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六(5)班的程心怡,我是张毅,今天的广播就由我们俩为大家主持。
程:同学们一定熟悉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大家也一定听说过毛主席这位伟人写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x。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程:那大家知道这两首诗中都提到了哪个节日吗?对了,就是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今天我俩就给大家聊聊重阳节
张: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程心怡,你吃过重阳糕吗?
程:当然吃过喽,味道还很不错呢?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张: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x的高尚品德。
程:刚才我们聊了重阳节趣话,下面我们来谈谈本月读书的收获吧。大家知道哪一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吗?对了,那就是《鲁滨逊漂流记》
不久之前我阅读了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书中主人公那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本书主要描写的是一个19岁的少年鲁滨逊出海历险,一次因为海啸遇险而被困在无人荒岛上,孤单生活28年的经历。他在茫然中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敢于向自然挑战,向死亡挑战,一个人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最后他终于跟着一艘英国轮船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伦敦,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孤独生活。
书中有很多做法是我们想都没有想到的,比如自制陶罐,鲁滨逊利用泥土作出了瓦器;再比如建造别墅,他靠自己的一双手造出了可以居住的房子。虽然我
们不能仿效他来制作这些东西,但是却明白了他生活的艰辛,从而更珍惜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鲁滨逊还有着顽强的毅力,他坚持不懈,每天辛勤地劳作着,不畏艰难,与恶劣环境作斗争,并且坚信他可以回到祖国。终于,他感动了上天,在离开祖国35年后,叶落归根。
《鲁滨逊漂流记》让我学到了很多,鲁滨逊的智慧和勤劳,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精神,“星期五”的忠诚,老船长的爱心……只要我们拥有了这些品质,我想,要与别人友好相处其实也是很容易的。
今天的广播到处结束,谢谢大家收听!
重阳节的广播稿【甲】心与心相贴
【乙】手与手相牵
【甲】我们相约在一起
【合】这里是红领巾广播站
【甲】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朱XX
【乙】我是主持人李X
【甲】你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日子吗?
【乙】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乙】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甲】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乙】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x,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甲】登高
【乙】吃重阳糕
【甲】赏菊并饮菊花酒
【乙】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x的高尚品德。
【甲】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哪一个角落不在弘扬着敬老爱老的文化传统?
【乙】古往今来,有不少伟人是我们敬老爱老的榜样:恩格斯的父亲死后留下大笔遗产,可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放弃继承权,为了不使身患重病的母亲因兄弟间的纠纷加重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他说:我还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毛主席回故乡时,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他敬酒,白发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甲】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如尽己所能去和他们交往,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愉快的情绪;虚心向老年人请教,让他们觉得自己还行,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老年人一起学习,让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放宽眼界,激发对生活的兴趣。
【乙】让我们记住一首提醒我们尊重老人的儿歌吧!请听:
小朋友,要记牢,敬重长辈很重要。晚上睡前要问安,早上见了要问早。
进出家门要招呼,礼貌用语不可少。天天做到不能忘,长辈见了哈哈笑。
【甲】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敬老爱老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乙】从前有个家庭,只有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儿子过活。母亲做饭儿子种田,母亲把全部精神都用在疼儿子上,做好饭等儿子来吃,一边给儿子擦汗一边给儿子端饭,中午把做好的饭送到地头,晚上帮儿子洗脚,老母亲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儿子,可是儿子并不满意,老是觉得母亲做的不好,时常打骂母亲。母亲有时候心里也有气,可就是舍不得骂儿子。有一次他耕田到地头休息时,看到地头一乌鸦窝不只什么原因落到地上,那老乌鸦和小乌鸦他都认识,可不知为什么那老乌鸦行动困难,小乌鸦正衔着一只虫子送老乌鸦的嘴边,不知道为什么那老乌鸦没有接住虫子掉到地上,小乌鸦赶忙衔起来再送到老乌鸦的嘴边。这一幕布让这个儿子心惊了,想起母亲的好,再想想自己对母亲的不好,真是虫兽不如。从些番然醒悟,决心做个孝子。当他回到家把热水瑞到母亲前并把母亲的双脚放进水盆的时候,母亲泪水流下来了,儿子的泪水也流下来了。
【甲】我也有一个故事想讲给大家听。黄x尊老爱幼的故事黄x,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x。但黄x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黄x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天气寒冷。黄x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夜里很热,黄x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黄x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x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乙】刚刚给大家介绍了重阳节的许多知识,现在我们放松一下,请听校园歌曲:《xxxx》
【甲】【乙】好了,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谢谢您的收听,再见!
重阳节的广播稿甲:xx小学xx小广播。
乙:xx小学xx小广播。
合:现在开始播音。
甲:我是主持人邹****;
乙:我是主持人杨****。
甲:今天的节目有《新闻串串烧》、《音乐新视听》。
乙:首先让我们进入《新闻串串烧》环节,再过几天,就是农历9月9日重阳节了,今天让我们来说一说重阳节的话题。
甲: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乙: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甲:重阳节有很多习俗,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乙:和登高相联系的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甲:重阳日,历来还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乙:除了赏菊花外,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甲: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思念亲人时的感受。
乙:在我国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重阳节的风俗各有差异,在xxx的xxx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乙:在山东。重阳节的时候,有吃辣萝卜汤的习俗,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甲:在安徽的铜陵x,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乙:在福建的长汀x,重阳节的时候,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甲:在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x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
乙:在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甲:在江西的德兴x,要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才可以割晚稻。
乙:在x南开封,每到重阳节,就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x。”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
甲: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乙:20xx年5月20日,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重阳节的话题就说到这里,祝爷爷奶奶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乙:最后进入《音乐新视听》,让我们欣赏一段音乐吧!
甲:xx广播站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下周三再见!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