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学术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存在泛化现象,许多人把旅游业主体都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包括旅游交通企业、旅游住宿企业、纯自然的观光型景区等。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1篇文化旅游前景广阔
在不断拓展的旅游领域中,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游客钟情和青睐。据日本《旅游周刊》调查统计,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日本游客占第一位,对中国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占第二位,对自然风光感兴趣的占第三位。德国旅游业管理者也曾公开表示:“到中国旅游的欧洲人,大部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对异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并直言“如果为了玩乐享受,德国人不会选择中国,而是去地中海,或西班牙。”
在我国,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大量的旅游者已经认识到,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探奇寻幽,而是获取新体验的文化交流活动。国家旅游局对国内居民出游意愿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出:休闲度假已超过观光、增长见识成为国人第一大出游目的。可见,文化旅游已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主要项目。
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民俗、宗教等内容,体现审美情趣,富有教育启示、宗教情感寄托等功能,是一种能产生心灵震撼、文化熏陶或艺术共鸣的,综合性、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和物质依托,必须主动出击,将文化旅游做强做活。
发展优势与现状
中国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而文化的差异性正是文化旅游得以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历经五千年文明积淀,中国的文化旅游资源遍布神州大地。国际旅游者对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文化具有浓厚兴趣,渴望了解、认识、感受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中国文化,给中国文化旅游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前景。
近二十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持续推进,文化旅游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文化旅游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各省、市在立足本区域文化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开发适合自己的文化旅游项目并呈现产业化发展态势。部分地方政府还将本地区定位为文化旅游城市,并按照产业化体系进行城市规划和发展布局,建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旅游区,不但促进了城市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实现了多彩的文化回归,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存在问题
文化旅游景区处于初级的旅游利用阶段,旅游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无法让游人产生再次参观的愿望。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步伐,可进入性差,周边环境不佳,吃住行游购娱得不到基本满足。发展性投资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以门票养旅游”,经济效益不佳,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地方政府或旅游开发管理人员,在文化旅游开发前期缺乏对市场环境的调研和分析,没有对比其自身特色与现有市场中其他已开发资源的优势,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使文化旅游项目开而难发,开而不发,难于立足旅游市场。
有些极具文化和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资金投入,开拓性激活的能力不足,综合效应发挥不好。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涉及较深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宗教壁画,碑刻楹联等,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与今天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再加上资料失传,研究、提炼、挖掘不够充分,存在着无法穿越、读不懂的尴尬,文化资源成了玩不转的宝贝。
没有深度挖掘自身文化内涵,一味照搬模仿,多处旅游景区门口都是一样的现代化广场,一样的现代化停车场、现代化售票大厅、现代化购物商店,连商店里卖的文化旅游商品都一样。有些开发者不顾及景点文化主题,追求各种旅游项目样样俱全,明明是主题单一的小景点,硬要一味扩成大景区,推出的游览项目不伦不类,使景点变得大而寡味。这些脱离景点实际而拓展出的文化旅游景区相似程度非常高,每个景区都建有这样的模式公园:假山、人工湖、浮桥、长廊,抄袭模仿的开发建设,粗制滥造的人为景观,掩盖了文化旅游景点原有的特色,降低了文化旅游应有品位,其市场命运可想而知。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文化景区内进行不适合的工程建设,如舍弃自然的登山道路而铺设拙劣的水泥台阶,在古城中修建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随意移走古树名木,在文化遗产划定的保护范围内随意施工,建了拆,拆了建,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行为对文化旅游a资源美学价值造成的破坏大多难以恢复。加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使旅游环境受到污染,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如环境污染导致某些旅游资源枯竭消失,管理漏洞致使某些古建筑毁于雷电火灾等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导致旅游质量下降。
大多数文化旅游景区还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基本上空白,景区纪念品摊位和一些有收入的项目由私人承包,出售的纪念品档次低下,品类单调,且假货次货充盈;一些初步尝试文化产业的景区,还停留在出售印有文化旅游元素的明信片、书籍、扑克牌、文化衫等简单商品的初步探索阶段,且收益不大;有些已成规模的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开发的产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纵使有几件具有特色、稍上档次的商品,定价普遍过高,动辄数百、上千元,物非所值,降低了参观者购买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不是致力于开发极具特色、质量上乘、价格合理、深受游客喜爱的产品,而是以回扣绑架导游,因此经常出现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的事件。
发展建议
加强政府主导,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有关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指导文化旅游适度发展,引导资金正确投向。加强宏观管理,协调交通、饮食、娱乐、园林、商业、文化等相关部门相互衔接,共同为文化旅游业服务。
