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1300字
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
好友很久以前推荐看的《皮囊》。一直没时间读。终于在今年伊始,把它作为年度读书计划之首,花了一个星期读完了。
这本书的内容有点像自传体,文章中所写的事应该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也许经过文学修饰,但应该不会失实。
作者文中提到的阿太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是从万恶的旧社会活到新中国的人。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梦也没梦到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奶奶活了93岁,那会都是穷苦出身,奶奶经常给我们讲原来那日子是多苦,每天半夜就得起来推碾子磨面,还要做很多重苦力的活儿。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没有什么可以攀比的,因为演化成了麻木的平凡。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了,奶奶年轻时候受过的苦,受过的累,最后都体现在了身体上,奶奶的手指一直都是弯曲的,没办法伸直,都是年轻时候落下的病根。奶奶也经常感叹科技的神奇,电话就不错了,有线连着能说话,手机咋就那么奇怪了,没有线连的,也能说话。
文章中写的《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和我前段时间住院真是应景啊。前几天终于把我寻医问药系列写完了,我能感同身受到那种在医院的感觉,因为我既是个病人也是个旁观者。我用理智去克服和控制情绪。每当和别人说起来,一说是鳃裂囊肿,都说是个小手术。在没有做手术前,我也是一样,认为这只是小手术,可当自己真正经历过了,才会体会到那种种心酸、担忧、紧张、害怕、难受、痛苦......。这让我想到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在冷漠的看着这一切。因为别人发生的不会对你产生影响。你没有经历过,就没办法切身体会,感同身受向来只是说说,那种切肤之痛无法传递。别人的事,再大的事也是小事,自己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因为和作者是同龄人,很多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我也同样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张美丽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在那个身上的财富没有足够的数量,对人也就没有足够尊重时代,自由和自我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有时经常在现实和理想中不断切换,有时分不清梦境还是现实,有时是清醒,有时是沉沦,有时是悲哀。仔细想想,现在何尝不是呢?文中很有天才的文展、厚朴(文展、厚朴是《皮囊》中的人物)最后都以悲情的结局落幕,让我感叹人生的唏嘘。我很庆幸我身边的人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最终还是都大团圆的结局。那段青春的岁月真是有激情,也可以说是疯狂啊,但最终都被现实打回了原形。幸亏现在,宿舍的哥们都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但让我最有感触的后续。作者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也未曾真正理解过我的父亲。父亲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做起任何事情都要比别人困难的多。有些人能展翅高飞,有些人能笨鸟先飞,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显然我是属于后者。生活不易,生活对大家都不易,但对某些人来说特别不易;也许别人的起点,就已经是我们无法达到的终点。也许我们的努力在别人眼中是笑话,也许我们的努力不会有回报,也许我们只是生活中的小丑,但,还是要依旧努力,因为这是唯一可以做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愿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你想要的。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