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致辞】
8款立秋养生食谱 关键词:立秋,食谱,养生
8款立秋养生食谱 介绍: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立秋时节的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立秋养生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立秋养生食谱宜多食粥品,尤其是豆类的汤等。你想知道立秋养生要吃什么吗?接下来,小编跟大家分享立秋养生的8款食谱。 立秋养生食谱1:蛤蜊百合 制作原料:百合100克,鲜蛤蜊肉
8款立秋养生食谱 详情:
[免费论文:www.lwlwlw.com]
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立秋时节的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立秋养生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立秋养生食谱宜多食粥品,尤其是豆类的汤等。你想知道立秋养生要吃什么吗?接下来,小编跟大家分享立秋养生的8款食谱。
立秋养生食谱1:蛤蜊百合
制作原料:百合100克,鲜蛤蜊肉200克,葱、姜、料酒、醋等。
制作方法:蛤蜊用温水洗净晾干(干品需浸泡),加料,加料酒/醋和后取出.与百合入油锅中爆炒,再下姜、葱、高汤煮食。
适宜人群:适用于阴虚潮热,心烦失眠,干咳,鼻出血者。
道菜肴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的功效。
立秋养生食谱2:荷叶乳鸽
制作原料:乳鸽、鲜荷叶、料酒、醋等。汗、咳嗽、咯血及其他虚损者。
禁忌:脘腹冷痛和泄泻、脘腹胀满者忌食用。
燕窝为一种珍贵的补品,其味甘,性平。人脾、胃、肺、肾、j心经。可补肺养阴,用于补养和治疗肺阴虚的咳嗽、盗汗、咯血等症,又可养胃止呕,治疗胃气虚所致的干呕、反胃,还可补气止汗,治疗气虚自汗、尿多等症。燕窝是补虚疗损之上品,秋季服用最佳,老幼皆可常食。
立秋养生食谱3:冰糖鸭蛋羹
制作原料:鸭蛋2只,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冰糖用温水溶化,然后将鸭蛋打入装冰糖水的碗内,调匀,再隔水蒸15分钟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久嗽、咽炎、咽干痛、口渴、干呕、大便干结者。
禁忌:脾胃虚寒、泄泻者忌食用。
鸭蛋味甘、成,性凉,入肺、胃经,可滋肺胃之阴。冰糖可滋阴清热。《医林纂要》说其‘‘补心清肺,止热咳,治喉痛、齿痛……清肺火,解阳明结热”其主要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z、碳水化合物、尼克酸、钙、磷、铁、钾、镁、钠、氯等。二者配伍,是秋季常食之佳品。
立秋养生食谱4:五彩蜜珠果
配抖: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l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立秋养生食谱5:糖醋小排骨
配料:小排骨、淀粉、青红椒、姜、鸡蛋
做法:打散的鸡蛋液加入适量盐,鸡精,和一点米酒拌匀,再加入排骨中拌匀,腌10分钟入味。把腌好的排骨均匀沾上淀粉,并用手捏紧防止脱落。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黄,全熟时捞出。
另起锅,放少量油,放入姜片,青红椒略炒。把已经炸熟的排骨回锅快速翻炒一下,炒匀即可关火。
功效:猪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立秋养生食谱6:醋椒鱼
配料:黄鱼l条,香莱、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立秋养生食谱7:姜汁牛肉
主治:病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大便溏泄,久泻脱肛以及体虚浮肿(营养性浮肿)等。
配方:老姜数块,鲜牛肉100-150克。用法:老姜榨汁,鲜牛肉100~150克切碎,剁咸肉泥状,加入30~40滴姜汁,再放些酱油、花生油拌匀。
待焖米饭时,将姜汁肉倒入饭内蒸熟(约15分钟)即可食用。
立秋养生食谱8:黄精煨猪肘
原料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1、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2、大枣洗净待用。3、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4、姜、葱洗净拍破待用。5、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 益中开胃,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8款立秋养生食谱]相关文章:
1.老人年立秋养生食谱
2.立秋如何养生
3.立秋养生小常识
4.立秋养生粥有哪些
5.立秋养生的黄金规则
6.立秋节气如何养生
7.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8.立秋吃什么水果养生
9.立秋养生喝什么茶
10.立秋养生水果推荐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