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战略方针,预防严重环保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高效控制处理,使污水安全工作应急处理具有前瞻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此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污水处理方针,重点突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实效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准备充足、指挥得当、应对有序,确保污水处理作业安全运行。
二、编制说明
该预案在发生以下一般问题的情况下,该预案自然启动:
1.发现出水水质超标时
2.污水水量超过设计标准时
3.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时
三、应急处理原则
1.及时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总量
2.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运行正常
3.加强设备运行维护
四、指挥和协调
1、指挥和协调机制
设立医院污水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污水处理警报期间,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全部上岗,统筹指挥。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各应急机构接到事故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应急领导小组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提请市排水监管中心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应急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五、事故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
2.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状况,严禁超负荷运行。
3.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时进行整改、修理或更换。
六、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紧急事故的处理流程:
1、发现后当班人员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领导小组的联系。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和行业主管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当地环保部门和行业主管的联系。
3、当班人员及时排查造成事故的原因:
①发现进水超出设计标准
a立即向领导汇报,减少进水量。
b立即对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数据对相关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
②突发暴雨
a根据天气预报,预先对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组织力量对厂区雨水管线进行疏通,确保畅通。
b各岗位将门窗关紧,防止雨水流入,影响设备运行。
c随时观察调节池的水位并向领导汇报。
d外出巡视,必须两人一组,注意防滑等自身保护。
③水量超过生化系统设计处理能力
及时与领导汇报,并取水样化验COD。及时向上级请示,部分污水或外运处置,或投加适量氧化剂后与正常流程的出水混合排放,或按上级的指示处理。
④突然停电
a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
b如长时间停电超过6小时,则请求上级主管部门及时送电。
c来电后,按操作规程及时开启设备,恢复运行
七、事故后的恢复和重新进入
由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状态结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进行事故损失评估和总结,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
八、安全防护
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九、应急终止
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降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小组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应急小组报上级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小组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⑵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补充及修改意见。
⑶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9、宣传、培训与演练
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防范能力。
加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十、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医院污水处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一、紧急设施安装
组长:xxx
会员:xxx
(医疗污水废物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
二、应急单位责任
为有效预防医疗污水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
三、每个人的职责
医疗污水废物管理人员消毒感染性废物污染区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进行。
医疗废水废物管理人员发现医疗废水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报医院。
总务所主任、院感主任组织相关人员处理污水医疗污水废弃物泄漏、扩散的现场。
发生医疗污水废物感染和感染,或有证据证明感染事故可能发生时,总务所、医院感染主任应根据《感染预防法》及相关规定报告,采取相应措施。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汇报。
四、紧急程序。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污水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2.组织相关人员对发生污水医疗污水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处理。
3.处理被医疗污水废弃物污染的地区时,应尽量减少对患者、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泄漏和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防止污染扩大。
5.消毒感染性废弃物污染区域时,消毒工作应从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进行,消毒可能被污染的所有工具。
6.工作人员应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再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7.对造成者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医院污水处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为有效的预防及时控制和清除医疗污水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成立医院医疗污水废物管理组织
组长:xxx(院长)
成员:xxx(院感办主任)
xxx后勤科(科长)
xxx(护理部主任)
xxx(放射科主任)
xxx(药剂科主任)
xxx(检验科主任)
xxx:医疗污水废物管理员
(二)、医疗污水废物监督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污水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污水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分管院长,下班时间报行政总值班,医院应在48小时内上报卫生局和环保局等有关上级部门。
(四)、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大多数情况下是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如风机、水泵、消毒、盐酸及氯酸钠贮槽、安全操作方面的问题)。突然停电、下水道不通、格栅堵塞、漏酸、清洗中毒、不可抗拒的灾害
等因素造成的突发性事故,必须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履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
1、如遇停电,或其它原因导致发生器不能正常工作,而储液槽又没有足够的存量,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向接触反应池中投放漂白粉50公斤/天。或临时调剂氯酸钠,定量投放,确保污水处理安全合格。
2、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如属重大事故,会同当地环保部门联合进行调查处理。
3、医院发生医疗污水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4、发生医疗污水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当发生医疗污水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污水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污水医疗污水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处理。
(3)、对被医疗污水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再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7)、对引起事件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医院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及时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的危害。
(六)、向环保等有关部门递交书面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类型、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社会影响、人员受害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七)、针对预计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隐患,制订避免事故发生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事故的“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事故责任、受到教育、防范措施不放过)。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