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蜂历史悠久,是世界养蜂大国,蜂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蜂蜜生产以个人及家庭为主,养蜂规模小而散,不成熟再浓缩蜜占主导,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中国蜂蜜出口量大,但出口价值低,进出口差价较大。未来中国蜂蜜产业将逐步向规模化、组织化经营转变,出口附加值将进一步提升,人均消费量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大。但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行业标准存在缺陷、市场环境不规范等原因,中国蜂蜜产业可能面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蜜蜂养殖后继无人的风险。下一步各相关主体应该共同发力,助推中国蜂蜜产业做优做强。
一、蜂蜜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
20xx年,中国天然蜂蜜产量55.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9.6%,位居世界第1位。蜂房数量915.7万个,占世界总量的10.1%,位居世界第2位。中国蜜蜂单产54.3克/只,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14.8%,位居世界第4位。
近几年,我国蜂房数量和蜂蜜产量呈下降趋势。2001~20xx年,中国蜂房数量年均增长1.2%,20xx年达到915.7万群。20xx年起,全国蜂房存量增长率大幅降低(见图1)。1999~20xx年,中国蜂蜜产量波动增加,年均增长5.5%;2017、20xx年中国蜂蜜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见图2)。
图1全国蜂房存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图21999-2018全国蜂蜜产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蜂群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生产相对集中,浙江、河南和四川是中国蜂蜜主产区。2013-20xx年,蜂蜜产量排名前3的省份,生产了全国50%的蜂蜜,排名前10的省份,生产了全国80%的蜂蜜。
中国蜂蜜生产以个人及家庭为主,养蜂规模小,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市场以“低质蜜”为主。全国人均饲养蜜蜂不足30群,产品质量不一,综合生产效益低下。
(二)消费
中国是蜂蜜消费大国,但人均蜂蜜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xx年中国蜂蜜市场规模达51.5万吨,人均蜂蜜消费量约为0.2公斤,蜂蜜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消费者对蜂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的蜂产品市场正在进入“细分化”的阶段。消费者从过去的只认识蜂蜜到现在的蜂花粉、蜂胶、蜂蛹和幼虫以及延伸保健品、化妆美容品等。
(三)加工流通
中国市场以浓缩蜜为主。天然成熟蜜是国际和国内通用的优质蜂蜜标准,但市场上90%以上的企业生产的都是浓缩蜜,主要原因:一是蜂农无法参与定价,收购商不愿意出高价收购成熟蜜,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二是成熟蜜产量较低,但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导致蜂农不愿意生产成熟蜜。
(四)进出口
中国蜂蜜出口量世界第1,长期贸易顺差。2001~20xx年,中国天然蜂蜜进出口量年均分别增长11.5%、2.9%;进出口额年均分别增长24.9%、9.1%,贸易顺差年均增长5.0%(见图3)。20xx年,中国天然蜂蜜净出口0.9亿美元,20xx年净出口1.6亿美元,增长77.8%(见图4)。
图3中国天然蜂蜜进出口量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图4中国天然蜂蜜进出口额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中国天然蜂蜜进口价格高于出口价格,并且价差不断扩大。2001~20xx年,中国天然蜂蜜进口价格、出口价格年均增长13.1%、6.3%。20xx年,中国天然蜂蜜进口价每吨0.2万美元,是出口价格的1.6倍;20xx年,中国天然蜂蜜进口价每吨0.8万美元,是出口价格的3.6倍(见图5)。
图5中国天然蜂蜜进出口价格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整理所得。
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是中国天然蜂蜜主要进口国,占总进口量的59.4%,占进口额的83.7%。其中,来自新西兰的天然蜂蜜占比超30%,进口额占比超70%。
英国、日本、西班牙、比利时和波兰是中国天然蜂蜜的主要出口国。20xx年,中国天然蜂蜜出口量的72.1%,出口额的71.8%均来自以上五个国家。
(五)市场价格
蜂蜜产品市场价格与蜂蜜种类和质量有关,蜂蜜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蜂蜜产品的价格差异也较大。一般来说,天然成熟蜜价格高于人工饲养蜂蜜,高于“浓缩蜜”。意蜂蜜收购价每斤5-25元,土蜂蜜收购价每斤50-100元。
以悦农公司产品为例,蜂蜜产品收购价每斤60-100元,零售价和批发价目表见表1。
数据来源:由云南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六)成本收益
蜂蜜的成本收益很难估算。养蜂成本除蜂群、蜂箱、日常用品外,定地饲养和转地放养的成本差异较大,不同气候条件、技术水平,养殖成本也不同。养蜂的收益与养殖技术、气候条件、市场价格等相关,也存在较大差异。
以xxx为例,蜂群成本每群800元(政府免费提供),饲养技术较好的蜂农每年每蜂群收蜜2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200元,毛收入每群4000元,每群投入成本400元左右,净收入每群3600元。但是中间可能面临蜂群的意外损失(天敌捕食蜜蜂)和连续阴雨天无法采蜜等问题,可能对收益造成损失。
