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讯的涵义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的“新闻专稿”(又称x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二、通讯与消息有几点区别:
1.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
2.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
3.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
4.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三、通讯的类型
1.访问记
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
访问记的一种,是就x定的问题、x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
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4.x写
将生活中某个x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5.大x写
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6.集纳
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7.侧记
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x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8.巡礼
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四、通讯的主题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两头”指“上头”和“下头。”“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也就是吃透“上头”。
“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即要吃透“下头”。
“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1.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x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2.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x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3.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x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五、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如《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
南浦、杨浦两座桥――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
金桥、外高桥两座桥――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
改革、开放两座桥――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六、通讯的表达方式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描写的直观性。通讯是新闻体裁,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则不必真,即缘情而发,因情设事者多。而通讯之议论、抒情皆须缘事而发,因事生情、情不离事。而且,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之处作诱导、关节之处作渲染、衔接之处作粘合、结尾之处作点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具有实录性,不可妄加虚拟。
七、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一忌“有人无魂”。即人物的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
二忌“有魂无人”。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的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只有“幽灵”而已。
三忌“千人一面”。有的作者在写人物时,难以克服雷同之病,或与自己以x写过的人物雷同,或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缺乏个性,没有x色。
四忌“褒一贬百”。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x别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而应用“水涨船高”的方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
五忌写“全人”。主要是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所谓“软与硬”,即指既要写关键性的“大”材料,又不能忽略日常小事、生活琐事的“小”点滴。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所谓“正与反”,是指对报道对象作既有“正像”又有“反像”的“全息摄影”。把新闻人物写成没有七情六欲、满口豪言壮语的“神”的做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写作。把常人写成超人、圣人,把新闻人物写成“高”、“大”“全”的人,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全人”。如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他父母病危也不回家、妻子难产亦不离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科学家有了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还说“对不起”;做菜时,也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
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x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此种通讯虽以写事为主,但同时不能忽略写人,不要见事不见人。
事件通讯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从头至尾、事事俱现,记流水帐。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在写作x,作者就应分析手头占有的材料,是否能满足一篇通讯的需要。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有一个骨干性材料,便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2)写好事件的高潮
没有高潮,事件就是“死”的,就是平淡无味的。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之处,故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
(3)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
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而事件又终究离不开人。写好关键人物,又有助于把事件写活。
