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江苏各级农业部门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休闲乡村为目标,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强省建设,全省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扩大、供给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领域功能拓展”的良好态势,20xx年度休闲农业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第一。
休闲观光农业展现勃勃生机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休闲为目的,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手段,提升传统农业及其衍生农产品附加值,贯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近年来,江苏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强化政策支撑、规范服务管理、培育示范品牌、加大宣传推介等举措,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取得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xxx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包括农家乐)超过8500个,年接待旅游量突破1.5亿人次,综合收入超过420亿元,从业人员近100万人。
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大力创建国家级品牌,xxxxxx等20个县(市、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xxx(市、区);xxx湖氵父镇张阳村等23个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位列全国第一;xxx江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180家企业被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启动实施“12311”休闲观光农业省级特色品牌培育计划,确定105个农业特色小镇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推介宣传xxx高淳区桠溪镇蓝溪村等121个“xxx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南京雨发林果果乐园等101个主题创意农园。
创新创意更加活跃。积极支持各地利用自有宅基地、空余房屋、闲置土地和“四荒地”等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乡村民宿、特色农庄、主题农园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一批集生产、加工、采摘、品尝、科普、体验、美食、养生、度假等于一体、“农旅文”融合的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体应时而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色体验、科普教育、民俗文化等多种类型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在发展理念、景点设计、经营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创意。六合龙袍稻麦田艺术景观、大丰“荷兰花海”等美丽田园景观极具魅力,造型果蔬、阳台农艺、植物窗帘等创意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精彩纷呈。
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按照传承与利用结合、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农耕文化发掘原则,引导各地加强对农村历史遗存、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修缮,强化对农村传统文化、地方农耕文化、民间技艺、风物特产等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利用,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努力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服务。大力挖掘农业历史经典产业,从茶叶、盆景、蚕桑、地方畜禽等农业传统特色产业中寻找具有文化印记的产品,推进文化挖掘、产品开发、产业提升。扎实推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兴化垛田农业生产系统等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得农业部认定(其中2项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宣传推介持续有力。支持各地围绕农业生产、农家生活、农村习俗开展创意策划,组织开展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新颖性较强的农事体验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全省各地每年举办农事节庆活动800余个,南京农业嘉年华、兴化菜花节、溧水草莓节、句容葡萄节、东台西瓜节、盱眙龙虾节、固城湖螃蟹节等农事体验和农业节庆活动人气爆棚,各具特色的农事节庆成为地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靓丽名片。根据季节特点和节假日时点分布,多形式、多渠道、有步骤、有重点、分时段加大宣传力度。20xx年,省农委制作“春季赏花”电子地图,积极开展“春季赏花”活动,引导并服务城乡居民到农村去赏花踏青、休闲美食,有力地提振了“春花经济”效益。着力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与景点的宣传推介,编制《xxx四季经典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集萃》等宣传册,集中推介全省150条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为城乡居民架起农业休闲旅游通道,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
休闲观光农业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新载体,彰显了提升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绿色发展的经济功能,也彰显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创业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乡愁乡土、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建设美丽乡村、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以及满足诗意栖居的生活功能等多重功能和价值,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农村在实现产业兴旺、美丽宜居、乡风文明中迸发新的活力。
开辟了农业转型升级新空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构建起“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注重农业的产品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挖掘,能够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最优配置。我省各地围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了农业的跨界融合、功能拓展、转型升级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推动了农村的全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加速,公共服务的提升完善,推动村容环境整治;有利于促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互联网等产业融合,补农业短板、扬农村长处,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随着农村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必将加快,城镇化将成为望山看水忆乡愁的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有根有叶“五位一体”的现代化。
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依托稻田、茶园、果园、花园、菜园等农业产业资源和农村特色民居与民俗文化,结合丘陵岗地、江河湖水面、村庄庭院等开发利用,通过融入文化、科技、时尚、动漫等创意元素,打造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共同体,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更有魅力。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培育村落的独特气质,使农村“更像农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情乡愁,满足人们对返璞归真、乡土情怀的精神文化需要。
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创造出高于传统农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值。根据农业部调研,在13.5万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民占92.4%,农产品销售占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的40%以上,每亩土地产出近12000元,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也有调研数据指出,目前每增加1个休闲农业就业人员,可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5-6人就业。20xx年,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旅游量突破1.5亿人次,综合收入超过420亿元,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创造农民直接就业岗位80多万个。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让农民实现了就业有渠道、创业有载体、致富有门路,构建起多层次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多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实施“百园千村万点”行动 培育千亿级新兴产业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既要物质生活殷实,又要精神文化产品丰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生活节奏紧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悠闲与宁静,欣赏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村情趣,实现回归自然、休闲怡情、康体健身、养生养老的愿望更加强烈。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休闲旅游将会成为大众化、经常性的消费方式,与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的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康体养老等消费需求持续扩张,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为农业农村发展打开了新的效益空间。
未来,江苏将围绕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强省的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服务规范化,推动休闲观光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机制进一步健全,实现“三农”增效增绿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实施“休闲观光农业百园千村万点”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利用“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模式,不断丰富产业内涵、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至20xx年培育500个主题创意农园、100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10000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年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
扩大产业规模。以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促进产业相互渗透和交叉重组。加强规划引领,突出特色、注重创意、适度发展,避免项目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围绕沿江、沿海、沿运河和环湖泊、丘陵山区和城市郊区,推进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打造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丰富产品类型与业态,大力发展科技型、文化型、功能型、生态型和服务型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亲子体验、创意设计、农耕体验、民俗工艺等休闲观光农业产品项目,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提升产业素质。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科普价值、文化价值、康体价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治理农村环境,美化山水林田湖草,构建天人共美、相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打造望山看水忆乡愁的好去处,提供更多优质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产品。深入发掘农耕文化、乡风民俗、民间技艺、农业历史经典、文化遗产等,突出文化特色,注重参与体验,讲好乡村故事,复兴乡风文明。推动产业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为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搭建平台,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品牌培育。在整合优化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点线面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品牌体系。争创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等国家级品牌;培育一批农业特色小镇、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和主题创意农园等省级品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嘉年华、农事节庆、教育农园、摄影基地、共享农庄等形式多样的品牌创建活动,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加强对已认定品牌的动态管理,促进品牌质量提升、知名度更高、影响力更强,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样板。
强化宣传推介。根据季节特点和节假日时点分布,确定主题,点线面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景点和精品线路的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休闲观光农业影响力,吸引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公益性强的农事节庆活动,努力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公共服务,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多渠道支持,将休闲观光农业纳入农业发展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设施用地、财政金融、公共服务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意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坚持多主体推进,积极扶持农民发展农家乐、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培育打造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参与宣传推介平台建设。大力扶持休闲观光农业龙头企业强化产业深度融合,培植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体。坚持多要素发力,整合资金、管理、人才等多种要素,协同推进休闲观光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支撑,建立一批研究中心、设计规划中心、创意孵化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分类分层开展休闲观光农业人员培训。科学构建利益分享机制,积极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