二、蜂蜜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养蜂业发展空间广,扶贫潜力大。据统计,中国现有蜜源植物5.6亿亩,至少可容纳1500万群蜜蜂,目前饲养蜂群数只有900多万群。我国90%的贫困地区适合养蜂,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现实需求下,蜂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进一步向规模化、组织化经营转变。推行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是中国养蜂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蜂产品以小而散的家庭生产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综合生产效益低下。各地方正加快扶持素质较高的年轻蜂农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规模化生产,推行“公司+合作社+蜂农”等组织化经营模式。
(三)逐渐向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转变。中国蜂产业品牌发展薄弱,缺乏知名品牌。近年来,国家标准委相继出台了有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国家标准,建立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蜂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加速养蜂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四)人均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当下中国人均蜂产品消费水平还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蜂蜜与其他保健产品相比,具有很强的市场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10年,我国人均蜂蜜消费量可能翻一番。
(五)出口附加值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是蜂蜜产出大国,但中国蜂蜜产品以蜂蜜原浆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与进口蜂蜜价格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中国蜂产业的不断成熟,蜂蜜出口附加值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三、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对我国426个国家级贫困x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44个x依靠蜂蜜产业脱贫效果显著。这44个贫困x共养殖蜂蜜136万群,占全国蜂群数量的15.0%。涌现出了“政府+x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农户”、“x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行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对口帮扶”、“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众多模式。在推动我国蜂蜜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经验做法
1.自然条件适宜,政策扶持力度大。我国有90%的贫困地区适合养蜂。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全国不少地区都将蜂蜜产业作为“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小蜜蜂、大产业”已经进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
2.x头企业引领,成产业化发展态势。我国大部分山区x蜂蜜自产自销的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蜂蜜产业发展。为此,大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招投标方式,通过引入x头企业,规范蜂蜜产业发展。
3.科技支撑蜂业不断提质增效。各主产省(区)不失时机的探索建立蜂业发展长效机制,助力蜂业提质增效。20xx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拨付资金5000万元,支持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各主产省抓住时机,紧紧围绕养蜂业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以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为重点,探索建立蜂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蜂业发展质量。
(三)典型案例分析
1.xxxxxx:政策推动,“甜蜜”事业助力脱贫攻坚。xxxxxx是一个集“山区、贫困、边境、民族”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x,98%的面积是山区。x政府将蜂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市场+x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助推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其主要做法有:
(1)财政资金支持,奠定产业基础。20xx年政府引入云南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悦农公司)扶持蜂蜜产业发展,项目共投入近1500万元,扩大了全x蜂产业规模,推动蜂蜜产业向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2)科学技术培训,推动产品提质。通过悦农公司为蜂农提供优质蜂种,并免费为蜂农提供技术培训,推动了当地蜂产品质量提升。
(3)合作平台搭建,助力产业增效。政府为企业提供销售平台,企业为蜂农提供技术培训和销售渠道,蜂农为企业提供优质蜜源,政府、企业和蜂农各自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增效。
