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致辞】
篇一:有关于寒食节对联
杏村沽酒,柳苑飞花。 桐花吐艳,榆火分新。 桃花作粥,荠菜悬灯。 芳名垂青史,勋业昭国光。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淘井黄州俗,分烟汉殿春。 烟景催槐叶,风期数楝花。 翠竹标亮节,红梅颂高风。 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 先烈功垂千古,英名留传万年。 英雄万民尊敬,烈士百世流芳。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秀野踏青晨行早,芳草拾翠暮忘归。 姓在名在人不在,思亲相亲不见亲。 英雄功绩昭百世,烈士芳名耿千秋。 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
继往开来追壮志,光前裕后慰英灵。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国运昌隆,英雄胆壮,金瓯无恙,烈士心安。到处探幽,午桥最胜,逢时行乐,卯饮亦佳。逢盛世,更加感谢前辈;遇佳节,愈益思念亲人。绿水悠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红旗猎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篇二:清明节对联
清明节、寒食节对联
(一)
上联:三月光阴槐火换;
下联:二分消息杏花知。
赏析:清明为三月节,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相传春秋时晋国介之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仕,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介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至清明时才另起“新火”。槐火,即用槐木取火。古时随季节变化,燃烧不同的木柴以防时疫。据汉代大学者郑玄研究,槐火为冬天所用。故而此联说“槐火换”。二分,一般指春分与秋分,此处指春分。春分乃清明前一个节气。杏花开时,约在春分前后,此联赋予杏花思想感情,以为它知晓春分的音讯。数目对数目,词组对词组,且平仄相调,对仗工稳。
(二)
上联:年年祭扫先人墓;
下联:处处犹存长者风。
赏析:又到清明时节,山中花和乡间雨,似乎都承载着对故人的思念。清明节追忆先祖,先人训言犹在耳旁,子孙们用心感恩,用行动传承,不忘祖辈殷殷期许。这个节日将中华民族重视孝道、心念感恩、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联系了起来。上联的“年年”对下联的“处处”,表明不仅是血脉的相传,更是祖辈德风的承袭。
(三)
上联:桃花作粥;
下联:荠菜悬灯。
赏析:此联取清明节前后的岁时食品作对子。上联桃花粥是旧俗寒食节的食品。唐冯贽《云仙杂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妆楼,桃花粥吃个饱。”寒食节前后,以新鲜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犹存。下联荠菜籽能榨油,可供油灯照明之用。且荠菜繁茂之时,恰在清明前后。是以“荠菜灯”对“桃花粥”,别有风趣。
(四)
上联:相逢马上纷桃雨;
下联:喜见树前闹杏花。
赏析:此联出自德明先生的《清明赋》。四月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洁齐,气清景明,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联语采用唐人岑参《逢入京使》诗句“相逢马上无纸笔,凭君一语报平安”,又用宋人宋祁《玉楼春》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形容春意盎然如此之妙。王国维评“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五)
上联:冷节传榆火;
下联:前村闹杏花。
赏析:这是一副寒食节所用对联。此联开头先点出冷节,冷节即寒食节(清明前一天),这日须寒食禁火, 至清明时方另起“新火”。 古代钻木取火,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木: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上联的“榆火”,指从榆木所取之火。古人冬天用槐檀取火,春天则改用榆柳,传榆火比喻时节改易。下联则选取另一幅春季画面“前村闹杏花”,一个“闹”字,传神地写出了活泼泼的春意,充满生趣。 “榆”“杏”之对,十分工稳。此联用词简洁,由于涵括了寒食前后的变化,意思较为丰富,同时对仗工整,也算难得。
篇三:经典五月五端午节对联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下联: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上联: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下联: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