重视文化旅游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动态,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力争文化元素既要第一,又要唯一,突出文化旅游的特色。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2篇一、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20xx年xxx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书面印发了省政府对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xxx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xxx旅游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xx年,xxx继续全面推进“351”旅游工程项目建设,即在全省重点抓好30个省级重点旅游项目、50个市级旅游重点项目、100个县级旅游重点项目。全省旅游投资项目总数185个,总投资1061.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3.1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9.6亿元。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招商引资。印制《xxx旅游招商项目册》和《xxx重点旅游名镇招商项目册》,从各地200多项招商项目中认真筛选,确定82个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以上,拉动力大、辐射性广、效益好的项目作为重点推介;与重点旅游名镇共同确定了30个名镇重点招商项目。在“黑龙江(香港、广东、浙江)产业推介招商活动”中签订旅游合作项目13项,签约额60.4亿元人民币。在23届哈洽会上,旅游项目招商引资138.71亿元,其中合同金额103.71亿元,协议金额35亿元。20xx年xxx旅游招商引资项目69个,招商引资金额共249.27亿元,同比增长128.35%。(二)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人民对文化旅游认识的深化,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调查显示,20xx年xxx旅游产业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xx年xxx旅游接待总人数2.54亿人次、同比增长24.16%,旅游业总收入1300.3亿元、增长19.13%。其中,国内旅游2.52亿人次、增长24.4%,国内旅游收入1247.52亿元、增长20.9%,入境旅游207.62万人次、增长0.53%,旅游外汇收入8.35亿美元、下降8.95%。1.旅行社和星级饭店数量不断增长。据统计,截止20xx年5月份,全省经营出境旅游旅行社61家,经营边境旅游旅行社46家,经营国内、入境游接待旅行社有583家,比20xx年增长3.97%。全省大中型城市共有星级饭店254家,同比增长6.72%。2.博物馆数量、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xx年全省博物馆有103个,从业人数为1636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5.5%和31.4%;参观人次为1217万人次,增加值为1121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69.9%和42.1%。3.评分提高,口碑好。20xx年,国内旅游者对xxx旅游相关设施综合评分为3.91分(5分制,下同),较20xx年增长了0.07分,较20xx年增长了0.1分;国内旅游者对xxx旅游相关服务综合评分为3.99分,较20xx年增长了0.06分,较20xx年增长了0.11分;国内旅游者对xxx旅行社评分为3.91分,较20xx年有了明显提升,提高了0.08分。国内旅游者对xxx旅游相关设施各方面评价全面提高。(三)文化旅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xxx文化旅游企业借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重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东风,积极创新、不断开拓了数条文化旅游精粹项目。世界最高水平的冰雪旅游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全新推出世界首创的大型户外冰雪实景演出———林海雪原、中国最顶级的“酷·哈尔滨”大型冰上杂技秀和浓郁地道的欧洲风情歌舞演出,与迪士尼合作开设卡通冰雪动漫王国,增加冰雪动漫大巡游、万人热力劲舞等新项目。太阳岛雪博游览会运用立体三维创新形式雕塑俄罗斯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推出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大型雪雕《雪舞风情》、宛如童话世界的都市雪乡。
二、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就是对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进行综合分析,这种分析法是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的总结,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优势1.特殊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xxx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纬度较高,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长,雪质较好,具备开展冰雪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夏季气候凉爽,浩瀚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江河湖泊等湿地资源,为开展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避暑旅游提供了地域优势。2.边境优势:xxx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达3000多公里,有25个边境口岸,有着发展边境旅游的地缘优势。“俄罗斯旅游年”的举办为xxx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3.垦荒历史优势:xxx的垦荒是我国近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开拓史,不仅包括北大荒的开拓、闯关东,还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开发,磨砺了黑龙江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由此带来的石油工业文化旅游和军垦文化旅游资源更是成为我省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二)劣势1.位置较偏僻:xxx距离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较远,交通路途花费时间和金钱较多,由南方而来的游客会很大程度上被途中的大连、沈阳、长春等旅游区域拦截;与黑龙江毗邻的吉林和内蒙古均不属于经济条件发达省份,因此,客源市场受到很大限制。2.交通条件落后:xxx省内各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欠发达是制约旅游业的一大因素。3.宣传力度有待加大:长期以来,人们对于xxx的特色旅游只知道冬季冰雪旅游,对于春夏秋三季的旅游产品却知之甚少。xxx缺乏对冰雪以外的旅游资源的宣传,尤其是能够综合体现xxx特色文化旅游的有招徕力度的宣传口号。(三)机遇1.政策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xxx政府提出“文化强省”政策,制定并贯彻实施《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xxx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和《xxx界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发展xxx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2.以学习、研究考察为动机的旅游类型增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成熟,简单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3.