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梁冰玉的一生
《穆斯林的葬礼》,上高中后看的第一本书,也是为数不多让我看哭的书,新月在医院的病床上,等着天亮,等着她的老师,她的爱人,但是她最后没有等来,安静的“睡”了过去。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生活中所不在乎的时间在这里显得多么重要,总是差上几分钟,来到时,只见到一副睡容。
虽新月让我印象颇深可我却对她的生亲母亲——梁冰玉的一生,颇为感慨。当吐罗耶定带着易卜拉欣刚刚来到梁亦清家的时候,她还只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暇的小玉儿,到后来易卜拉欣改名韩子奇,他们还是儿时时,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没有接触外面复杂的世界。那时的玉儿是一个令人想要呵护的小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长大了。老一辈都已逝去,韩子奇与璧儿结了婚,玉儿一直坚持着学业,成功考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感情,在那里,她爱上了她的同学——杨琛。可在那全是抗日战争的时代,他却叛敌了。那时的她,只是一个初入世事的女子,可却被无情的爱给击倒了。她的心碎了。
谁都不知道她的事,直到与她的奇哥哥一同去了英国后,无意识的透露了。她的奇哥哥知道了,后来经历了欺骗的她已不相信爱情,只相信他的奇哥哥。可当她与奇哥哥回到家后,他意识到原本她太天真了,奇哥哥还有璧儿还有天星都不可能为了她放弃一切,可她又无法放弃奇哥哥。
于是,她把新月,也就是他与奇哥哥的女儿留了下来,自己飘然离去。可最后当她归来时,已物是人非,一切都已失去,恨的,爱的都走了。
梁冰玉,作者笔下的一个人物,可她却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从一开始对未来充满向往,到亲身体验,可当体验后却心碎了,世事天常生活给她带来了希望,可最后却是绝望,经历人生百态后想要回顾过去,也已物是人非,不可挽回。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如今社会的产物。如今的社会就是这样,总是不如人意,总是在压迫着人们前进,停止就代表失败,而前进,也并不代表者成功,但只有放弃舒适,放弃自我,去适应社会,才会有成功的可能。作者笔下的梁冰玉就诠释了这类人,她只是一个缩影,但她又代表着千千万万与其相同的一类人。重货,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换句话说,中国不称别的,就称人。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经历的风吹雨打,千锤百炼才锻造出来的,他呈现的不单单是一段故事,更是一段人生,在其中更蕴含着用生命懂得的道理。
宗教是人们的信仰,同时也是认得精神食粮,不要一味去告诉那些老年人这些都是假的,因为他们要的不是真假,而要当你身在其中时的那种安全感。那种信仰感,他们却没有想哪天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应当干嘛,而是想要在这身边没有亲人时,心里却有所托的信仰,不要排斥宗教信徒,再说了,这一切若都是真的呢?但不同盲目传教,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第2篇】
宿命·错误·爱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两代人,两小无猜,两情相悦,两段悲剧,两行热泪。 ——题记
“人生是一条路,路走错了可以重来,人生可以重来吗?”她,脚步轻踏,一路红尘飞舞,踽踽独行的她,如黄粱一梦过,洗尽铅华,为她的女儿,在她生日那天不负天下。她迈入阔别二十年的故园,耳边的蝉儿喧嚣着重拾起那些年。有人来了,玉儿心头一喜。新月,我的新月!璧儿姐姐呢?奇哥哥呢?你们去了哪里?“完了,一切都完了,新月早去世了,你来晚了!”怀着二十多年的期待和执念不远万里奔赴此地,却被这样的噩耗击垮。一瞬间,所有的努力和执念付诸东流。眼泪柔软了她曾经的一身疏狂,从布满灰尘的脸上跌落,击在长草的坟头上,撞击的声音令天地也为之动容。“新月!新月!妈妈还是来晚了啊!”她声嘶力竭地狂吼着,回答她的,只有咆哮的风和墓碑的阴冷……远处流淌来梁祝的旋律,天上,云雾朦胧;地上,琴声缥缈。不知新月在九泉之下,能否和曲而歌?那些事呢?那些人呢?怀着饱经风霜的脸孔归来,携着笑颊粲然的遗像离去。追梦而回,方知恍如隔世。
情绵长,命苦短,香消玉殒琴声颤。寻望故园处,肠断。人世纷,愁绪乱,滚滚红尘人羁绊。重走来时路,已难。
一个人看似坚强了多久,却又被命运翻云覆雨的手掌把玩了多久?他们是否知道,稍微走错一步,就会被它拍得粉身碎骨?也许我当时不那样做,也许我不该意气用事,也许我应该先想想再下决定……但,时光的冷峻,在于它永远不给你后悔的机会,并且只能把也许永远置于也许。你永远没有抱怨自己命运的权利,只恨自己薄如纸,脆如花,担当不起命运无常。谁又知,造成这悲剧的,仅仅是韩子奇和玉儿当年铸成的一个大错?