(4)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也要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3.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一种通讯体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它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这使它区别于一般总结性文章并和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同的方面。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异处在于:要将事实作经验性的概括,对问题发表议论,对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工作通讯写作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x工作需要。如社会x进过程中新冒出来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悬而未决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是有现实性的问题。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或用议论作点晴之笔,点出问题之所在,或是运用背景材料同事实对比,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发表意见。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其议论应求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4.风貌通讯
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其形式也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抓住x点、突出“新”和“变”。
风貌通讯重写作者见闻,而这“见闻”又须是新的见闻,能提供新的信息、反映新的变化。因此,着眼于“新”和“变”,写出事物的新情况,揭示事物的新变化,是此类通讯的重要x征。
(2)善用对比衬托
要写新,要突出“变”,通常运用背景材料,选择事实和数字,作今昔对比,这是较常用的一种手法。有时还可用民谚、故事来衬托事物的变化。
(3)丰富知识,增添趣味
风貌通讯常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但也应注意以扣主题、关联现实、恰到好处、避免冗杂。
(4)叙论结合、情景交融
风貌通讯可灵活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边叙边议,叙论结合;也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人物通讯写作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x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 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 ,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
“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有的记者在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常常被事情的过程牵着鼻子走,摆脱不了“过程线”的圈绕,多半是将好思想、好品德、好人好事平铺直叙地照实写出来,没有把这些材料提高一步来认识,只是罗列现象、堆砌材料、就事论事,这就很难表现出人物的 精神世界来。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中国有句古话:x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事例不在多,有‘神’则灵。这里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
一、人物通讯写作对象的选择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总之,请谁来当“新闻人物”,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x之处;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反映某道理,事实的人物。
二、表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x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5. 通过事实塑造人物。
三、人物通讯写作要求
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
写作对象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体现时代精神,二是对人们有激励和鼓舞作用。也就是说,选择的采写对象如果与当下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不相吻合或相差甚远,则不能让广大受众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也就难以收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的社会效果。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集中反映x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二是事迹可信度要高
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在人物通讯题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这类人物的写作具有代表性。长期以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是这类题材写作的“经典性”法则,也是人物表现成功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然而,这一“榜样法则”在人物通讯的报道实践中带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它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表现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从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报道效果。带有普遍性x征的偏差在于: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然后用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相当程度上是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审美价值,从而给人物通讯的写作带来失真的弊端。为此,我们只有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才能挖掘出真实、可感的“血肉”来。
三是故事情节要生动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这里虽然讲的是作诗的经验,但如果把它引用到新闻报道上也是十分妥贴的:这里的“言”可以指新闻报道的文体;“情”就是新闻人物的情感,或称作者诉诸文本而传达出来的情感;“人”就是受众。通讯往往x别强调事件对受众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情感诱惑力。
四是报道人情味要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彻在谈到新闻写作的艺术和人情味时说过:记者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念给听众听的。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的报道不清楚,无趣,写得不好,那么他们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就会转而选择其他的报道。为了吸引、取悦易变的受众者,记者开发出许多讲故事的方法、技巧和策略,这些方法能使报道生动、吸引人。为了确保报道被人们阅读,新闻记者必须以一种呈现个人亲历的戏剧性事件的手法进行报道。新闻记者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人们常用的词汇讲述故事。记者通过寻找到与事件有关的人,使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人情味是新闻的要素之一。就像一本小说那样,小说里到处都是人的故事,新闻故事也是通过人的故事传递信息。如果人物故事构思得巧妙,可以在叙述中转换话题,而读者很可能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的人物牵着鼻子走。此外,高情感的场景描写,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实堆砌,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闻故事所必需的。
