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而言,特朗普的上台,在某种意义上宣告着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来临。尽管这种趋势在奥巴马时代就初现端倪,但是在20xx年,新媒体通过一场对传统媒体赤裸裸地羞辱,展现了自己空前强大的政治力量。
通过新媒体的作用,曾经沉默的不再沉默,曾经离散的团结在了一起,曾经边缘化的力量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并肆无忌惮地走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也正因为此,新媒体时代的政治参与,表现出了一种危险的颠覆性。如果说在阿拉伯之春的时候,这种颠覆性还通常被人们以传统的统治溃败来进行理解,那么在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之后,这种颠覆性则表现的更加充分。
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让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代议制政治受到了重大冲击。在传统政治中,公众与精英、专家形成了一种委托与受托的平衡。专家因其信息与技能上的优势,在公众陌生的领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公众能做的只有信任精英与专家,充其量不过是决定信任彼此竞争中的哪一方的精英与专家。
然而搜索引擎以及新媒体创造的新的信息传播环境,终结了这种平衡。公众开始了解真相,或者自认为通过网络的谣言了解了真相,那种对于精英专家的信任也随之瓦解。
这不是政治独有的问题,而是所有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专业都共同面对的问题。医生、教师甚至艺术家的权威,都同样受到了日益严重的质疑。正是这种普遍质疑的状况,让西方曾经洋洋自得的代议制民主面临空前严峻的合法性危机。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让被传统政治参与边缘化的人群,重新获得了组织化的力量。在传统的政治参与中,通过熟人环境、媒体引导,许多话题、情绪甚至人群被巧妙地排除在外。
西方社会的大众往往被有意识地引导到那些希望他们予以讨论的议题之上,而忽略掉那些可能带来不快或冲突的议题,这让社会能够获得一种虚假的团结感与安全感。然而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大批边缘地带的沉默者找到了相互交流、彼此动员的空间,也让传统媒体营造的政治正确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反抗。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新媒体传播中碎片化、情绪化的问题,这种反抗也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政治不正确。它往往倾向于吐露情感,却很难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但相比于政治正确的流于形式,这种情感却更加真实、更加强烈。这恰恰是川普击败《纽约时报》的根本原因。
考虑到新媒体政治的颠覆性,其管理成为一大难题,尤其是当其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时。俄罗斯封杀全球最大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可以视作对这种局面的一种回应。即便标榜自由的美国,最后也在大选的关键时刻关掉了维基解密,而且不乏“Facebook上的假新闻以某种方式影响了选举”的疯狂观点。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那种传统的高压管控模式,或是将新媒体传统媒体化的努力同样难以取得真正的效果。这是因为,新媒体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它已经完全泛化了,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其实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新媒体,每一个微信群都是时时刻刻进行中的新闻发布会。
大众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也让基于管控思维的传统舆情控制,处于严重的失灵状态。除非一个国家愿意放弃互联网商业带来的巨大红利,彻底禁止智能手机的应用,否则它就不可能真正地回避新媒体传播所带来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在新媒体的空间中构筑起温和、理性、包容的传播环境。类似于《纽约时报》那种对新媒体“民粹倾向”的谩骂,和把新媒体彻底掐死一样,都是毫无意义的。管理者必须明白,精英垄断资讯供给的信息分享机制已经行不通了,在新媒体政治时代,信息平权让政治表达更加低门槛,这未尝不是进步。
至于假新闻的存在,如果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也意味着那些边缘化的话题、情绪甚至人群,作为一种“社会问题”正在被大规模发现。
后喻文化与“新媒体政治时代”【摘要】20xx年11月4日,47岁的****党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来首位黑人总统.本文试图从后喻文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的视角来剖析、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概念――“新媒体政治时代”,并认为,首位“互联网总统”的产生,标志着“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美国大选奥巴马后喻文化新媒体政治
20xx年11月4日,注定将是一个载入美国甚至世界历史史册的日子.这一天,47岁的****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
本文试图从媒体技术角度来阐释其时代涵义,即奥巴马的胜选不仅成就了美国历史上的首位黑人总统,而且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互联网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是种族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胜利,彰显了新媒体政治时代的到来.
奥巴马胜选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比如说前任总统布什糟糕政绩的负面影响,伊拉克局势的恶化,美国硬、软实力的相对下降,奥巴马年轻、富有朝气的魅力形象,或许更重要的是在大选节骨眼上由美国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有评论家就认为,正是这一突发的金融危机将奥巴马成功地送进了白宫,是时代造就了奥巴马.
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以一时事件的表层现象来阐释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原因.在此,笔者试图将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这一历史事件还原在文化背景下来进行长时段的、历时性的考察,以探讨这一政治开创行为的必然合理性.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递,人类文化的传递有着不同的模式.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著作《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方式的差异出发,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传统农业社会是以“前喻文化”为代表,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又称老年文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发展,是以“并喻文化”为代表,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则以“后喻文化”为代表,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晚辈代表着未来,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将权威地位让给了晚辈,又称“未来文化”、“青年文化”.“后喻文化”概念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识,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米德的后喻文化理论基于二战以来迅猛的社会变迁.社会急剧变迁和经济高度快速发展是后喻文化生长发芽的良好土壤.而自二战以来,迅速崛起并成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无疑具有这种良好的土壤,酝酿了后喻文化的种子.
