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被刷屏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xx年与非典、20xx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绍兴籍著名传染病学专家。
日前,记者采访了李兰娟的一些同事和乡人,还原她在这些天里马不停蹄地逆行武汉,大无畏战“疫”的故事。
1月25日,大年初一,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夏履东江犹如一条玉带穿村而过,江水清澈轻缓,错落有致的民房倒映在江面上,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
晚上6点,一辆浙A牌照的汽车驶入夏履桥村。车上下来的正是李兰娟院士和她的爱人郑树森院士、儿子郑杰。
每年春节,她一定会抽空回家乡和亲属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但今年这顿团圆饭,才吃了1个小时,全家人就匆匆赶回杭州。
夏履桥村党总支书记邱建忠闻讯前去看望李兰娟院士。干练的短发,亲切的笑容,还是熟悉的那个李兰娟,不过,她的面容里却透露着一丝疲惫。
这些天,在战“疫”打响后,李兰娟一直奔波于前线:
1月18日,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她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汇报,并查看现场。在武汉,李兰娟作为国家级专家,提出了对疫情的判断,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likeqiang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兰娟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次日上午10点,xxx就实施了这一措施。
1月22日,凌晨2点,她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早上8点,她准时出现在医院的门诊病房为患者看病。
1月24日,她再次赶赴北京,参加科技部召开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会议。当晚也就是除夕夜9点多,她从北京返杭,年夜饭是在机场吃的一份水饺。
夏履镇党委书记、镇长趁着李兰娟回乡的机会,前去拜访这位夏履乡贤,一番寒暄,交谈了半个小时,李兰娟院士三句话不离疫情。
“从李院士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她与病毒在赛跑。”邱建忠说,往年春节,李兰娟院士一般都要在老家住上几天,今年很特殊,吃完团圆饭后,就又去为疫情奔波了。“她还再三叮嘱我们,叫家乡人民小心病毒,做好防范工作。”
李兰娟曾说,她是夏履的儿女,她的根在这里。
夏履镇党委宣传委员张成炳告诉记者,每年母亲节,李兰娟院士都会带着一帮乡贤名医聚集在夏履镇卫生院,为父老乡亲开展义诊。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四五年。在李兰娟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夏履镇卫生院与浙大一院也在开展业务往来。
柯桥传媒集团记者叶红曾经通过电话采访过李兰娟。“李院士很忙,通过相关部门帮忙联系后,她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第一句话是:‘你好,我是李兰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李兰娟的微信名就叫‘夏履桥’。”叶红说。
抗疫英雄李兰娟的事迹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正和她的团队在武汉忙碌在抗疫一线。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告诉记者,李兰娟院士工作忘我,每天只睡3小时。
同期奔赴武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是著名的女性妇产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生殖与发育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被称为“生殖医学方面的神级人物”,也在一线为国献力。
抗疫英雄李兰娟的事迹在中国的历史中,英雄不少,但巾帼英雄却不多。我们熟知有花木兰。在我们身边,在抗击疫情期间,也有一名巾帼英雄——李兰娟院士。看了她的事迹,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李兰娟院士从小酷爱医学,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自学针灸,免费为村民看病。那时,成为医生的愿望便在她心中发了芽。她在学习方面脚踏实地,通过夜以继日勤奋的学习,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心满意足,而是继续在医学领域钻研,用自己心血和汗水为人民造福。如今,已经63岁高龄的她奔赴武汉,穿着防护服在一线与病毒抗战。她把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二位,把他人的健康放在了第一位,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从“赤脚医生”到工程院院士,从贫苦山村的孩子到抗疫一线逆行者。这看似的平步青云,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一颗救死扶伤的心,是钢铁般的意志。今天的我们没有高超的医术,只能默默地为李院士这样的斗士们加油,但我相信,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勤奋学习,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够接过手中的接力棒,迈着坚定的脚步冲向终点,当祖国需要我时,我会以知识乘载我的责任。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