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说:“基层离群众近,最能磨炼人”,所以,作为第一书记,就应该在“石上磨,苦中练”。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年苦生活中,在火热的群众生活中历练了他优秀的品质。我们很多第一书记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但很多人的农村工作、群众工作并不深,方法单一,思想不坚定。这些问题成为很多第一书记开展农村工作的瓶颈,在工作中不能怕吃苦,遇到问题和困难不能躲,而是要迎难而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力量,从一件事情上做起,主动面对各种矛盾,化解各种纠纷,要动脑筋,找方法,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慢慢推开,能力会渐渐提升,思想认识会更加成熟,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第一书记。
我于20xx年9月3日至9月6日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全市第一书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轮训班第五期的培训,培训期间,通过理想信念、为民情怀、创新担当、艰苦创业四大块和三个专题教育,四个现场教学,六个现场讲解,两个音像观看,使自己的思想和“三观”得到了大洗礼,现将几点感受与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们共勉。
初到梁家河,正是初夏之交,到处郁郁葱葱,人来人往,房屋整洁,道路畅通,处处都充满着幸福和繁荣的景象,与印象中过去那落后而贫穷的梁家河真是天壤之别,这就是习近平用七年的青春浇灌过的土地,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精神财富的地方。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谈到,“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这两点也正是我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最深的感受。
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服务群众的宗旨没变,我们不一定要干出多大的事情,只要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事,给群众办好了,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可,把自己放在群众中,当群众的一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的工作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
我们的工作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只有理解了群众,深入了群众,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当年习近平在梁家河“过五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与群众沟通,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被选为村支书,带领群众修沼气池,打淤地坝,挑粪种地,在梁家河干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我们作为第一书记要想干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就应该不怕吃苦,深入群众。
做群众工作,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习近平当年15岁来到梁家河,20岁担任村书记,22岁离开梁家河,在这七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不谙世事、迷茫、彷徨的孩子成为一个自信、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在这七年时间里,他摒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坚持“过五关”,和社员一起打井、修公路、发展生产,并建立了xxx第一口沼气池,他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来源于群众,在群众中成长。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变,作为第一书记,就应该结合自己所在的村情,落实“精准扶贫”xxx上各项惠民措施、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制定好本村的发展规划,不夸大不缩小,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带领群众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自己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把每件事情做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
今年志丹县把每月的五日和二十日确定为“党员固定活动日”, 开展参观学习、帮扶群众、慰问困难户等主题活动,从严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切实提升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1月4日,志丹县机关工委组织部分机关支部书记到延川县梁家河村,开展 “学习梁家河、感悟人生路”主题党日活动。在梁家河村支部,全体支部书记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全体支部书记实地参观了知青坝、梁家河村史馆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住过的窑洞,睡过的土炕,实地感受了当年知青在梁家河村度过的艰苦生活。在展览馆内,一幅幅图片、一篇篇文字,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发展生产、一心为民的感人故事和为民情怀。
志丹县石管局党支部书记赵玉飞(我感觉到深受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扑下身子,切实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要投入感情的工作。)
志丹县老干局局长胡佐海(作为普通党员,一个是能够吃苦在先,要这个平时在这个工作中能够扑下身子,干好本职工作;二一个就是要有担当精神,无论干好一件工作,必须要有这个担当,敢于这个吃苦,扑下身子,真抓实干。)
志丹县机关工委副书记崔振乾(学习梁家河,感悟人生路,使我们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更好的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
据了解,志丹县党员固定日活动开展以来,全县484个党支部共组织集体学习526场次,开展党员干部讲党课8场次,组织培训党员干部102场次,开展参观学习、帮扶群众、慰问困难户、政策宣传等主题活动120场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解决党组织生活不经常、活动开展不规范、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而且还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