政府投资打造旅游名镇:政府用于名镇建设的旅游发展金逐年增多,按照“今天是精品,明天是遗产,后天是文物”的原则,突出抓好名镇旅游停车场、旅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等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助推旅游名镇建设步伐。4.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招商引资:xxx政府于20xx年和20xx年连续两年印制《xxx旅游招商项目册》和《xxx重点旅游名镇招商项目册》,加大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及招商引资活动。(四)挑战1.邻近区域资源相似度高: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xxx、xxx以及蒙古虽然纬度略低于xxx,但是三省的资源相似度很高,即使是xxx主打的特色冰雪旅游也都已各自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新鲜度大大降低。2.旅游资源保护困难:xxx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是如果开发过程不重视合理规划和保护,将造成资源的浪费,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三、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xxx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劣势及其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提出了发展xxx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一)制定相关保护政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政策,是进一步突显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必要措施,是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保障。文化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要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构建完整的文化旅游框架。(二)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投入体系的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以及服务、通讯设施、互联网、医疗卫生安全等多方面,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以政府资金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种主体投资体系。(三)突出特色,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只有以特色为招牌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因此,要从特色文化旅游方面做文章,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做好以哈尔滨为中心,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大小兴安岭等多地区为辐射的xxx旅游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旅游形象要强化政府在旅游形象设计和传播中的主导地位,设立旅游形象建设领导小组,多层次、全方位、跨视角的开展宣传活动,塑造美丽龙江形象。如请名人做形象大使,来增强宣传效应;在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也要投放广告,扩大知名度;借鉴各地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加大寻求合作等等。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3篇X区是一座旅游资源禀赋较高的山水园林城市,但由于煤炭开采和涉煤产业比重大,文化旅游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今年以来,接待入境游客XX万人次,旅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XXXX多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就X区旅游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实现路径包括形象定位、空间布局、区域合作及重点线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一、发展优势及基本现状
(一)资源优势
X.历史悠久,人文荟萃。X区地处X山主体山脉的东麓,素有“沙漠咽喉”、“X山阙”之称,是秦直道和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早在青铜时代早期至一万年前,史前先民就在X山上留下了XXXX多幅岩画,真实的再现了远古时期X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先民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两处。自古以来,X山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区域,X山既是古代两个文明必争的战略要地,又是民族融合的标志。X自古以来就是长城百关之一,一个以长城关口命名的城市,X城址、清水沟城址、镇北关等和各个山口古长城、烽火台,高峡关隘遗址等,有着XXXX年以上的历史,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军事博物馆。X山北武当支脉下的北武当寿佛寺是始建于唐中期的千年古寺,有“山林古刹、西夏名兰”之谓;
古老的黄河文化、X山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以及回族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尤其是国家“三线建设”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X山下垦田建厂,奔赴X山腹地开山采煤,形成了以“五湖四海”为核心的移民文化,与北武当寿佛寺佛儒道三教同寺的和合文化相呼应,构成了X区丰富深厚的多元文化现象。全区生活着来自祖国各地的XX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XX%,普通话普及率达XX%。
X.旅游资源丰富。X山环水抱,湖山一览,有着美好独特的自然风光。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的星海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
全国XX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的沙湖距xxxX公里;
北武当寿佛寺佛儒道同奉合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九重阳节庙会和佛教音乐“渣渣子”传承至今;
占地X.X万亩的森林公园位于X山东麓北武当庙山前冲积扇上,体现着全区干部群众人定胜天改造生态的拼搏精神,园内有、荷花池、名人纪念林、青年志愿林、防风林等,设置了打靶场、卡丁车场、回归村、观景台等旅游设施,更是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
归德沟、韭菜沟和小渠子沟有着丰富奇峰、怪石和神泉等地质遗迹,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堪称世界环保治理典范的星海湖中华奇石山原是一座电厂粉煤灰排放场,经过“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国内奇石收藏的奇观妙景;
X新区的博物馆、规划展示馆、艺术馆和人民公园、星海广场,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又一胜地;
市区内有十大休闲绿地广场及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展览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急救中心等城市综合服务区。建成区林木覆盖率达XX.X%,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X平方米,基本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环城、水系绕城”的城市景观。