新月的出生并没有给她的父母带来新生命降临的喜悦,如果韩子奇出于有妇之夫的责任没有接受玉儿的爱,也就不会降生新月,他和璧儿也不会决裂,两姐妹也不会从血浓于水变得反目成仇,也就没有了新月和楚雁潮水晶般纯洁却脆弱的爱情悲剧,更不会亲眼看着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英年早逝,最后郁郁而终。“如果我们不曾相见,我们就不会彼此相恋;如果我们不曾相误,我们就不会彼此相负。”面对人生中多少错爱,仓央嘉措叹息出这样的感慨。没有那“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便不会曲终人散……
使我最动容的是新月与楚雁潮天地可鉴的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睥睨天下傲狂;她,柔情似水,纯真无瑕,看淡尘世浮华。她生病时他寸步不离,她驾鹤西去他静候归来,琴声传自遥远的天堂,纵使阴阳两隔,也要相思凝望。你曾扬言要饮遍世间所有的美酒,最后才发现白水最长情。他们的爱情,不就是一碗淳朴却回味无穷的白水吗?淡淡的,暖暖的。最美的爱情莫过于阴阳两隔的忠贞不渝,等来世,若君为我赠玉簪,我便为君绾长发,洗尽铅华,从此以后,日暮天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便是穿越两界的肺腑之言!
时光蹉跎了记忆,命运模糊了过往,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命运虽能摧毁人的肉体,但爱终究会在孤坟上渐滋渐长,绽放出永不凋零的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一些东西不可挽回,另一些却永不磨灭。
【第3篇】
暑期期间读了《穆斯林的葬礼》一书,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诗篇,它独树一帜地采用了今昔对比的结构,让两个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情节并列出现、分别叙述。一条是“月”(从第三代韩新月说起),一条是“玉”(从第一代梁亦清说起),它们犹如两条河流相融交汇,把奇珍斋几代的盛衰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晨曦熹微,小巷清幽。早起的人们偶尔从他身旁擦肩而过,骑车的、步行的,领着孩子的,端着早点的……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而人们并不熟悉她,谁也没有认真地看她一眼。”一个寻常的北京的清晨,离开多年的冰玉归来寻找“博雅”宅的故人,她伸手叩响大门上的铜环,也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往昔。
书里的人物一个个向我走来,有把他的命、他的心、他的灵魂都放在玉上的艺人——梁亦清;有专注、认真、悟性很高、责任感强的学徒,后来成为一代玉王却又散尽一切的——韩子奇;有一对曾经相依为命,却被命运捉弄嫁给了那个叫“奇哥哥”、让她们特别有依靠感的同一个男人,想见却不能见的亲姐妹——梁君璧、梁冰玉;有两个同父、母亲是亲姐妹的兄妹:一个情感浓烈笃厚却特别内敛,一个冰雪聪明却不幸早逝的——韩天星、韩新月。故事就是以这一家三代人的变迁、悲欢离合为背景,展现了人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选择、无奈。
一页一页读下来,我进入了一个静谧庄严而又伟大的玉的世界,玉魔、玉殇、玉缘、玉王、玉游、玉劫、玉归、玉别。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新月、天星,以及蒲寿昌、亨特先生等所有人都围绕着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这条玉的长河是他们活动的背景,是他们的来处,又是他们的去处,是他们的生活,又是他们的生命。在这条长河里,每一个人因为性格不同、观念不同、行为方式不同,都上演了各自的生活,都展现了他们的个性,都是其命运的创造者。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枷锁,每个人都无法同历史抗衡。
如果不是战争,韩子奇和梁冰玉就不会离乡背井来到英国;如果不是战争让国内的亲人音讯全无,却在一个暗黑的圣诞节收到蒲寿昌冒充的“家信”告诉他:奇珍斋倒闭,君璧和天星已经离家,是死是活不得而知,让他万念俱灰,那就不会有悲剧地和冰玉的结合以及后来的新月的悲剧;如果不是战争,真诚热情地爱着冰玉的奥利佛,就不会在轰炸伦敦的炮弹中死去。
本是幸福的家,却因战争东西两隔,跨越了近半个地球。北平,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中沦陷了;伦敦,在希特勒的轰炸下几乎变成了废墟,在失去亲人的沉重打击下,韩子奇玉梁冰玉恋爱了,这是抚平伤痛的安慰,然而这又是不尽人伦的,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不经令我深思、究竟谁是对的?
在战争时,他们渴望和平,渴望与亲人见面;战争结束了,他们的梦想成真了,散在天涯的一家人又走到了一起,日子却没法过了。这到底是福还是祸,是对还是错?时代带来的战争使韩子奇与梁冰玉结合在一起,时代带来的差异使姐姐仍是一个旧时代的家庭主妇,而妹妹已然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有思想的大学生。
这是历史长河进程中必经的痛苦,它让我想到了朱自清,在洋务派的学堂里受新式教育,却和封建遗老的父亲一生都没能达成和解,从而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背影》,最亲的人之间隔着最遥远的距离;让我想起了萧红,深受到五四运动追求独立新思潮影响的她,一次出走一生出走,31岁客死他乡,留下生命中最温暖的《呼兰河传》。这不正是现实版的“冰玉”吗?
透过这本书,细细思考:每个人的命运如涓流入海最终会汇成人类的历史长河,而历史的滚滚长河又是那么无情,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做任何停留、改变。在晶莹的“玉河”中,在动荡的社会巨变中,谁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谁又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人们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起自己生命的浪花。
趟过这条晶莹的玉河,我分明看见,这是穆斯林的葬礼,也是个人的不幸。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