案例启示与思考
(1)蜂蜜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要想通过发展蜂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引进x头企业,搭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平台。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共赢。产供销一体化,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小农户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只有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实现企业、农户的持续共赢。
(3)规范市场环境,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蜂蜜产品鱼x混杂,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优质蜜的发展。只有规范市场环境,才能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2.河北xxx:x头企业助力扶贫开发。河北xxx是一个“七山一水三分田”的革命大x,20xx年被xxx扶贫办指定为“蜜蜂特色产业集群片区”,x政府专门成立蜜蜂产业项目片区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引入黄山蜂产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助力xxx蜂业发展壮大。其主要做法有:
(1)科学管理,完善产业链条。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理、科技研发、市场管理体系,完善产业链条。在蜂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方面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
(2)利益联结,保障蜂农收益。公司通过蜂群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和市场支持,保障了蜂农收益
(3)风险防范,夯实产业基础。为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当地蜂农成立了养蜂基金,用于保障困难蜂农的生活基础,降低养殖风险。为降低管理风险,组织蜂农成立养蜂合作社进行区域化管理。
案例启示与思考
(1)产业发展离不开x头企业的带领。x头企业为生产者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为产品打造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牌,通过科技研发,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2)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产业才能做大做强。缺乏与农户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在大部分农户缺乏市场经济认知,合同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让利于民,才能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四、蜂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
(一)主要问题
1.生产技术水平低。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术培训,现有大多数蜂场生产条件落后,蜂群繁育、标准化饲养等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2.产品附加值不高。长期以来,中国蜂蜜以数量和低价来扩展市场,产品以未经加工的蜂蜜原浆为主,企业创新能力弱,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3.行业标准存在缺陷。现有的蜂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尽完善,降低了蜂蜜产品准入门槛,蜂蜜质量下降。
4.市场环境不规范。我国蜂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蜂产品生产加工监控体系缺失,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搀杂使假现象频发,很难满足消费者日益强烈的高营养、纯天然、保健化的要求。
(二)风险分析
1.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风险。我国是蜂产品出口大国,蜂蜜出口屡次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将可能给我国蜂蜜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2.蜜蜂养殖后继无人。由于蜂蜜养殖劳力投入大,再加上收入水平不高,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蜜蜂养殖工作。如不改善蜂农生活环境,提高蜂农收入,未来蜜蜂养殖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
五、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快完善蜂蜜产品行业标准。制定蜂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标准,并作为蜂产品生产的强制性标准,从政策上鼓励蜂农生产优质蜂产品。充分应用价格杠杆,拉开不同等级蜂产品价格差,提高“优质优价”收益。
(二)继续加大对蜂蜜产业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部门通过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监督管理等继续加大对蜂蜜产业的支持力度,保卫脱贫攻坚成果。
(三)加强市场环境规范。利用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
