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读后感
首先是读“好”,然后才能有“感”,写好“感”。
那怎样才能算读“好”呢?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所读的书或文章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比如: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 、语言特色等。
二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或书的内容、结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掌握。
只有做到了以上这些,才能说读“好”了。否则是无法去写“感”的,即使写了,也写不好。
如果读“好”了,又应怎样写好“感”呢?
01 文章的题目
读后感的拟题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读后感》或 《读〈×××〉有感》;
一种是有正、副标题,如正标题是《感悟生命》,副标题是《——读刘墉作品集有感》。正标题往往简洁而凝练,副标题来点明所读之书或文章的名称。
这两种拟题方法各有千秋:第一种简洁明了,第二种则显文学韵味。使用时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02 文章的开头
开头的笔法,可概括为一个字:叙。即叙述,且是概括的叙述。
怎样才是“概述”呢?
基本模式有两种:
一是概述所读之书的特点。如:“《老人与海》是一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能得到这样高的荣誉,又被众人一再推荐的作品应该是挺棒的!我抱着这样的心情翻开了这部作品。”
二是描写所读之书的外部特征或引用书中的句子作开头语。下面的例文开头就是从描绘书的外观开头:“当我第一次翻开杰克•伦敦的巨著——《野性的呼唤》时,那首凄凉而极富哲理的诗便深深打动了我:‘风俗的链条锁不住游牧部落跳跃的古老渴望;寒冬萧索,沉沉睡去,野性将唤醒凄厉的诗行。’”这种就属于引用书中的句子开头。
此处的原则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凝练之感,并吸引读者。
03 文章的中间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关键。可概括为一个字:联。即联想、联系。
也就是说由所读之书引起、生发的联想、联系。即:由此及彼,由事及理,由古到今,由物及物,由物及人等多方面、多角度的联想、联系。
首先要“联”得正确,即合情又合理。
其次,要有针对性。
“由此及彼”式的联想:“希望工程使我想到了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爱心。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又是人类最无私的奉献。谁都不否认自己有一颗爱心。爱父母,爱兄弟姐妹……”
“由事及理”式的联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实际上告诉我们,对于那些狡猾多变的骗子,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善于识别,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就会上当受骗。”
“由古到今”式的联想:例文的第4自然段就是这种联想,即由“孙悟空”追求自由,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追求的自由。 “由物及物”式的联想:“我们有崭新的书本,有漂亮的书包,有灵巧的文具盒……学习用品是如此齐全。可我们中有些人却从不懂得爱护。看,操场上空时常飞翔着那一架架纸做的飞机,那是什么纸呢?那是我们还未学完的教科书。……噢!如此‘虐待’我们的学习用品,真是令人感到痛心遗憾啊!”……
此处的原则是: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不要空发议论
04 文章的结尾
俗语说得好:“编筐窝篓贵在收口。”
结尾也可概括为一个字:结。即总结全文,强化中心,照应题目。
基本模式有两种:总结展望式;掩卷遐想式。
总结展望式:“爱心是希望工程的支柱,是祖国希望的基础。我希望‘希望工程’的活动能长久地继续下去,更希望它早日结束。”
掩卷遐想式:“读罢《野性的呼唤》,掩卷而思,不觉已是感动涕零。”
此处的原则是:用语要精当,尽力给读者以余音绕梁之感。
05 例文
《西游记》读后感
中国那四本厚厚的古典名著,是每个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都爱研读的。我也一样,考试一结束,我就一头扎进了《西游记》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经典之作,每个人在读它时获取的感受和启示都不同。有人喜欢它鲜活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但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
-------但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
它是神话世界,因为它与现实社会远远地拉开了一段距离。它的情节曲折,超乎想象,因为它的中间注入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人们不需要在这个故事里寄托太多的自己的感情,也不需要将它与现实社会处处加以比较和联系,把心神轻轻松松地投人,体尝一下身体上天入地、心里无拘无束的双重自由,这才是神话世界中最大的享受。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想必这就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呼喊吧!
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麒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向往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我知道,彻底自由在现实社会环境中不可能实现,人终究要受到现实力量的制约,连孙悟空都无法解决人性的本质与不得不受压制间的矛盾,我们凡人自然无法去取得绝对自由。
在日益文明的社会中,我们的外部世界处于一个非常固定的位置上,但我们可以尽量让内心世界变得广阔而深幽,让它无边无际,包容天地。这样,即使在现实社会中无奈受制,也可退回到另一个世界,自由自在,任意翱翔。这已是我们争取自由的最大极限了。但是我们发现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在社会地位方面的追求已不再迫切,对于精神自由理应进入更深的境界,却不知被什么消磨了。
总之,我总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我相信,也希望它永远向我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我带来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力量。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读《伤仲永》一文有感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叫人不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人生需要拼搏
——读《顶碗少年》有感
人生是一场搏斗,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是命运的主人。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是我读了文章《顶碗少年》之后悟出的道理。
《顶碗少年》这是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它主要写了20多年前,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杂技表演。文章中的主人公——顶碗少年合着轻松优雅的乐曲声头顶着一叠12只金边红花白瓷碗做各式各样的高难度动作。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他失败了——碗从他头上掉了下来。可是,他不灰心,又重来了一遍,可结果令人失望!直到第三次时,他才成功了。他得到的不止是成功的热烈掌声,还有人们对他敢于拼搏的精神的赞许。
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放松不拼搏,就会被挤入“万丈深渊”,到了“深渊”下,有的人也许会灰心,也许会死心,甚至会绝望,从此便不去竞争,不去拼搏,于是许多人便在失败挫折面前丢盔弃甲,当然也更别谈拼搏。于是便“消失”在这个社会上,甚至连原先靠拼搏赢来的那片土地,也渐渐荒芜,再也结不出果实来。
生活无平坦的大道,做生活的强者,还是生活的弱者,要取决于你的意志力和拼搏心。爱迪生发明灯泡时,曾经失败N多次,但他坚持下去,继续拼搏于科学道路上,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万家灯火。
有的人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和痛苦,几次失败,一次责难,偶尔失意……都会令他们胆怯、悲哀、绝望,甚至轻生。在我曾经同病房里,有这么一个女孩,在她人生最得意的阶段,突然得了疾病,她的精神崩溃,不肯吃饭,不肯喝水,结果……。她的父母为此心碎了。另一个女孩病情比她还重,生命之火都快要熄灭,只能靠点滴维持生命,但她顽强地与病魔斗争,配合医生的治疗,从不放弃与死神的拼搏,竟奇迹般活了下来。我想,是“拼搏”点燃了她的生命之火吧!
现实生活中的我,也曾是一个“懦夫”。上课的时候,我虽然好几次都知道答案,好几次都想回答,可却总是没有勇气去举起那似乎有千斤重的手。有一次,我正在学习,老师突然告诉我,要让我去参加比赛,而且要必赢。当时,我吓得魂儿都飞了,幸亏当时老师及时鼓励我“不要打退堂鼓,我相信你一定行的,试着去拼搏吧!”结果,我试着参加了,果然被教师言中——我赢啦!
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想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我们只有笑对人生中的挫折,顽强地鼓起勇气,不断地拼搏,才能让生命显出辉煌。
同学们,拼搏吧!你一定会得到拼搏的乐趣,收获到拼搏的喜悦的!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