五是要有典型的事例
任长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破案神速,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人民战士杨利伟驾驭“神舟”遨游宇宙,圆国人的太空梦;白衣天使叶欣,面对非典的肆虐,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始终战斗在抗击的第一线,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次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极多,有教师,有干部,有解放军,有武警战士和公安战士等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是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只要你能走近你熟悉、喜欢的先进人物,或实地采访,或查阅收集资料,那么,人物通讯报道就一定能写成功。
四、人物通讯的写作注意事项
1.不要抓到材料就写,要在研究材料上多下功夫,吃透材料。
记者有句话叫做“七分思索三分写。”想透了才能写透,这话有一定道理。想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想的目的是要突出主题思想。我们要写一个人物,为什么要写他,为了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要通过这个人表现一个什么思想?这些问题一定要想透。既要想透表现什么,又要想好怎么表现,这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做到的。在写的过程中往往还有这种情况:费力不小,翻来覆去写了多次,人家看了还是没印象,不感人,什么原因呢?最主要是思想不明确,没有想透。每一个先进人物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事例,用哪个,不用哪个,思想不明确就无法选择,就会被埋在材料堆里无法摆脱。我们写通讯时,常常一上来堆上十几个例子,文章搞得十分冗长,经过一遍遍修改,选来选去最后只剩下三五个、七八个例子。其它都是些概括的材料修改的过程,这就是选择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每修改一次,都可以使我们x进一步,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有些同志舍不得丢掉材料,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有些编辑删去一点都舍不得。我自己有这个体会:例子多了,容易被埋在里头,跳不出来。另外,有的人没有参加采访,只是个读者,比较客观,能够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听听他们的见解很有好处。
2.要精练,要有千锤百炼的精神。
写好通讯,这是一关。这个问题和x面的问题是联系着的。想透了,主题明确了,才有可能做到精炼。否则精不下来。精炼包括两个意思:一是精简结构,一是精炼文字。古人有句话叫“立主脑,减头绪”,意思就是突出思想,精简结构。我们写文章的通病是头绪太多,面面俱到。一个先进人物的事迹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面面都写到。一定要从许多“面”中,找出最主要的方面把它写好,这样就突出了。
精炼文字就是要把可有可无的字句都删掉。学会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最生动的内容。俗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有话无话都x得很长。原因除了对典型材料没有吃透外,还有一条,就是对读者的理解力缺乏应有的信任。一件事本来两句话就说明白了,偏要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生怕读者不懂。写文章应该是“言已尽,意无穷”,留有余地,给人以启发。而我们现在有些文章是倒过来了,是“意已尽,言无穷”,罗哩罗嗦,没完没了,我们在写作中要克服。
3.要有必要的形象描写和符合“三性”要求的语言。
所谓形象描写不要误解为要写花呀,草呀,月亮呀等等,那样理解是很片面的。我们说的形象主要指的是用形象的手法写人。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单独写景的。写景是为了写人。比如写焦裕禄的通讯,一开头就写了河南兰考受旱灾,涝灾,风灾后的景象。这个写景就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人,为了写焦裕禄是在一种什么样的严峻情况下来到兰考的,是为了把典型人物一开始就放到x定的矛盾尖端来表现。用过去的话说,叫做“风口浪尖”上。形象是为了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增加表现力。运用形象描写应当是最经济的,有时候一句形象的话比你说许多平淡无味的话还有力,还感人。
形象,有形象的概括,有形象的描写。所谓形象概括,就是用几句话表现人物的活动。我们以李月华通讯为例来说明。通讯中有这样一段:“她象一部开足马力的马达,日日夜夜不知疲倦的工作着。不论是上班,还是在家,病家一叫就出诊,病人一到就看病。正在吃饭时把碗一推就去,正在喂奶时,把孩子一放就走。她夜间很少睡过一个安稳觉,有时一夜出诊四五次”。这里面既有叙述,也有形象的概括。
“李月华走了以后,蒋大娘母女俩激动得泪流不止。大娘对闺女说:‘俺孩子金贵,人家孩子不金贵吗?你是月子里十五天,月华月子里才五天哪!可是人家没听到一个‘请’字就来了。闺女,你一辈子都要记住,主席教育出来的李医生,是你做人的榜样。’母女俩说到天蒙蒙亮,才渐渐睡着。这时,门外又响起了李月华亲切的声音:‘大娘,孩子好了吗?’蒋大娘赶忙开门,只见外面雪花还在飘着,李月华深夜x来的两行脚印还没盖满,一条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x。她x着月华的手说:‘好闺女,叫俺怎么感谢你啊!’”其中“蒋大娘赶忙打开门,只见外面雪花还在飘着,李月华深夜x来的两行脚印还没盖满,一条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x”,这段描写很好,很生动,感染力很强。
再如侧面描写,写一个老贫农到李月华墓x的情景:
“一天清晨,这位七十二岁的老人又默默地来到李月华墓地。他围着坟墓走了一圈又一圈,抓起一把坟土,看了又看,攥了又攥,把它紧紧地贴在心口上:‘月华,好闺女,俺和俺的全家永远忘不了你,俺的两个小孙子长大后,一定让他们象你一样……’”。再如“李月华同志去世以后,她父母原来想把她的遗体运回原籍安葬,可丁湖人民恳求两位老人:‘李医生是为俺丁湖贫下中农累死的,还是把她葬在丁湖吧!让她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让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教育着俺们的下一代!’李月华的坟墓,现在在丁湖村东口的高地上。来这里致哀的人,从她去世以后,一个多月里一直络绎不绝。人们在墓x放下一盘盘花圈,留下了一颗颗怀念的心”。
这里面有形象叙述,有形象描写。描写有的从正面,有的从侧面,这样的形象描写对人物的刻画起了很好的作用。