(四)建立完善的联农带农机制。x头企业引领是贫困地区蜂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贫困地区农户普遍存在市场认知不足,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不高的问题,部分x头企业也存在以带动农户为由,抢占政府脱贫攻坚资源的动机。政府应该做好监督管理,引导x头企业放眼长远,让利于民,建立完善的联农带农机制。
(五)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认知。加大对蜂农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蜂农技术水平,提升小而散的蜂农对市场的认知,提高合同意识,培养契约精神,与其他主体达成抱团发展之势,获得持久收益。
中国养蜂蜂具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年度报告养蜂即蜜蜂养殖是人工饲养蜜蜂而取其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蜂蜡等产品的事业,包括在广义的畜产内,所以广义地说蜜蜂也是家畜。蜜蜂养殖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蜂蜜的利用是从渔猎时代开始的。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在西班牙的壁画中,就有女子攀藤采蜜的图。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第五王朝的寺庙里,遗存有刻着养蜂人向蜂窝吹烟驱蜂的浮雕。这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的史实。历史学家以及研究者从研究甲骨文的成果推断,我国从殷商时代已有养蜂。
每年春暖花开,不少养蜂人就带着蜂箱四处漂泊,蜜蜂嗅着花香,忙碌于花丛中,采粉、酿蜜。这也是蜂农们最忙碌的时候。直到9月,蜂农们又像候鸟一样带着收获的甜蜜返回家乡。
然而,现在的蜂蜜市场却并不那么“甜蜜”。让养蜂专家担忧的是,随着加工技术不断更新,让蜂蜜“真假难辨”,市场上“指标蜜”大行其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所谓“指标蜜”,就是按国家标准生产的“假蜂蜜”。蜂蜜收购商毛万雄表示,“指标蜜”是用20%的蜂蜜加80%的糖浆勾兑成的。
“受‘假蜂蜜’的冲击,不少真蜂蜜滞销,造成蜂企难扩大规模、蜂蜜难成品牌的困境。
大部分蜂蜜价格在30元至40元/公斤,少数蜂蜜价格低至25元/公斤;也有200多元/公斤的。虽然标价不同,但产品均宣称“不添加麦芽糖、不添加其他物质、纯天然绿色产品”,配料均为“天然纯蜂蜜”。毛万雄认为,这些绝大多数是“指标蜜”,成本仅为10元至12元/公斤。
“‘指标蜜’充斥超市和专卖店,还有一些不法厂商玩文字游戏,把果葡糖浆当蜂蜜蒙骗消费者。”用“乱到极点”一词来形容。
“国内市场销售的蜂蜜有三分之二是用糖浆与蜂蜜勾兑而成的‘假蜂蜜’。”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年产蜂蜜44.8万吨,出口11万吨,内销33.8万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指标蜜”有100万吨。根据业内公认的估计数据,市场上纯假蜂蜜为30%左右,掺有其他物质的蜂蜜为40%左右,普通真蜂蜜为20%,好品质蜂蜜为10%左右。也就是说,“掺假蜜”产品约占市场七成份额。
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食,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传统的速效产业。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果树、牧草、蔬菜、中药材、材木授粉,可以大幅度提高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养蜂业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优质、低耗农业综合技术措施之一。
养蜂能生产大量的蜂产品,如蜂蜜、蜂花粉、蜂胶、蜂蜡、蜂毒、蜂蛹等。这些天然的生物产品,营养丰富,是加工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而且蜂蜜还有保护牙齿的作用。蜂蜜中含有一种酶,它可以抑制损害牙齿和造成龋齿的细菌增长。蜂蜜有抗菌成分,可迅速消炎和抑制疼痛,还能明显地刺激发炎部分的组织恢复和生长。
山区的蜜源植物很丰富,适宜发展养蜂业,一年四季农作物与野花不断地带养蜜蜂最合适。现在的养蜂专业户基本上随蜜源而搬迁,也就是说紫云英、油菜的花盛开期,随气温的上升自南向北移。先是广东、广西的紫云英和油菜先开花,接着是福建、江西,再次浙江、江苏,花信南早北迟,养蜂专业户也就随蜜源而自南往北移,这样能确保养蜂业的高效益。
目前我国养蜂生产极不稳定。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养蜂是野外流动作业,机械装备程序差,基本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其二是运输蜂群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偏远地区的蜜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加之蜜源资源受制于自然因素,流蜜量难以预测,致使养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其三是产销分割,养蜂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蜂产品流通受限,加上蜂产品价格不尽合理,比较效益偏低,资金积累较慢,在经济发展地区不少蜂农已转向二、三产业,从而影响到养蜂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蜜蜂外激素的应用,在控制分蜂、预防盗蜂、预防农药中毒、提高采集效率和授粉效率,以及生产王浆技术等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养蜂业的发展,养蜂技术的提高,将成为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天然营养食品和保健医药品,部分产品还是化工工业的原料;它为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有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如图:养蜂人在云南罗平油菜花养蜂场地搭帐篷养蜂,摆放蜂蜜销售蜂蜜的蜂产品的图片
