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荒原狼》有感
——读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荒原狼》
《荒原狼》是一部超现实主义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哈里(自称荒原狼),是一位饱学之士,深谙欧洲古典哲学、神学、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形式。他年轻时曾想有所作为,做一番高尚而有永恒价值的事业,但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破灭了。哈里看到二战前的德国受到军事与工业寡头的影响与控制,正在一步步迈向战争。他反对互相残杀的战争,反对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却招来一片“爱国人士”的诽谤和谩骂。他到处看到庸俗鄙陋之徒,追名逐利之徒,各党各派为私利而倾轧。他深感时代与世界、金钱与权力总是属于平庸而渺小的人,真正的人却一无所有。社会上道德沦丧,文化堕落,荒原狼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在他看来,周围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他感到非常痛苦,烦躁不安,无家可归。
哈里还是一位正直的让人称道的知识分子,充满人道主义思想,他嫉恶如仇,厌恶假话,反对庸俗,追求人性的,神圣的,高尚的精神。不过哈里明白,令他这种痛苦进一步升级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与外部世界的矛盾,更在于他内心的矛盾。哈里说:“面对充满暴力与谎言的世界,我要向人的灵魂发出我作为诗人的呼唤,只能以我为例,描写我自己的存在与痛苦……”哈里年近50岁,婚姻破裂,用他的话说,他是一头误闯入人世间的狼。他身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特质:人性和狼性。他既有人性,又有兽性,既有高尚光明的一面,又有庸俗阴暗的一面。在他身上,人和狼不是相安无事,而是势不两立。一个人灵魂里存在的两者互为死敌,这种生活是异常痛苦的。这种矛盾的发展,使他越发不能融入这个社会,孤独中的他甚至已失去了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请看哈里应邀到一位教授家里做客的片段。
哈里进入客厅,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幅歌德的肖像画。哈里是歌德的粉丝,见这幅画太俗,顿时生气起来。尽管歌德100年前就死了,但他觉得歌德不应该是这付自命不凡的样子。他甚至认为,因为有这幅庸俗的画像存在,他和他们家的友谊可能一下子化为乌有。女主人进来,祝贺哈里气色好。哈里知道自己老了,心中对女主人的假话充满不悦。接着见到教授。教授正在看一张报纸,报纸在批判一个名叫哈里的人的反战“卖国贼”言论。教授不知道眼前的哈里就是报纸上的哈里,把这个哈里臭骂了一顿。晚餐是在不协调的气氛中进行的。教授问了哈里一些问题,“很快我就说了一大通谎话,每说一个字都得拼命忍住恶心。”其间,哈里始终摆脱不了那幅歌德画像的刺激,恼怒中,忍不住把自己的不满说了出来。他的话过于尖刻,得罪了女主人。哈里慌忙道歉:“我请您和夫人原谅,请您告诉她,我患有精神分裂症。同时请允许我就此告辞。”临走之时还不忘说了一句,您“接受一张反动报纸对哈里的意见所持的愚蠢而固执的态度,是与学者的身份不相称的。那个‘坏蛋’,那个不爱祖国的家伙哈里就是我。”一个小时的做客就此结束。
哈里心中一幅美好的图画被溅满了现实的污点,他觉得没有安全感,不再感到清白无辜。他把人生是否还有意义这个问题作为人的痛苦和劫数加以体验。他是一个因为发展个性而深感内疚的人,此时的生活目的不再是自我完成,而是自我解体,回归母体,回归宇宙。他想到了自杀。从教授家出来,哈里就在街上游荡,他没有决心回去自杀,缺乏临门一脚的勇气。他走进一家酒吧。自那晚在酒吧开始,他先后认识了3个人:俗世人性的象征,哈里的精神引导者赫尔米娜,肉欲象征的玛利亚,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有完美人格的帕勃罗。从此引出全书意识流的高潮——这也是人们对《荒原狼》有着不同的解读,反应不一的篇幅所在。
——哈里接受赫尔米娜的引导,学习华尔兹舞、狐步舞等各式舞蹈,学习生活的享受。哈里觉得:我的灵魂本已冻僵麻木,现在又开始呼吸了。生活迈过门槛向我走来。
——哈里结识了性工作者、舞女玛利亚。他感到:通过她(玛利亚),我学习了孩子般去熟悉并享受表面的游戏,去寻找瞬间的欢乐,寻找纯净的性爱中人的本性,动物的本能。但这只是阶段性的。
——哈里认识了乐手帕勃罗。他们谈音乐的作用,争论音乐的等级与目的。帕勃罗告诉哈里:一旦人们不再严肃认真地看待自己,一切更高级的幽默就开始了。
——作者为哈里设计了一座虚幻的魔剧院,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灵魂的自己。他在魔剧院抢夺汽车,参加战争,猎杀无辜;经历人体结构指导;遇到少年时的恋人;和音乐家莫扎特谈话;因爱而杀人。最后他获得的判决是:终生不死。
《荒原狼》告诉读者,人有许多灵魂。每个人的生活不是只在两个极——欲望和精神,或者圣人和君子——之间摆动,而是在不计其数的极之间摆动。换言之,人就是魔鬼,每个人身上存在成百上千个不同的灵魂,而每个灵魂——有如棋子一般——有着不同的色彩。如果在生活的棋盘上摆出不同的棋子,就会演绎出不同的人生游戏。
哈里在魔剧院中游历了自己的内心地狱,经历了灵魂的洗礼之后,决心再一次游历自己的内心地狱,并准备再次尝试痛苦,再次为自己的荒谬无稽而战栗。这似乎是哈里对自己内心的最终解救之道。哈里是疯了还是太过清醒?不得而知。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哈里追求的是永恒——那是一个真正的人经历了苦难、罪孽、差错、热情和误解之后进入的永恒。全书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哈里的语言:“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帕勃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
〖本书作者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创作的代表作。本书是樵歌无意中读到的黑塞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是《悉达多》。〗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