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中的心得感悟
开课初始,老师便给我们从旅游谈起。旅游旅游,何为“旅”,出行的,在外做客即为“旅”,那么何又为“游”呢,不固定的。由此看来,旅游即是游览观光,而这其中所游览的、观光的,自然便离不开“游山玩水”这四个字了,而这“游山玩水”也自然离不开相关的地学景观文化了。
有些人所谓的旅游,不过是跟着旅行团,这里走走,那里看看,而他们而言,眼中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走马观花的旅游,只能说是换一个地方观赏风景。而在我看来,旅游的意义,其实更多在于你的用心,在平静安逸的景观中,收获一种宁静安详的心情,整个人由此身心舒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回归到人类最本真的情感中;在波澜壮阔的景观中,体验一种激情澎湃的心情,整个人由此积极进取,感受人的渺小,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崇拜之意。
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浩然的《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在《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山水诗》中,作者认为“在盛唐诸公中,盂浩然年岁较长,又被时人视为飘逸之高士,然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沉雄空旷,足以显示盛唐气象。”
《古代山水诗一百首》中,作者如是说“这首诗是孟浩然为请张九龄引荐自己所作的。前四句着力写出洞庭湖谁是毫秒,波涛激荡的景色,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后四句由写景转到希望引荐,前后过渡自然,联接巧妙。这首诗是唐人写洞庭湖诗的名篇之一,它和杜甫的《登岳阳楼》诗曾同被书写在岳阳楼的壁上。据记载,洞庭湖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震撼着岳阳城。‘欲济无舟楫’一句中隐含着‘有济世之志而无引荐之人’的意思,‘端居耻圣明’说:独自闲居,辜负了圣明之世,‘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作者自己虽愿做官,但因无人推荐,只是空想而已,从而表达出对张九龄的期望。”
同为洞庭湖名篇的刘禹锡的《望洞庭》却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中说到:“《望洞庭》写于赴任途中。通过写湖面、倒影,描绘出洞庭湖无风月夜淡雅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安静闲适的心情。风静浪息,湖面上的水气和柔媚的月光交融在一起,就像似磨为磨的铜镜,迷迷蒙蒙,显出一种朦胧美。以白银盘比喻水色,青螺比喻山色。月光照着洞庭湖心,水面反光,灿若白银。洞庭湖小山很多,君山的风景最为美丽;倒映在湖水之中的君山,远远望去,青翠一片,很像银盘里的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色调淡雅,俨然一幅泼墨山水画,清新自然呢,没有斧凿的痕迹。洞庭湖、君山本是十分壮观景物,诗人以小喻大,举重若轻,别具一格,为洞庭增色。人们读着《望洞庭》,想象得出诗人在湖边漫步,极目远眺的闲适心情。在这种闲适心境里反映着诗人的豪放襟怀。”
汹涌澎湃的洞庭湖给人以磅礴恢弘,莫名地能让人心生一种豪迈之情,洞庭湖水拍打君山的湖声,犹如交响乐,其声由远而至,掠过头顶,渐远消匿,颇有韵味,夏秋涨水,惊涛拍岸,冲崖呼吼,出现一种富有节奏的闷雷声,一波波地像是在洗涤人们的心灵。平静无波的洞庭湖则给人以心旷神怡,能让人烦躁世俗的内心,一点点地沉寂下来,直至回归到最原始最原始的感官中,回归到最本质的宁静中。
所见的山仍是那座山,所看的湖仍是那片湖,但因着时间、因着心情,所得到的感受、体验却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这才是旅游的魅力所在,这才是“游山玩水”的真谛。不是为了观赏而去观赏,而是自然而然地去寻找美好的事物,用心去观赏湖光山色,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去看待自己所看到的风景,这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当你从地学的角度去看待洞庭湖,你可以从形、影、声、色、奇去体会它的自然审美特征;当你从自身的心态去看待洞庭湖,你可以从这波澜壮阔的湖水感慨自然的奥妙,也可以从这平滑如镜的湖面感受祥和安宁。如此的旅游,方能称之为旅游,不是走马观花的随便看看,而是真真切切地去用心感受,感受这片土地上独一无二的气息,感受这些山山水水背后的地质运动的故事,感受地球几亿年形成的美丽宝藏。