X.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辖区初步形成以歌舞娱乐、网络文化、文化影院、演艺业等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XXX家,其中:歌舞娱乐XX家、书画文玩XX家,从业人员XXXX余人。拥有国家级星海湖文化产业试验区,已经建成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正在建设五七干校文化园、中华奇石山文化城、沙湖古镇水街等,A级景区达到两个,星级酒店达到X家,农家乐达到XX家,其中星级农家乐X家,旅行社达到XX家,文化旅游公司发展到X家,有“文化之窗,塞上水镇”的星海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截至XXXX年底,文化产业收入X.X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X.X%。
(二)区位优势
X.地理位置优越。X区地处X北部,东临黄河,西依X山,西、北面与内蒙古接壤,南与X首府银川市接壤,是宁蒙交界的桥头堡城市,沿黄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是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公交汽车与长途汽车线路齐全,距惠农区XX公里,距平罗县县城XX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XX公里;
西距内蒙古xxxXX公里,北距内蒙古xxxXXX公里。自古以来是北去沙漠和内蒙古草原,南下关陇的咽喉之地,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X.经济条件良好。X区是X市的金融中心与商贸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备。XXXX年,地区生产总值XXX亿元,社会固定投资XXXX亿元,财政公共支出XX.XX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这为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X.接待设施完备。旅游接待和配套服务设施完备,旅游接待实力不断增强。拥有各类旅行社XX家、旅游公司X家;
宾馆酒楼XX家,其中:四星级宾馆X家,三星级X家;
四星级农家乐X家,三星级农家乐X家。此外,具有世界XXX强之称以朝阳街和X山路中心商贸区为核心,形成了步行街为轴心的购物中心和红柱子街物流基地为纽带的购物、货物流通中心,以汉唐九街为中心的文化休闲街区基本形成,为X区发展文化和旅游业奠定了基础。XXXX年,接待游客超过XXX万人次,旅游产业收入X.X亿元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X.XX%。
二、发展旅游产业步入历史机遇期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国务院、自治区将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着旅游产业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体系,为做强做大文化和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尤其是人均收入提高的宏观环境为旅游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消费性与关联性较强的文化旅游业,旅游业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性举措力度将加大,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高潮。二是中阿博览会和X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中阿博览会的连续举办,X全域旅游的大气候基本形成,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已经启动。X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将为国家搭建一个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良好平台,将X全境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框架初步形成,X区必将随着X入境国际旅客的增加而受益。同时,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绿色工业”,其发展不仅有利于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且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将是国家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三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有利发展条件。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目前,文化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为社会生活,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的过程中,GDP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需求将迅猛增加,以假日旅游为标志,休闲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四是大旅游的社会气候带来极好的发展时机。目前休闲需求和休闲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为当前发展旅游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从我区的现状来看,初步形成了X山和星海湖两个旅游业发展核心,旅游接待实力不断增强,商贸购物区初具规模。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了社会各界兴办旅游的信心和决心。旅游发展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旅游已经成为居民的重要休闲生活方式之一。
三、X区旅游产业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旅游的社会共识还未形成。旅游是产城一体的富民产业。X区作为国家“一五”期间布局的煤炭基地,产业形态单一,被戏称为“被资源诅咒的城市”。煤炭行业的高利润、快速致富的收益方式,很难催生投入高、收益风险大的旅游产业。二是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足。进入X境内的XXXX万游客,有将近一半是从X北入口过境X而来,可谓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极问题就是没有吸引力,没有吸引力的原因是旅游业投入不足、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滞后、景区缺乏高品位的战略和总体规划,旅游基础配套条件不完善,资源整合和开发度低等。三是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我区文化旅游产品普遍散、弱、小,可游性不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和旅游业运营企业少,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深度挖掘和创新,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四是高素质经营管理型人才匮乏。旅游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差,制约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后劲。XXXX年X区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X.X%,而发达地区这一比例为X%至X%。
四、X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进入“十三五”期间,X区要全力打造城市核心吸引物,围绕市民休闲需求快速增长的历史机遇,努力推进城市转型,引导产业融合,按照文化旅游产业供给创造需求的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区域合作、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子,使这座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逐渐向旅游休闲城市转型,成为大沙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功能区、X山旅游的核心区、户外运动的集聚区。
(一)、做好功能定位,告诉游客,我是什么?