另外就是要有“三性”语言。“三性”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要禁止说大话,空话,绝话,尤其在“文革”期间。有的话说得很“玄”,玄得没边了,违反了科学常识。什么“活着一分钟,战斗六十秒”啦,什么“要把毛泽东思想溶化在血液中”啦等等,叫人不知怎么去理解。毛泽东思想怎么能溶化在血液中?活着一分钟,战斗六十秒可能吗?这种语言在那个时期很流行。好象话说得越绝越好,直到读者没法琢磨,没法理解了,就达到目的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写好人物通讯,我们要注意学习语言,要向群众学习,要学会用职工群众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过去一些好的人物通讯,有许多很好的群众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杨水才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焦裕禄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还有的通讯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根针不能两尖”等等,都非常生动。4、关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报纸上发表的通讯,因篇幅关系,一般都比较短(指多数而言),他不象你写长篇小说,一般地要求开门见x,一开始就把矛盾摆出来,这样比较好。写人物通讯,人物一出场最好就进入矛盾,不要罗哩罗嗦绕圈子,写得很长很长,用记者的专用语叫做“皮薄一点”,不能象有的长篇小说,翻过十几二十页人物才出来。这里说开头最好开门见x,那么结尾呢?结尾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结束得干净利索。有位搞电影创作的同志说过:“电影剧本中的对话,超过三行字你就要考虑你是不是对观众负责!”电影是这样,写通讯也应该是这样,不要搞长篇对话,不要穿靴戴帽。
我们每写一篇人物通讯,都把它作为一次创作来看待,不管在内容和在形式上都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馍”。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但更要创造我们自己的新的表现形式。下定决心,写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好通讯好文章来。要作到这一点,就要很好地学习、很好地深入生活,充实自己,克服“空虚病”。要刻苦学习业务,加强基本功训练。有的媒体过去在记者中提倡练基本功,搞基本建设,包括积累素材,收集群众语汇,坚持记日记,坚持练笔。已故的作家老舍有一个习惯,几十年来他每天都坚持练笔,一天写三五百字,或是人物素描,或是见闻录,或是杂感、随笔,形式不拘,但每天坚持。老舍能够写出那么多好作品来,与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争取做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人物通讯作品阅读参考
柴静: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
她的心很热,像火柴一样蓬勃燃烧;她的眼很冷,像水流一样深邃宁静。她语言犀利,执着于对真相的探问,她情怀柔软,悲悯而且充满诚意。她的梦想只有四个字:我在现场。——一个弱肩担道义的小女子:柴静
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x线”女记者。
柴静刚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时,在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情况下,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当时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有着谈不上漂亮的外表,但却锋芒毕露。“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因其飘逸而明慧的气质,敏锐的让人惊诧,坚定的让人心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己•强人•强国)
——访首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入围奖”获得者李开聪
从全国30个省份1090所高校25419名参评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得到首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入围奖”殊荣的李开聪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这么厉害么?在采访之x,记者心里带着这样的疑问。
上大学没花家里一分钱,每年还节省2022元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学;大学刚入学便加入航天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对哈尔滨151中学贫困学生的帮扶活动,使该中学一位将要辍学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022年9月至2022年7月赴国家级贫困xxxxxxx最边远落后的寨圪塔乡初级中学志愿扶贫支教一年……,等逐一了解他的事迹后,记者可以肯定地告诉任何人,李开聪获奖是顺理成章的事。
来自xxx某贫困x区的李开聪,父母务农,家中有4个兄弟姐妹,他说自己并不是生来就有自强的渴望,孟母三择邻是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他能走到今天很幸运,也是遇到了好的引路人——发誓卖血也要供他上学的父亲、打小就注重培养他独立意识的姐姐、资助他坚持走下去却不求回报的好老师、好同学,“如果不是他们,我现在已经成了另外一种人,为此我常怀感恩之心,这些人影响了我的过去,我的现在,还将继续影响我的一生。”他说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帮助还不肯自立自强的话,就是真正的垃圾。
在支教期间,当得知班里学生赵英英和李帅由于家庭困难面临辍学时,他积极联系大学同学及社会热心人士为他们捐款,使之重返课堂。李开聪说,看着这些孩子,仿佛就看到了从x的自己,他愿意做他们的引路人。“独乐乐,众乐乐,孰乐?”,更多的人自强起来,才是他的心愿。
(在讲述个人事迹的过程中,李开聪反复说,成功是不可以模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他想通过本报对关注他的人和同他有着类似处境的人说,苦难和逆境对拥有自立自强优秀品质的人来说是一笔x殊的财富,只要努力,凭借这笔财富人生之路便会越走越宽。)
另外本次“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有个显著的x点——“我与祖国共奋进”,强调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就是中国儒家的理想,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直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个人与祖国也是李开聪接受采访时谈论时间较长的一个话题,他说,祖国同样需要自强,而且只有祖国强大,个人才会有真正的保障和更好的发展。谈到毕业后的打算,李开聪对当今一些人以被外企雇用为荣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帮外企打压自己民族的产业,他明确表示要去航天部研究所,用自己的所学将一生献给祖国。
修理布什脑袋的河南打工妹
有人说,当今世上布什的“头”是最难“剃”的。然而,偏偏就有这么一个来自中国河南的打工妹,她不仅每天都要“收拾”布什的脑袋,还要经常“收拾”其他各国政要的脑袋。靠“收拾”布什等政要的脑袋,她成了美国白宫最年轻的首席美发师,每年轻轻松松赚1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小费。
时霞玲,这个河南女孩到底有什么能耐?她是如何当上美国总统布什的“御用”美发师的?
靳羽西选她到美国
今年28岁的时霞玲是xxx宝丰x马街镇人。1997年7月,她高中毕业后,到xxx羽西美容美发学校学习。时霞玲为了练好刀功,经常拿着锋利的剃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刮,两条大腿常常被刮得渗出血来。为了练好剪工,她买来鸡毛掸子剪个不停,也不知剪坏了多少把鸡毛掸子,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剪工。就在这时靳羽西女士要从学员中挑选几个技术好的人,去她在美国华盛顿开的一个美容美发馆工作。经过靳羽西女士的亲自考核,时霞玲凭借熟练的技艺,战胜了600多个竞争对手,成为五个幸运者之一。1999年12月,她来到了美国。
赖斯介绍她进白宫
靳羽西女士的美容美发馆位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附近。2022年1月的一天,一位带有黑人血统的女士来到美容美发馆,时霞玲一看,这位女士身材瘦小,瓜子脸型,但由于她留着一头长发,显得她身材更矮小,时霞玲就主动建议她说:“您不适合留这种长发,我想重新为您设计一种发型,可以吗?”那位女士有些吃惊,抬头看了时霞玲一眼问:“您想如何设计?”时霞玲建议她用短发单侧卷曲式,那位女士很高兴地听从了这一建议。在时霞玲为她做好发型后,她对着镜子看了又看,高兴异常,给了400美元小费。
事后,有人告诉时霞玲:“你还不知道吧,她叫康多莉扎•赖斯,是位博士,曾经给美国总统老布什当过顾问!”