二战以后,美国凭借经济的快速发展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并于1993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直接推动了多媒体网络化时代的来临.20世纪90年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拉开了后喻文化时代的序幕.
后喻文化背景下,青年成为了时代潮流的掌舵者.他们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熟练应用使得他们在“新媒体政治时代”抢占了政治话语的制高点,也极大提升了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与过去美国的大多数年轻人不关心政治不同,20xx年大选年轻选民显示了强烈的参与热情.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美国当时内忧外困的境况迫使他们不得不去关注现状进而选择,以有利于自己的未来.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大量普及,为他们积极参与政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由于青年人与他们的父辈之间在价值观、信仰及生活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决定了两代人政治态度的不同,因而出现了一种“代沟政治”.而奥巴马的当选,则表明在这场代沟政治的较量中,后喻文化取得了最终胜利,使新媒体政治时代悄然来临.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试图以媒介来划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他认为,“媒介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基于此,麦克卢汉以口语媒介,文字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三个媒介发展阶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与之相对应的部落社会,脱部落社会,地球村等三个发展阶段.在此,姑且不论这种带有技术决定论之嫌的理论的合理性如何,重要的是,这种以媒介形态演变划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方法无疑为我们观照人类政治发展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维视角.比照麦克卢汉的理论,我们可以将人类政治史划分为前媒体政治时代,媒体政治时代和新媒体政治时代等三个发展阶段,即:
口语媒介――部落社会――前媒体政治时代
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媒体政治时代
电子媒介尤其互联网媒介――地球村――新媒体政治时代
以媒体形态演变来划分政治史并非毫无根据的的主观臆造,而是基于二者紧密互动的联系作出的.“新闻传媒,从其最早的成员近代报刊诞生起,就在传播近现代政治思想,参与政治革命,参与近现代政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代报刊于17世纪诞生后,随即和印刷书籍一起,在近代文明的传播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近现代西方政治****的思想根基,正是由启蒙运动中的进步思潮奠定的.此后,随着新闻传媒的进一步发展,包括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的兴起,以及当前网络新闻业的兴起,传媒业始终以其掌握的采集、处理、发布信息的资源及其在沟通信息、传递信息中的独特影响和作用,在现代****政治进程中,充当着重要的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网络迅速向新闻传播领域渗透,新媒体迅速崛起.新媒体崛起后,也参与到当前****政治的加速化进程当中,并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和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彼此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种新型媒体的出现都将不同程度地对当时的政治实践产生互动性的影响.一部媒体变革史也必将催生出一部相应的政治变革史.因而,一类特定的媒介形态也必定对应一类特定的政治形态.
“前媒体政治时代”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媒体诞生前的时期,时间上大约自“国家”这一政治实体诞生起至17世纪近代印刷报刊的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尽管不乏诸如古罗马《每日纪闻》及中国古代邸报等报刊的雏形,但其大多是作为统治阶层内部发布政令、沟通信息的平台而存在,远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功能,也就不可能对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干预和影响.因而,这一时期的政治是鲜有媒体参与的政治,这一时代可被视作“前媒体政治时代”.
“媒体政治时代”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时间上大致从17世纪近代印刷报刊的诞生至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前.在这一时期,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媒体早已诞生,并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随着其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政治生活的积极干预和影响,为其赢得了“第四等级”的美誉.这一时期的政治是由媒体积极参与并发挥重大影响的政治,媒体服务并监督政治,以一种社会公器的身份而存在.政治也试图控制和利用媒体以为其自身利益服务.因而可以说,这个时代是“媒体政治的时代”.
“新媒体政治时代”则正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时代,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而到来的政治时期.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政治是一种公民政治.与****政治的代议制形式下公民间接参与政治生活不同,公民政治使得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者,从而最大限度上最有效地保护了每一个公民自身的利益诉求.而这一巨大进步则明显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所谓新媒体,是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的,是互联网以及以互联网为运行载体的网上交互媒体的统称,诸如近些年来兴起的博客、论坛、BBS、共享视频等以Web2.0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技术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最突出特点是即时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信息传递迅捷,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发布者,从而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递,受众被动接受的模式缺陷,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为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
作为一种生产力的变革,新媒体的出现无疑对上层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通过新媒体,人们有了充分表达的自由和能力,新媒体把人类带入了“电子****”的新时代,加速了人类的****化进程,改变了每一个人的政治能力.
在中国,政府网上公布信息,****博客,书记开博,汶川大地震中网络发挥的独特作用,******总书记做客网络,在线与公众交流,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征集民意等,所有这些,无不显示了新媒体在当今政治生活中独特而重大的影响力.
如果说,17世纪初第一份印刷报刊的诞生,标志着“前媒体政治时代”的结束和“媒体政治时代”的到来.那么,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则标志着“媒体政治时代”的退位和“新媒体政治时代”的诞生,而第一位“互联网总统”的产生则彰显了“新媒体政治时代”的真正来临.
参考文献
【1】刘长城,徐光芳,《试论网络时代的后喻文化特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20xx年5月
【2】吴小如主编,《中国文化史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裔昭印:《世界文化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人民出版社,1973
【6】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