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明确提出,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是推进“三年夺冠”的有力支撑,是驱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地理位置优势,我近期围绕生态之城建设,以“抓好园林城市创建、发展生态农庄、打造城南绿肺“为主题展开调研。
一、基本情况
办事处地处南部,华北油田腹地,面积14.1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1000人口,耕地1.3万亩。农业以传统种植为主,产量较低。自“百日攻坚“以来四旁植树35000棵,种植林木苗圃共计1020亩。
辖区内新拓宽了绕城线将全线开工,交通环境得到改善。新建和两个游园,优化了居住环境,增加了城市品味。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绿化不够,在新建道路、通村路、村庄周围绿化不足,种植树木密度不够,没有形成绿树成荫的效果,分道路两侧土地裸露。
(二)垃圾乱倒现象。办事处各村实现了“村收集、处转运、市处理”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但是部分村民卫生意识不强、部分企业乱扔乱倒,存在部分路段、坑边有垃圾堆积现象。
(三)污水沟多。辖区内有尹丰渠、花草渠、柿庄渠等多条沟渠,主要是油田生活污水和雁翎工业园区污水排放,沟渠内水质乌黑,气味难闻,群众多用渠内水浇地,造成二次污染,群众意见较大。
(四)耕地疏于管理
农民种地积极性低下,农民认为,种地只能实现满足基本的粮食需求功能,不能实现发财致富的目的,由此导致许多年轻人或者能流动外出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地,并给种地贴上一种“划不来”的标签,劳动力流失严重,大部分农民只种植一季玉米,不种植小麦,冬春季节大片土地荒置。
三、采取措施
(一)发展生态农庄,集约利用土地
办事处结合实际环境、农业结构等特点,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积极引进休闲项目,建设集农业生产、放牧养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农庄。
一是生态种植基地。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将占地40亩的季家铺村葡萄园扩大种植规模到300亩,在柿庄新建占地200亩紫谷伊甸生态农业采摘园,与柿庄东村占地200亩的冬枣基地和蔬菜基地串联起来,形成复合生态种植基地。着力传播枣知识和葡萄酒文化,吸引市民前来,可在园内开展观赏、采摘、挖掘、参观、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
二是生态养殖牧场。三联物业有限公司,现有良种马200匹,鸡XX只,大耳山羊XX只,可向北流转土地300亩,扩大规模,建设第一个跑马场,发展高雅休闲娱乐,种植林木,林木下发展生态养殖业,养殖柴鸡、野兔等,可开展喂养、放牧、骑马、狩猎等活动。
三 是农业文化娱乐园。即将一定面积的土地规划为景观区、生产区、消费区、休闲娱乐区,开展公园式的农业休闲活动,开展观赏、划船、垂钓、采摘、烧烤、餐饮等活动。办事处谋划在白坟村北可利用土地400亩、水塘面积100亩,太平庄村北及铁路以西、津保路两侧等600亩土地,通过引进公司进行合理规划,种植观赏性植物,优化垂钓环境,兼具美观性和效益性,达到综合效果。
(二)绿化工作
配合园林城市创建,做好“八大家”公园用地工作。在各村主干路两侧种植常绿树木,在太平庄村北、铁路输油支线南、北通村路两侧约500亩地块,村南通村路东侧、京九铁路西侧约300亩三角地块打造绿化景观带,种植林木、油菜花、油葵等植物,充分发挥景观观赏、隔音除尘、防风阻沙之功能,打造“城市绿肺”涵养周边,改善环境。
(三)完善垃圾处理。各村完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对建筑垃圾、农作物垃圾等定点存放、定期清理。向村民广泛宣传垃圾分类,不乱扔乱倒,维护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
(四)沟渠污染治理
全市尽快启动雨污分流,控制排污源头,对污染沟渠进行清淤。坚决治理污染企业,取缔辖区内全部高污染企业,加强企业技改,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引进低能耗、低污染、高收益、高附加值精细工业。
推进“生态之城”建设,主要做好“绿和水”的文章。在不断扩大绿量的同时,我们要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让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生态与经济的互惠共进,助力“五城一村”建设,为实现的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最新办事处生态之城建设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