从那以后,赖斯只要来美发,就会指定时霞玲为自己服务。2022年1月的一天,赖斯又来美发,她对时霞玲说:“请给我做仔细些好吗?因为两个小时后我要参加一个仪式,就是宣誓就任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两个小时后,时霞玲果然在电视上看到赖斯站在新任美国总统布什跟x,宣誓就任国家安全顾问。
此后赖斯依然经常来美发,而时霞玲也因此跟赖斯成了很好的朋友。直到2022年1月28日,赖斯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后,她照样来这里美发,只是她在美发的时候,周围多了一些保镖。
2022年3月的一天,赖斯一边做美发一边对时霞玲说:“我不能像以x那样随时来美发了,所以我想请你去白宫做专职美发师,你愿意吗?”时霞玲是个比较喜欢挑战的女孩,她答应了赖斯。
给布什理发从惊慌到坦然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2022年4月2日,赖斯派人把时霞玲领进了白宫。接下来,赖斯直接把时霞玲带到白宫二楼布什总统一家的生活区。
2022年4月5日,时霞玲应邀去给第一夫人劳x美发。就在这时,总统布什回来了。赖斯连忙把时霞玲介绍给布什。布什问:“你是中国人?”时霞玲说:“我是中国河南人。”布什说:“啊!我去过中国很多地方,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接着他问:“你看我的发型如何?”说实话,时霞玲觉得布什的短发很适合他,只是他的眉眼之间距离较近,由于留着很长的鬓角,他眉眼间的距离就显得更近了。于是她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布什一边听一边点头,说:“请你现在就把我的鬓角剃掉吧!”
时霞玲惊出了一身冷汗,那可是在布什头上“动刀”啊!她提醒自己:手绝对不能抖动啊!她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后,就把布什的鬓角包括胡子全都刮干净了。然而,就在她收拾刀具时,还是由于紧张,把自己的手指给划了一道小口子。布什一边摸着脸一边照镜子,说:“不错,这样精神多了,而且你的手工让我感到很舒服。”当布什发现时霞玲手指被划破时,连忙叫来医生为她处理。
这之后,时霞玲几乎每天都要给布什美发。每次给布什洗完发,她总会轻轻地给他的头部按摩一会儿,有时候布什还会在她的按摩下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这让布什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在美国理发,从来没有按摩一说。
剃的都是世界政要的“头”
布什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作为布什的美发师,时霞玲必须跟随。
2022年9月,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访美,布什把时霞玲的美发手艺推荐给了布莱尔。布莱尔也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当即给了她200欧元小费,又把她推荐给自己的夫人切丽。切丽在劳x的陪同下让时霞玲给自己重新设计了发型。事后,她一下子给了时霞玲2022英镑小费。
2022年5月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美,布什夫妇把时霞玲推荐给了女王。时霞玲听说女王害怕落发,就一边给她美发一边告诉她,用手工按摩可以预防和治疗落发。女王当即请时霞玲给她做了按摩,感觉不错,于是要求时霞玲把按摩技术教给她的梳头女佣。时霞玲爽快地答应了。事后,女王让助手给了时霞玲一万欧元小费。女王又让时霞玲给儿子查尔斯王子和孙子威廉王子、哈里王子都做了美发。
两年多来,除了上述世界政要外,时霞玲还先后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澳大利亚x总理霍华德、德国总理默克尔、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印度总理辛格、以色列总理奥尔默x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首脑美过发。时间一长,她觉得这些大人物其实远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神秘,他们也都是很平常的人,有的人甚至表现得很顽皮。比如她给意大利总理普罗迪美发到一半时,他忽然想喝咖啡了,这样他头发理了一半,竟然跑到一边喝咖啡去了,喝完后才回来接着理发。
如今,时霞玲已是白宫的首席美发师,年薪高达1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高达70多万元,加上小费收入,她每年的收入早已突破了100万元。
爱心撒邮路 真情暖人间
——记“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称号获得者乡邮员全二平
本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王栋义 赵文军
位于内蒙古xxx东端的小佘太镇是一个拥有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一万余人的市级贫困镇。这里被十万大x环绕,土地贫瘠干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是个连飞鸟也不愿眷顾的穷地方。然而,这里的x民却常年能看到一位年轻的乡邮员,终日匆匆忙忙、风尘仆仆地奔波在崎岖的x路上。他,就是十七年如一日在贫困x区为乡民踏出一条“爱心邮路”的小佘太镇邮政所所长兼乡邮员全二平。
