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读后感
在某个清晨,偶遇《拼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书的装帧一般。作者“安娜”。首先想到的是托尔斯泰或是弗洛伊德。不知道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但是还是冲书名抽出来看看是什么。
与一本书的缘分,充满偶然性。
首页对作者的介绍说明是一名医生,已经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想起昨天在办公室和同事聊起的一位同事的女儿的朋友圈。小姑娘读硕士。在某名牌大学的附属医院实习,申请了一个微信号,专门写自己的实习感悟。文笔清新,叙事平直,思路清晰。故事很吸引人。虽然每篇文字过万,却从不感觉难读。因为同专业,许多感受也相当的能引起共鸣。每每读完一篇便焏待下一篇的出现。感觉读医者所写的文字是一种享受。
打开《拼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便收不住。叙述平淡而真实。不是讲故事。只是在叙述自己在无国界医生组织重点工作经历。妇产科医生安娜是一名80后中国妇产科医生,原本拥有受人尊重、稳定的工作,在2022年父亲的去世,使她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她放弃了自己原本安稳的生活,加无国界医生组织,开启了一段不一般的人生经历。这本书就是根据她在非洲塞拉利昂180天救援工作日记整理而成的真实记录。作者在家人的支持下,在职业发展和生活正稳定的时候,选择了一种不太稳定的未知的生活。
人性里的潜意识中是不是有挑战的本能?安娜一定是有的。以她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她完全可以安于现状,享受生活。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追求一种完美。追求精致的生活,追求成功的工作,追求完美的体型。内心的空虚寂寞在日常的各种追求中被自己强大的貌似认真积极充满活力的努力填满。不让自己独处,不给自己单独面对和思考的时间。然后,思想在日复一日的积极或颓废逐渐萎缩。生活像阳光般美好。自己如鲜花般逐渐枯萎。
安娜拥有着常人追逐。可是,为什么选择未知?选择不确定?从书中的叙述看来,父亲的离去是安娜不可越过的心结。生命无常,在别人的文字里看过去只有感受,但不是感同身受。挚爱亲人的离去对生者有切肤之痛。怎么来,怎么去,怎样感受,怎样生活。也许当初你看着他离去,他人眼中你并无太多眼泪和悲伤。可是那悲伤一深植于心底。在某年某月的某个时段,它会毫无预兆的影响你的情感和选择。
安娜的选择是离开安逸的生活,体验父亲年轻时的漂泊。辞职、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行走,一个人挑战自己的将来,看看自己的底线,探探自己的耐力。她的挑战是成功的。她的学历让她顺利通过无国界医生的申请,她的家庭支持让她无忧的踏入为非洲患者服务的征程,她的开朗乐观的性格使她与各国天使顺利成为合作伙伴,而她的体能使她的超级限工作成为现实。
安娜是果断的。她未满30岁,就能超越世俗的眼光和人自身的惰性去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并且坚持走了下去。后来还发现了自己新的特点。譬如可以一个人出行,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而无需家人亦步亦趋的照料;可以在连续手术快要崩溃需要休息的时候接到急诊通知有精神抖擞的不抱怨的投入下一场战斗。人的潜力都是在极限状态被发现,被挖掘。
我坚信,安娜的无国界医生的经历一定有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不堪。可是文字里看得到的是她的乐观,她的阳光。无国界医生的经历不少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也不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胜任。可是安娜走来的时候,如此坦然,如此阳光。
“这次任务,改变了我很多,我再也不是遇到责任就慌张地想要逃跑,再也不会对着自己的亲人大声叫嚷,伤他们的心。我学会了忍耐、沟通、平和的面对遇到的困难,稳定情绪;学会了面对有限的条件、匮乏的物资仍能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活是最好的大学。安娜子啊啊她的大学里收获着自己的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不能复制她的经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安娜的经历里看见一种态度:面对现实,沉下去,做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事情,拼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