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我跟小宁聊到说话“口儿净”的话题,小宁说:“一达老师,我想求您一件事。”我笑道:“你跟我怎么客气起来,有什么事就直说,可别说求。”小宁说:“我在英国留学时,认识一位中国问题研究学者,他是英国人,叫沃丁格。昨天我才知道他和夫人来北京讲学,住在友谊宾馆。沃丁格老两口对北京文化非常感兴趣,让我陪他们转转胡同,并且要买点老北京的民间玩艺儿。陪他们逛胡同,我能办,但买玩艺儿就得劳您大驾了。”我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可以奉陪,不过,我英语不灵,你得在边儿上当翻译。”小宁笑道:“没问题,那咱们可说好喽,后天陪他们一起逛街。”我点了点头。
隔了一天,我到友谊宾馆拜访沃丁格夫妇。沃丁格告诉我,他有个老朋友在英国的伯明翰办了一个民俗博物馆,专门收藏世界各国的民间工艺品,这次他来北京,这位老朋友特地嘱咐他带几件有特色的北京民间老玩艺儿,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喝了一杯茶,便跟小宁陪他们奔了潘家园,接着又逛古玩城,大栅栏,在我的点拨下,他们买了不少玩艺儿,诸如泥人、面人、风筝、鬃人、布绒、剪纸、皮影、绢人等等。
临近吃晚饭的时候,这老两口走得有点儿腿脚跟不上心了,可是兴致依然不减,我们进了一家民间工艺品店。这家店门脸儿不大,但摆得东西挺全,特别是京式的灯笼品种有几十样。两个女营业员,一个在看电视,另一个在用手机打电话,各忙各的,好像没看见我们进来。沃丁格夫人对中国的灯笼透着喜欢,小宁问她:“您看上了哪种样式的灯笼?”她指着摆在货架上的一个羊皮灯笼说:“这个样式很好。”小宁对营业员说:“这个灯笼多少钱?”那个营业员用手捂着手机说:“你看好东西再问价。”然后又继续通话,听得出来这个电话并不重要,她好像在跟对方讲一个笑话,一边说一边咯咯直笑。沃丁格夫人觉得挂在屋顶上的宫灯不错,小宁转过身示意让营业员把那个灯笼取下来,营业员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冲小宁比划,那意思是任她自己去摘,本来一进门,营业员爱搭不理的态度已经让小宁直搓火,现在营业员又这么不耐烦。小宁再也压不住自己的心火了,冲着营业员说:“你们是不是这家店的营业员,怎这么对待顾客?”这句话倒把看电视的那位惹恼了,她像一只猛虎扑过来,本来姣好的面容,发起怒来带着狰狞:“你跟谁说话呢?别以为你身边有老外,你就怎么着了,没什么了不起的。”您说这不是拱火吗?小宁的嘴岂是那饶人的?于是双方唇枪舌剑地嚷嚷起来,弄得沃丁格夫妇一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我赶紧拦住了小宁,又冲那两个想大撒泼的营业员直使眼色,好言相劝,一场舌战总算没动干戈。
当然,吵了嘴,红了脸,我们不可能再让老外把手里的钱往这花,因为这种卖灯笼的店铺旁边还有好几家。走出这家店铺,我赶忙让小宁给沃丁格夫妇婉转地解释一下别让人家对北京留下不好的印象。小宁总算把这个场给圆了。当然他心里的那股火一直窝着直到我们跟沃丁格夫妇吃过晚饭,送他们回到宾馆以后,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他才把一肚子委屈撒给了我。
小宁忿忿地说:“您说现在的北京营业员哪有这种服务态度的?她们怎么连基本的职业礼仪都不懂呢?”我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北京的窗口行业这几年抓服务质量文明礼仪确实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总免不了碰上个别人,今天算你倒霉。”小宁说:“她们也太不像话了,当着外宾,这么没礼貌,太有损北京人的形象了。不行,这件事没完,我一定要找她们的经理说道说道。”我劝道:“算了吧,这么一点口舌之争,忍一忍就过去了。何必动这么大的肝火呢?”小宁说:“不行,我咽不下这口气。”
第二天,小宁果然去找这家店铺的经理,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欲知详情,请看下回分解。
【灯笼“照”出了职业礼仪的价值】相关文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