爱心邮路的使者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全二平的人生信条。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全二平在乡邮投递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十七年翻x越岭,风雨无阻,为乡亲们鸿雁传书,投递27万份邮件报刊无差错,架起了一座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绿色桥梁”,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放心的邮递员”、“贴心的邮递员”。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罗锡恩称赞他无愧于“绿衣使者”这个神圣称号。
由于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工资待遇较差,小佘太乡过去由乡政府和邮局雇用的几个邮递员都先后辞职了。1991年1月,18岁的全二平被安排在邮电所,成了一名乡邮员,从此开始了十七年风风雨雨但却舍不去、放不下的乡村邮递员生涯。收入少,劳动强度大,想做一名优秀乡村邮递员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全二平干一行爱一行,他的信条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刚上班时,他骑着自行车翻x越岭,从不叫苦叫累。出一趟班就是70多公里路,一走就是一整天,有时还得在农户家过夜,小佘太的气候非常恶劣,冬天气温低,春天沙尘暴肆虐。由于小佘太到处是沟沟岔岔,夏秋两季一下急雨,从沟岔里就会突然涌出一股洪水,非常危险,防不胜防,洪水过后,道路更是泥泞难走。全二平往往是卷起裤腿,扛着自行车走。就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骑自行车行走,由于到处是大沟大坡,上坡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猛蹬,下坡则需要双手握紧车闸,稍不留神就会摔倒跌伤。在小佘太骑自行车一天行走70多公里路的艰辛,常人是难以想象的。全二平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凭着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坚强的意志,不管是寒冬酷暑、扬风搅雪,还是大雨x洪、飞沙走石,都能将党报党刊和各种邮件及时准确地送到单位、村庄、村民手中。全二平跑乡邮的最初几年,硬是跑烂了三辆自行车,邮局给配备了一辆,自己买了两辆飞鸽自行车。各个村社的社员们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村社里的老人们常说:“看人家二平,那才是个好娃娃,干啥像啥。”他走到每一个x村,那些盼等外面音信的x里人就早早迎出来嘘寒问暖:“二平这么早就来了,外面天气冷,快进来暖和暖和。”
1996年,由于工作需要,全二平的投递范围扩大,由他负责整个小佘太八个村委40多个自然村社的投递工作。为了更好地尽一名邮递员的职责,做到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他于当年5月自筹资金8000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在没有任何补助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自己的职责,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家人曾劝他找乡政府和邮局谈谈,补助一些摩托车油款,他却说:“我们乡的老百姓生活水平还不高,况且乡政府的财政也很紧,就等于我把钱捐给老百姓了,邮局是服务单位,我送信送报给单位挣不了钱,我也张不开这个口。” 2022年,由于跑的路程太多太长,加上路况不好,这辆摩托车已经报废,全二平又自费买了一辆新摩托车继续奔波在乡邮道路上。
全二平在从事乡邮工作期间,常常会遇到一些收信人地址不详、姓名不清的无着邮件,凭着自己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他不怕多跑路,走弯路,四处打听,走村进户硬是把这些信件准确地送到用户手中。由于全二平一丝不苟的辛勤工作,乡亲们十分信任他,在农忙季节为了节省村民的时间,全二平总是帮助他们代邮代取各种信件包裹。乡亲们都称全二平是老百姓“放心的邮递员”、“贴心的邮递员”。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无怨无悔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乡亲们。每次出班,总会有人搭车办事,总会有乡亲让他捎这捎那。每次回村,邮包里满是乡亲们让他捎的物品,因此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购货车”。为了让乡亲们少跑冤枉路,还经常替他们领取包裹和汇款,乡亲们都感动地竖起大拇指,说他是新时代的“活雷锋”。他的回答却再简单不过:“都是些顺路顺手就能办的事,何必让老乡们跑那么远的路呢?”他不但做好了本职工作,有的本不是责任范围内的邮递任务,他也急事急办,x事x办。西梁是离政府所在地最远的一个村民小组,西梁的邮件按规定送到杨圪楞村主任家中即可,有顺路方便的时候再捎到西梁。但是凡遇到急件(如电报)、x快(如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总是亲自送到西梁。杨圪楞到西梁还有一二十公里的x沟河漕羊肠小道,甚是难行。全二平近年来往西梁送急件、x件20余次。去年秋天,有西梁王培雄二女儿的一封装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信件,按规定送到杨圪楞村主任家中就行了。但是,全二平想农家子弟能考上大学确实是一件喜事、大事,为了让学生及家里早点得到喜讯,早点做好入学的准备,他硬是不顾x沟刚发过洪水道路不通和众人的劝阻,毅然拿上信件骑上摩托车向着西梁奔去。洪水过后,x沟河漕不是泥浆就是虚沙,骑一段、推一段,一二十公里路程足足走了6个小时,当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学生手上时,全二平已成了泥人。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王培雄一家人,紧紧握住疲惫不堪的全二平的双手,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扶残助困的楷模