现代化养蜂的标志是根据养蜂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用先进的工业机械配套装备养蜂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密集型武装养蜂业,实现科学养蜂;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管理养蜂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养蜂,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实行农、林、草、蜂相结合,综合发展,积极推广蜜蜂授粉,提高养蜂商品经济水平,推进生产、加工、经营一体化;大幅度地提高各种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满足出口和国内的消费需要,增加蜂农的经济收入。
养蜂致富成功案例:合作社养蜂圆村民“甜蜜梦”
“随着避暑纳凉市场的升温,来我们这里度假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游客亲睐我们农家的土特产,纯然蜂蜜已经卖脱销了。”近日,武隆x红宝村养蜂专业户张宇福高兴地告诉笔者。
据了解,红宝村植物种类丰富,五味子、杜鹃花、野百合、刺槐等30多种蜜源植物,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条件,蜜蜂生活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大山里,采集的花粉多样,酿制的蜂蜜植物氨基酸和酵母酸及药物糖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堪称原生态蜂蜜佳品。
如此优良的环境,使养蜂成为当地一些“有识”村民的致富产业,直接催生了不少养蜂“土专家”,张宇福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学习、积累,练就了一整套过硬的养蜂技术,从当初20个箱蜂发展到现在的100个箱蜂。
如图:20xx年养蜂图片,蜜蜂养殖人员检查蜜蜂蜂群图片,安徽养蜂人在油菜花花期生产油菜花蜜图片
因为起初养蜂组织化程度低,拥有高超技术的养蜂户们一直局限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境地,蜜蜂也未能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出路在于思路。面对养蜂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张宇福率积极尝试,并于20xx年3月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50多户农民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享受蜂场选址、蜂具购买、蜂群引种管理、蜜蜂病害防治、蜂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服务。
“由合作社给蜂农签订最低保护价,合作社都会按照最低保护价把蜂产品从蜂农手中收上来,然后在工商机关的指导和帮助下,统一包装,把产品推向市场,卖出好价钱,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张宇福地说。
目前,在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养蜂农户和范围进一步得到扩展,逐步形成“专业合作社+养蜂示范基地+农户”一体化蜂业生产、加工、经营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生态蜜蜂养殖,蜜蜂发展到500余箱,养蜂户年均收入近10万元,养蜂成为了当前精准扶贫的首选项目。
中国养蜂蜂具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年度报告我养蜜蜂10年。这个行业有没有前景?那我实话告诉你:短期内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没办法改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目前最主流的盈利方式就是采蜜卖蜜,销路是个优先要考虑的问题。蜂群数量少,总产量不大?加大规模,蜂种、饲料、运费、人工开支等投入都成正比。
年轻人常年野外放蜂,接触的基本都是底层群众,好处是接地气,让你对底层生活能有更深的感悟;坏处是接触久了视野也就变窄了,还会和主流社会生活脱节。
养蜂从业的大叔们大都文化低,但是他们远比你想的勤奋,这一行要经验相当到位才能挣上钱。不懂之处没人教,治螨、烂子、防农药中毒死、逃蜂收捕、运输防闷死蜂等等都是拿钱砸出来的经验。一招失算,万般皆输。这行投入也大,50群规模五六万,对创业者来说,这可绝对不是小数字。
同一蜜源地,北边的蜂场丰收,南边的歉收也可能。出门在外,不时还要和地主,村官,蜜贩打交道,偶尔还要应对地痞无赖的侵扰。付出绝对低于回报。
这行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幸苦,但是个自由职业,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自食其力,虽说挣得是辛苦钱但很公平,干好了还有一点事业感,相对于机关企业的条条框框来说,养蜂就算是神仙类的待遇啦!
养蜂的前景大有可为。目前还是一种比较落后,但发展的空间还是巨大的。如,将来农业大规模种植付费授粉将会是蜂农收入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市场上蜂产品鱼x混杂,行业也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将来养蜂业中将会派生以繁殖蜂群为主出卖蜂群的,会有以开店为主卖蜂具的,卖蜜蜂饲料的,会有以卖蜂蜜、蜂王浆、蜂花粉为主土特产的,会有卖技术为主处处办辅导班的,会有以出租蜂群为作物授粉为创收的,会有以专业著书赚稿费为主兼研究蜜蜂的,会有以采蜂毒替人治病为主搞蜂疗的,会有以蜜蜂作为宠物饲养而寻找乐趣的……
一只小小的蜜蜂,将会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以蜜蜂为名、因蜜蜂而来的新兴产业。
科技信息化将会带动更多养蜂人抱团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粗放养殖,整个行业分工会细化,销售将来不会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盈利-创新-盈利”环节打通后,蜂业的发展前景将如日中天。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