按照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战略机遇,全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以旅游做强文化影响力,把握文化旅游独有的产业模式,“供给创造需求”,全力打造城市核心吸引物,为区域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
X、形象定位
主题形象:X山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户外休闲运动之城。
主题口号:“X山阙•塞上水乡”
X、市场定位
基础市场:以X银川、X市为核心的沿黄XXX公里城市带地区。重点发展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家庭度假旅游市场、团队旅游度假市场和自驾车旅游市场。
核心市场:泛X山、沿黄经济带市场;
陕西、内蒙、甘肃、青海和中国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大中城市。重点发展商务、会议旅游和节庆会奖旅游。
海外市场:香港、澳门和台湾市场,阿拉伯国家及其他穆斯林世界客源市场。重点开拓休闲健身、休闲度假、养生祈福、投资、考察、探险、商贸旅游和家庭度假旅游等机会市场。
X、实现途径
(X)、申报X山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X)、申报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景区为国家森林公园
(X)、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景区国家XA景区
(X)、申报X山国家地质公园
(X)、规划建设岩画之乡黑石峁天下第一羊景区
(二)、区域合作和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城市的转型
充分整合山、湖、林、沙、谷、古寺、岩画、长城、红酒、乡村、边塞、工矿、地热温泉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依托黄河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和宗教文化、边塞文化、移民文化等,坚持全域旅游概念,形成“一节、两带、三组团、一腹地”的空间格局。
X、“一节”:
坚持实施“以节促旅”战略,深入挖掘北武当寿佛寺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以“祈福X,寿比山高”为主题形象,策划举办全国性北武当九九重阳大型祈福民俗文化旅游节,大力挖掘北武当福寿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借助X市园林奇石博览会暨塞上湿地节、全国户外运动嘉年华和自治区重大节会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品牌节庆活动,深层次、高规格的策划和举办系列节会,如北武当祈福大会、户外运动嘉年华、生态文化旅游节、红酒节、投资洽谈会、“房车节”、奇石展销会、垂钓比赛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会等活动,以及水上冰上运动训练、环星海湖自行车赛、环X山汽车拉力赛、户外运动等大型活动,做到月月有展会、比赛常举办,引进先进的文化旅游模式,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发展节庆会奖旅游经济。加大对北武当祈福养生文化的内涵外延的挖掘和扩充,将休闲养生旅游和“佛”“寿”参禅祈福相结合,体验和感受北武当的悠久历史、神奇的佛儒道同祀文化现象,吸引游人香客参禅祈福,从而恢复和再现明清时期北武当鼎盛时期的重阳节庙会场面。突出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综合品牌。同时,借助X市园林奇石博览会暨塞上湿地节的举办,以赏石文化推进奇石产业发展,以藏石、赏石、交易为内容,以奇石展销为平台,逐步形成石文化产业链,打造“石文化”经济品牌。
X、“两带”:(X)、以北武当生态旅游区为核心的X山东麓沿山北武当祈福、山地运动、岩画探秘、乡村旅游、红酒生活、边塞怀古、园林生态七大旅游产品带。
以沿X山东麓为开发重点,依托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森林公园、X山寿佛寺、X山阙、X山地质公园、小渠子沟、X山生态博物馆)、延伸开发龙泉村乡村旅游、山水葡萄酒小镇(贺东庄园)、黑石峁岩画和沟口乡村旅游,形成集人文景观、文化体验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带。同时,以英雄X山为主题,研究和发掘X山军事防御体系、古战场遗迹及文史资料,全方位展示沿X山以X(古打硙口)、平罗城(古平虏)、镇北堡和三关口(古赤木口)为主要战略支撑的古代战争防御体系,组织游客游古长城、看高峡险关城堡、登烽火台,观看古代X山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打响X山阙品牌,回味金戈铁马的古代边塞文化。重点以北武当寿佛寺的佛儒道和合文化、福寿文化为根,创意并规划建设福寿文化景观,以此形成我国第一个以福寿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连通西夏王陵、镇北堡、北武当(古临山堡)等旅游景区,形成独具特色的X山英雄之旅品牌。
(X)、以沙湖、星海湖为核心的沿沙湖大道的重温历史、星海湖文化产业园、水上休闲、城市风韵六大旅游产品带。
深入挖掘天下黄河富X、星海湖传说等古今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