他是“绿衣使者”,更是“爱的化身”。他在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长年倾心照顾邮路沿途四位孤寡残疾老人,让孤残老人重享天伦。他把责任与博爱化作人性的春雨,撒遍邮路,撒遍x乡。他二十七载济困扶贫的感人事迹像拂面的春风,吹遍了x乡大地。在他的带领下,目xxxx邮政局创建了26条爱心邮路,帮扶着30多位孤寡老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三年自然灾害,任秀菊和她的老伴从千里之外的xxx迁到了全二平所在的乡,两位老人膝下无子,举目无亲,以帮助乡邻打短工为生,宽厚仁慈的全二平父母见两位老人居无定所,便把他们留在自己家里住了下来。过了几年,两位老人凑了些钱,挨着他家盖了间一门一窗的小土房子,两家成了隔墙邻居,交情甚好,二老常常受到全家的热心关照。几年后,任秀菊的老伴病逝,只剩下已经双目失明七十多岁的任秀菊老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在父母言行的感召下,当时只有八岁的全二平主动要求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照看任秀菊老人,仁慈的父母很赞同他的想法。从此,全二平和老人住在了一起,给老人把水一担一担地担回来,把柴从几公里外的x上一捆一捆地背回来,烧水、做饭、洗衣服、缝洗被褥更是日常事务。逢年过节他把老人领到自己家里,每年清明节领着老人去给她的老伴扫墓;每年雨季来临之x,自己组织同伴给老人维修屋顶和院墙。一天深夜,老人突然发高烧,全二平急忙穿上衣服,叫家人看护着,自己骑上自行车在崎岖的x路上走了十多公里来到乡卫生院请医生为老人治病,就这样整整折腾了一个夜晚,老人才转危为安。此后,全二平经常用父母给的零花钱给老人买一些药品。看着任秀菊病弱的身子,全二平就把自己家里仅有的几只产蛋母鸡杀掉给老人补补。每当谈起这些,老人总是含着感激的泪水说:“我一个河南人,来到内蒙古,无亲无故认了这个孙子,虽说不是亲儿孙,却比亲儿孙还亲!”
1990年农历7月20日中午,任秀菊老人乘全二平下地干活,自己摸索着下地烧水做饭,结果却引起火灾。全二平一进院就见浓烟从屋子里直往外冒,他扑进屋子,将老人从火中救了出来,撕下身上的衣服,又去扑正在燃烧的大火。火最终扑灭了,但老人却是大面积的中度烧伤,整个胸脯脱了一层皮,双腿被烧卷曲了,两只手被烧得失去了知觉。同时,全二平的双手也被无情的大火烧得满是水泡,此情此景使全二平流下了悲痛的眼泪。在家人的护送下他又雇车把老人送到乡卫生院进行住院治疗,医药费除了政府给补贴一部分外,其余全部由全二平负担。出院回家的第三天,老人对全二平说,被包扎的腿部异常疼痛。全二平将纱布拆开一看,已经有不少的蛆在脓血中蠕动,全二平一点儿一点儿清理干净后敷上药,每两天清洗换药,直到两个月后伤口愈合。此后,老人的赡养又有了新的难度,老人吃饭须一口一口地喂,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全二平像对孩子一样又是端屎又是送尿,索性成了一个完全的保姆照顾着老人,直到1992年老人九十岁去世,全二平承担了老人的安葬费及一切后事的大部分费用。
全喜贞,乡村教师,今年48岁,与全二平同村,1995年患脑血栓偏瘫在床,全喜贞的妻子也体弱多病,还有两个孩子在念书,全二平目睹了全喜贞家的情况,就与家人商量,将全喜贞家的农活一揽子包了下来,春天耕地、播种,夏天打药、浇水,秋天收割、耕地,还常给老人请医生、买药。虽然自己在乡邮电所上班,但从没因上班和自己家里的活耽误全喜贞家的农活,对全二平的所作所为,有的说:“看人家二平多仁慈,真是个好娃娃。”也有人说:“像个傻子,究竟图个甚?”但全二平说:“我只图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义庆昌村有个残疾人刘财,今年55岁,天生弱视,生活不能自理,依靠父母打理。1997年,他年迈的父亲去世,母亲患了脑血栓卧病在床,家庭生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全二平得知后,便主动承担起照顾这娘俩生活的重担。每天出班途经刘财家时,他总要进屋看看,帮刘财劈柴打炭,挑水买药。每年冬季到来,全二平就找村社干部为刘财解决取暖的煤炭,安家里的火炉。路过刘财家,他进门便伸手摸摸炕热不热,揭开缸看看缸里的米面还剩多少;每逢过节,他总是把自己家里的好吃的给刘财娘俩拿一份。到了年关,他忘不了嘱咐母亲给刘财家多置办一份年货,抽空帮助刘财打扫卫生,让他们也能高高兴兴、干干净净地过年。
2022年的春天,刘财母亲病逝,全二平就和父亲一道为老人穿衣入殓,料理后事。刘财看不清路,有时外出挑水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沟里,经常摔得鼻青脸肿,全二平看到后心里十分难过,他几次到镇里找领导,请求帮助刘财家安自来水。真诚所至,金石为开,镇里的领导被他的行为感动了,同意出钱为刘财家安装自来水,全二平亲自动手,开挖自来水管道沟60多米,解决了刘财家吃水难的问题。
现在,全二平在出班之余,总要抽空来照顾刘财家的生活。刘财对此十分感动,每当有人和他提起此事时,他总会激动地告诉人们:“能遇到全二平这样的好人,是我的福分!”
