斋日记》记录了下来;同一时期民国任何一个封疆大吏、省长都未曾留下这如此详细的资料。十二个子集涵盖了杨增新17年的呈文、电报、公牍、信札、告示等,涉及军事、政治、文化、教育、水利、医疗等等,平均每3天一篇,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字,成为我们了解彼时新疆的一手资料。
杨增新对自己的要求是“忠于新疆,终于新疆”,他做到了,他在新疆用人不搞裙带关系,他来自云南蒙自,为了避嫌,他把71多个老乡给了一笔遣散费,把他们送回了云南,他敢于重用少数民族,对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爱护有加,以至于和田、巴里坤、喀什的基层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杨将军,到了60、70年代还有牧民亲切的称他为杨将军,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敬佩和信任。
土尔扈特蒙古东归后,部分被安置在和静、焉耆、和硕附近,为防止彼时冯玉祥染指新疆,他要求和静蒙古调5000骑兵驻哈密守新疆东大门,这些蒙古骑兵毅然前往,这是他们从乾隆年间东归新疆以来第一次离开他们世代放牧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扎下根,驻守新疆东大门,体现了杨增新在蒙古族心中的良好威望;同样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族也从心底感激“杨将军”,是杨将军在关键时刻把他们因十月革命而被驱赶的时候,以诚相待,收留了他们,以至于文革时期来自北京的杨镰还能经常听到哈萨克牧民称赞杨增新。
我与作者一样,了解到杨增新的事迹后,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作者的思路也和史记一样,看一个人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同时又考虑当时所处的环境,杨增新有几个老乡在段祺瑞垮台后想借机搞政变,杀了杨增新,杨知道后果断把他们杀了,因此有的人称他为“屠夫”,但从现在看,樊耀南杀了杨后,又遭金树仁杀害,之后新疆进入金树仁、盛世材时期,但他们的手段、智慧、心胸,较杨差太多,并没有给新疆带来持久的稳定与和平,他们也没有杨增新那般的胸怀和情操。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