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保证施工场地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特制定人员转移避险应急预案。
一、人员转移原则: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负责转移的责任人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可采取强制转移措施。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和安置路线并在明白卡上标注。
二、人员避洪避险梯度转移方案一级转移一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最危险区域的人员。一般汛情或险情受到生命安全威胁的人员,如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般洪水风险线以内受淹的危险区人员安排转移,项目部成员负责该区域的人员转移工作。项目部需要做到按班组结对,具体到个人,确保在一级转移期间的,被转移群众不因无人负责而出现危险后果。二级转移二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在警戒区域内的人员。随着汛情或险情的发展,使得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威胁增大,有必要做出撤离或转移的人员。如处于临时工棚、危房、大洪水风险线以内的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和施工现场的人员需转移至安全地点。如有出现泥石流、山洪可能地区的人员密切注意情况变化,并做好紧急转移准备。项目部成员负责落实专人具体到班组,转移该区域人员。
三、转移讯号的发送当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判断需要作出人员转移时,第一时间通知施工队,由施工队鸣锣示警,并且各班组人员转移小组立刻前往需转移区域,根据组长的安排联系项目部相关人员,做好具体的转移工作。
XXXXXXX第十一标段项目部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防汛阶段人员转移预案为全面做好防洪度汛期间的人员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县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安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为保证在出现重大险情的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转移安置,特成立人员转移指挥部。
第一指挥长:李爱国
指挥长:范先军
副指挥:董早生、毛建军、余成文、高建、丁峰、张钞爱、邵辉长、杨长和、邓玉华、江威、赵洁、朱弘喆、陈良林、廉清洪、徐云龙。
成员:胡雨沾、严喜新、吴明海、周斌、曹清斌、江磊、江盛年、汪洋、余勇、余海祥、各村支部书记。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政府党政办公室,电话:0793-6669110。
二、各村转移安置具体安排
全乡各村贯彻落实“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明确小组责任人,安排突发应急巡逻人员,确定安全的转移地点。各村转移安置安排具体情况见附表。
三、计划步骤
第一步,转移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及重病患者。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由市防洪度汛总指挥部决定,对各村的部分群众进行有序转移安置,转移对象主要包括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
第二步,转移中青年劳动力及其他留守人员。当堤防险情进一步加大,经专家会商后,由市防洪度汛总指挥部决定,对各村的全体村民,包括一线抗洪抢险的所有留守人员进行紧急转移安置。
四、工作要求
1、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各村和个人都要无条件服从县防洪度汛总指挥部及乡政府统一指挥命令,顾全大局,执行调度。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各村支部书记为人员转移工作第一责任人,乡包村领导为相关责任人。安置区要有专人做好灾民的接收安置工作。
2、尽职尽责,工作到位。乡干部要恪尽职守,及时掌握情况,按本预案要求将灾民的转移与接收安置情况向乡政府汇报,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3、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在灾民紧急转移过程中,要坚持“救人第一”,先保人身安全,后救财产,保证灾民转移工作不出任何漏洞,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更大的损失。
4、各村需转移人员的重要财物、粮食、牲畜,由撤离群众自行安置。
5、各村需转移人员在撤离时,要随身携带好衣物、被褥等生活必需品。
6、派出所要安排专人维护撤离村的治安,防止盗抢事件发生,做到最后撤离转移。
7、要高度重视撤离群众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后期撤离人员要常备救生衣,并备足撤离船只。
防汛阶段人员转移预案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保证在发生洪水时群众安全转移、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为指导,以县有关文件精神为主要内容,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在发生标准以内洪水时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全力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安全度汛工作。
二、组织机构领导
为加强防汛工作的领导,保证人员转移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人员疏散转移工作指挥部。
指挥长:王国建
副指挥长:刘达、石国爱
成员:其它村两委干部
三、转移人员通知方案
各村为每个村组配备一个锣或者喇叭,放在村民组组长家中,接到撤离信号后,以敲锣、喇叭通知村民撤离。村组每十户村民成立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两名在家的精干劳力担任组长及副组长,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听到锣声后,每个小组组长按照预定的方案逐户通知本小组的10户村民,人到齐清点人数后,立即按指定的撤离路线转移,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
四、人员疏散具体安排
为扎实做好防范工作,保证紧急情况发生后,能够确保群众生命不受威胁,乡干部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明确了责任,全力投入到各村的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并认真研究制定了各村防汛人员疏散应急方案:
战备圩
当出现超保证水位,对圩区内的村民进行紧急转移疏散。
共设有一个安置点:安置点设在村小学,由洪球负责。安置点备足必要的生活物资。
1、转移路线及安置点
因我村由山区和圩区共同组成,在受洪水影响下只有部分村民组群众需转移,具体安排如下:洪家,九四,念八,念三,九甲村有部分农户水位低于23.5M,我村其他村民组地势较高的原因,均不需转移,由洪球,张世华,程合生三位同志做好上门安抚工作。
2、转移设备
我村将组织3辆转移车辆,在洪水位上涨时不间断的在圩堤上巡逻,随时准备转移群众。
五、安置点的设置
出现特大洪涝灾害后,对撤到安全地点的人员,村委会负责将撤离人员安全送到村安置点,戴幼申负责安置点的后勤保障和协调工作。
六、主要工作措施
1、各片区在村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下,对责任范围内的疏散安置工作负全面责任;对本片区转移对象的居住状况、居住地点、人口数量等情况要进行调查摸底;对疏散对象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和说服教育工作;对片区内的临时安置和接收协调工作要制订具体有效的计划安排。
2、险情警报规定。疏散转移行动以县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为第一信号,村指挥部根据命令立即启动疏散安置应急预案,在规定时间内组织需要转移的群众有序撤离。
3、以上人员撤离预案,应根据结合埂段险情实际,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原则上第一时间是撤离到安全地带,再逐步撤离到安置点。
4、各片区必须及时调集船只、车辆等运输工具用于疏散安置灾民,并按责任要求做好物资准备,以满足疏散安置工作需要。
5、应急分队调用。疏散应急预案一旦启动,村民兵连必须迅速组织一支由30名基干民兵组成的应急分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勇挑重担,重点对老弱病残人员和各种重要物资进行安全转移,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
七、有关纪律要求
1、对于疏散转移工作,乡村组干部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认真组织,确保疏散行动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2、各片区要服从指挥,听众命令,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各种命令和规定,不得各行其是。
3、各责任区预备的人员、运输车辆全天待命,随时启动;做好汛情预警预报和通讯联络工作,所有应急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
4、对于不听指挥,不服领导,违反防汛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对于不按照本《预案》要求采取有关措施、履行有关义务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从严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xx年7月12日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