脱贫致富的向导
他只是一名平凡普通的乡邮员,但他把自己博大的爱无私地撒向x乡大地,他尽自己微薄之力,义务帮助、组织穷x沟的乡亲修路筑渠,销售农副产品,为村民脱贫致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执著的毅力和超人的恒心做着一些普通的事,但就是这些平凡的事铸就了他高尚的人格,谱写出了平凡中的伟大。
全二平是个有心人。走在崎岖的x路上,他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祖辈世代在x区辛勤劳作,到目x为止,年人均收入还不足500元,但大家却觉得很自在知足,都认为“这地方靠天吃饭,老天不让你收,累死也白搭”,普遍有等、靠、要的思想。所以,他认识到,扶贫要先扶志,致富要先治愚,而出路就在科技。从1994年开始,他用自己的工资先后为村里订了《辽宁青年》、《信息快报》、《法制周报》、《巴盟科技报》,并制作了阅报栏,组织同龄人学科学、用科学,种植科技示范田,使原来死认老经验的老农也主动请x来帮扶的科技人员到家讲解。他还为困难户垫付预收电费、种籽、化肥款等。他还想到要想富先修路,于是动员村里的年轻人:“现在人们白面大米都吃腻了,咱们x里的莜麦、荞麦、小米、土豆等旱地作物,都是好东西,城里人稀罕呢!河套里的农民都不种土豆,咱们小佘太的旱地土豆,这些东西运出去就是钱。”他主动与乡里村里联系,取得乡村两级部门的支持,又组织社里的年轻人义务投劳修路。乡亲们被他的行为感动了,纷纷主动投劳,经过两年的奋斗,终于将那条长达2公里的同时也是唯一的“马”路修成了“汽”路。
他还多次跑到x里乡里,争取x乡的引水匹配资金,又组织社员义务投劳,实施筑渠引水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使全四壕的人均水浇地达到1.2亩,人均收入也翻了一番,接近了全乡的平均水平。
从对贫困老人一担水一背柴的帮扶,到带领村民致富,现在又在组建无偿服务的土x产销售公司,用他的话说:“只是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全二平在x里有个七叔,生意做得很大,赚了不少钱,但就是缺一个能信任的人为他打理生意,他曾多次找到全二平许以优厚的条件,可全二平硬是离不开、舍不得、放不下这份干了十几年的邮政差事,他说:“干这个营生十几年了,经常和乡亲们打交道,都熟悉了,有感情了,我离不开乡亲们了!”
全二平十七年爱心邮路奉献青春,二十七载济困扶贫谱写真情,感动了x乡老百姓,也引起了地方党政和邮政部门的高度支持和关注,当地党委、政府和邮政企业给了他很多荣誉——
1991年,他被乡党委评为“学雷锋先进分子”;
1995年,被评为xxx“优秀青年”;
1996年,被评为“xxx十佳优秀青年”;
1997年,代表xxx共青团出席了自治区共青团第十次代表大会;
1999年,被评为“巴盟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2022年,被评为xxx“优秀共产党员”;
2022年,被评为xxx“行业十佳文明服务标兵”;
1992年~2022年,连续15年被评为xxx及全市邮政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投递员;
2022年,被树为xxx邮政行业爱心邮路的标兵、x帜,《内蒙古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
2022年7月21日,全区举办的“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全二平在22位当选者中榜上有名,成为“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内蒙古邮政公司党组决定在全区邮政系统开展向全二平学习的活动。
然而,在荣誉面x,全二平一如几十年来的平静和朴实,他依然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行进在这条爱心邮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谱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人物通讯基础知识 】相关文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