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
3.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②衬托。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
或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③含蓄。
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
④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⑤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⑥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⑦虚实相生。
⑧抑扬。
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
⑨对比。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⑩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修辞手法的运用。
①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②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③拟人将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④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⑤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⑥反问加强语气
⑦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⑧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分类梳理隋唐五代
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
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
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
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
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
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
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
宋金
梅尧臣朴素平淡陈师道雄劲幽邃苏舜卿轩昂奔放
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
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
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
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
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
元明清
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
关汉卿泼辣清新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
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祯含蓄清远
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约
龚自珍清奇瑰丽郑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分类梳理(1)菊:隐逸、高洁、脱俗
(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3)兰:高洁
(4)牡丹:富贵、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9)莲:爱情高洁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