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辖区居民了解低盐膳食的功效意义,以及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知识,为居民提供科学营养膳食指导
宣讲材料:
低盐膳食与高血压防治
什么是低盐饮食
低盐饮食指每日可用食盐不超过2克(约一牙膏盖,含钠0.8克),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主要适用于心脏病、肾脏病(急性、慢性肾炎)、肝硬化合并有腹水、重度高血压及水肿病员。
低盐饮食的功效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体对流感的易感性与食盐摄入量有关。
高浓度钠盐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这种渗透作用不仅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样也可影响人体细胞的防御功能。摄入食盐过多,一方面可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存在的溶菌酶也相应减少,以致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落脚”更安全了;另一方面因为钠盐的渗透、上皮细胞被抑制、大大减弱或丧失了包括分泌干扰素在内的抗病能力,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对细胞表面黏液多糖类发生作用而侵入细胞内,使咽喉黏膜失去屏障作用,其他病毒、细菌亦会“趁虚而入”,所以往往可同时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炎症。
专家认为,“受寒”并不是引起流感流行的根本原因,个体的抵抗力对于是否感染流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盐饮食严重降低人体细胞的防御功能,从而抗御流感的能力也会随之减弱,所以,专家建议,为了减少感染流感的几率,要大力提倡低盐饮食,以增强人体自身对流感的抵抗能力。
低盐饮食做到这些
人的口味是可以逐步减淡的,一旦养成清淡口味,喜欢吃原味的食物,再吃咸的东西反倒会不习惯。儿童从小习惯清淡口味,将使其终身受益。特别强调的是,不要用成人的口味为孩子调味,婴幼儿食品不应使用味精、酱油等,这样可使孩子从小习惯低盐饮食。
利用蔬菜本身的自然风味:例如,利用青椒、番茄、洋葱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
利用油香味:葱、姜、蒜等经食用油爆香后所产生的油香味,可以增加食物的可口性,可烹制葱油鸡类菜肴。
利用酸味减少盐用量:在烹调时,使用白醋、柠檬、苹果、柚子、橘子、番茄等各种酸味食物增加菜肴的味道,如在煎烤食物上加点柠檬汁。醋可减低对盐的需要,如在吃水饺时,只蘸醋而不加酱油,同样美味。
利用糖醋调味:使用糖醋调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风味,相对减少对咸味的需求。
采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调方法:如蒸、炖等烹调方法,有助于保持食物的原味。
改变用盐习惯:将盐末直接撒在菜肴表面,有助于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唤起食欲。
可用中药材与辛香料调味:使用当归、枸杞、川芎、红枣、黑枣、肉桂、五香、八角、花椒等辛香料,添加风味,减少用盐量。
避免盐渍小吃:如椒盐花生米、咸鱼等含盐量高,尽可能不吃或少吃。其他应该限制摄入的食品包括火腿、香肠、牛肉干、猪肉干、肉松、鱼松、鱼干、咸蛋、茶叶蛋、肉酱、各种鱼罐头、速食面、豆腐乳、豆豉、豆瓣酱、味精、鸡精等。
多吃新鲜蔬果补钾:钾有利尿作用,能够帮助钠排泄,维持钠和钾的平衡。含钾多的食物包括海带、紫菜、木耳、山药、香蕉、马铃薯、鱼类、西红柿、蘑菇干等。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摄入较少的盐不仅能降低血压,可能还有助于全面缩减心脏病风险。他们发现那些处于高血压临界线上的人,如果饮食中钠的摄入量降低25%-35%,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降低25%,而且这种低风险可持续10-15年。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膳食中每日食盐在10克以上者高血压患病率高,这可能是我国北方人群比南方人群中高血压病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每日限盐3-5克,并适当增加钾盐的摄人,可使多数人血压降低。
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院的爱德华多·皮门塔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那些患有所谓的顽固性或耐药性高血压的患者在大幅度降低自己的食盐摄入量的时候他们的血压就能有明显的降低。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劳伦斯·艾帕尔博士为此研究结果写的一片编者按中指出,低盐饮食的确能带来令人惊奇的降压效果,据他估计,大约10-20%的人们患有耐药性或顽固性的高血压,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同时吃三种以上的抗压药但他们的血压却仍然很高。
但在皮门塔博士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每天将盐的摄入量降低到1.15克的话,将会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起到非常明显的实际效果。劳伦斯·艾帕尔博士同时表示,你可以建议人们去降低食盐摄入量,但我们的食物中却往往含有过多的盐分,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
皮门塔和他的团队在12位患有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验,让他们每个人都分别进行一周的高盐饮食和一周的低盐饮食,中间间隔两周时间。
这些参加实验的人平均的高压为145.8,低压为83.9.这些人平均要吃3.4种抗压药。在高盐饮食周,他们每天要吃进5.7克盐分,而低盐周每天的饮食中仅仅含有1.15克盐。
美国和英国的饮食指导中都建议人们每天的盐分吸收量不要超过6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盐食用量则要低于5克。但实际上,发达国家人们每天要食用9到12克盐。
在皮门塔博士的试验中,食用低盐食谱的时候人们的高压平均降低了22.7,而低压则降低了9.1。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人。专家介绍说,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密切相关。每天为满足人体生理平衡仅需摄入0.5克氯化钠,然而我国人群食盐摄入量普遍超标,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北方人为12克至18克,南方人为7克至8克。
“而我们安徽人饮食习惯重口味,烹饪时讲究越咸越鲜,许多人每天摄入盐量严重超标。
”循证医学表明,如果每人每日食盐平均摄入量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食盐过多,钠离子在体内可以引起体液特别是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数据资料表明,与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者相比,每日食盐摄入量大于或等于12克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每日食盐摄入量大于或等于18克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7%。减盐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比较好的预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专家同时提醒,“低盐饮食”也并不是说吃盐越少越好。若过度限盐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钠盐摄入不足,会出现嗜睡、乏力、神志恍惚,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医学上称为“低钠综合征”。急剧限盐则可能导致部分病人的血压反而升高。
镇直、**村居民: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低盐膳食与高血压的关系,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xx年6月15日下午3:00—4:00
地点:**中心卫生院四楼会议室
讲座内容:低盐膳食与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讲座
授课人:***
参加人员:辖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日
低盐膳食与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一、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为此,建议我国居民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减盐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比较好的预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二、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尽可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
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
三、高血压的防治及预防
1、减少钠盐的摄入
2、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3、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4、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5、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6、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7、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8、不吸烟不饮酒坚持锻炼,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
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
9、减轻精神压力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低盐膳食与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一)限制钠摄入<6g/d.可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二)减轻体重血压与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呈相关,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使血容量增加,内分泌失调,是医学教育网原创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限制患者每日摄人总热量,以达到控制和减轻体重的目的。
(三)运动运动时(如跑步、行走、游泳)收缩压升高,伴心搏出量和心率的增高,但舒张压不升高,一段时间后,静息血压下降,心搏出量和心率增加的幅度下降。
(四)坚持合理服药忌饮酒,可用镇静剂、因人而异确定服药时间、提供药物说明书,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教会患者自己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五)避免诱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身心过劳、精神创伤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故应指导患者自己控制情绪调整生活节奏。寒冷的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冬天外出时注意保暖,室温不宜过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以防医学教育网原创回心血量骤增而发生脑血管意外。生活环境应安静,避免噪音刺激和引起精神过度兴奋的活动。
(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蒸汽浴,禁止长时间站立。
(七)教病人自测血压每日定时、定位测量血压,定期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八)需要就医的症状胸痛、水肿、鼻出血、血压突然升高、心悸、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偏瘫、嗜睡、昏迷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