而这些壮阔的景观,除了能够满足我们感官上的体会以外,更多的其实是让我们去思考、探索我们作为人的意义。阿兰·德伯顿在其书《旅行的艺术》中提到:“人在这些壮阔景观面前,就像迟来的尘埃。与这般壮丽的景致的交会,令人欣喜、陶醉,也让人在面对宇宙的力量、更迭和浩瀚时,深感人类的脆弱与渺小。……壮阔的景致以宏伟的方式,重复着日常生活经常施与我们的教训:‘宇宙强而有力,而人类脆弱不堪;人的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我们除了接受加诸于意志之上的限制外,别无选择;许多的必然性不是我们可以对抗的,面对它们时,我们只能臣服。’……”
是的,在这些存在了上千年的景观面前,在这些庞大无比的景观面前,人类的存在,不过是这些景观漫长的岁月中出现的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过路人。倘若它们是有生命的生物,于它们而言,我们不过是朝菌和蟪蛄。因此,当我们站立于这些景观之前,当我们感受着这些景观的壮阔的同时,我们会变得谦逊、踏实,不再自以为是、不再自恃过高;我们会对自然产生敬畏与崇敬,敬畏于神奇莫测的大自然,崇敬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象。
“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醒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宇宙的力量可以排山倒海,而人类不过是小小的玩偶。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只是自然违抗我们,就连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充满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人生来的躯壳,就决定了我们的局限,在浩瀚的大海面前,在苍茫的天际面前,在葱郁的大山面前,人显得多么的渺小,我们永远也无法用我们的双眼去俯瞰整个大海、天空和山峦,但是也正因为我们自身的局限,旅行才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们所看到的无法与无人机的俯瞰视角相比,但是我们用双眼所看到的山川、瀑布、河流、湖泊,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些印象恰恰打破了我们的局限,一步步地将我们的视野开阔,一点点地让我们从无知无畏到崇拜敬畏。对于自然的敬畏,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自身的局限,人总是对自己遥不可及的东西产生敬畏,进而对其呵护有加,敬畏还能使我们认识到一件事物的美好之处与可怕之处,这样的认识促使着我们向着美好发展,小心翼翼地避免可怕的发生。
在我看来,旅行的意义,学习地学景观文化的意义,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渺小、短暂的人类能够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地学知识能够使我们对于地学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使我们掌握相关的观赏能力与审美能力,进而更好地旅行;而旅行更多地其实在于感受,在地学知识、人文知识的辅助下,凭自身的感受去领略这些美好风光,体会其背后所带来的于个人或是整个人类社会有参考价值的事物。
余秋雨曾说:“旅行确实能够全方位地满足幸福感,而反过来,也只有包含着理性支配和积极生活的态度,旅行本身才能抵达圆满。”是的,旅人本身有一种独特的心惊,这种心境是踏遍千山的脚步,看尽万象的眼睛,保留着对人类生态的整体了解,也保留了足够的视野、体察和同情。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当代许多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要出去走走”。当眼睛收割着一幅幅壮美的风景时,内心所涌现出来的一股莫名的情愫时,那才是真真正正的旅行,涌现出来的这种莫名的情愫,其实正是当代人在社会中麻木久了、自闭久了以后所流露的真性情,这些情愫从某方面而言,使得患有社会自闭症的人得到了解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游,空闲之时游览名山大川,感受其雄壮、秀美、幽静。只愿随着人们出游频率的上升,旅游真的能成为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而非走马观花或是纯粹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奔波劳累。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