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增福街道组织30名党员干部在恭志国际影城集中观看了影片《李保国》。
《李保国》这部电影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李保国的事迹改编,讲述了中国知名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开荒拓土,接力扶贫,科技富农,最终将生命献给太行山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的感人故事。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情怀。
李保国(1958.2-2016.4.10),xxxxxx人,中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
1981年2月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20xx年1月获得中南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时代楷模、燕赵楷模、省管专家,xxx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保国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 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20xx年4月10日凌晨4时,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
李保国的事迹,让人泪湿眼眶,但是让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三个“绰号”。他的绰号有群众给他起的,也有他“自封”的,“老山人”、“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寥寥几字,就展现了李保国身上最本质、最突出的品性特征。这些称呼里包含的,既有他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和追求,也有群众对他工作的赞赏和人品的认可。党员干部应当学习李保国精神,从他这“三个绰号”入手,感受他对群众的无上热爱,学习他对事业的无悔付出。
扎根太行山,把自己当农民,以造福群众为己任,李保国自称“老山人”。因为常年奔波在太行山的沟沟壑壑,从外表看,李保国一点儿不像专家、教授,反倒更像个农民,其实他心里也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
潜心钻研,终成农技顶级专家,实现带领群众致富夙愿,被群众们称为“科技财神”。为攻克技术难题,他曾把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也曾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爆破整地技术试验,还曾彻夜在煤油灯下分析数据,苦思冥想破解之道。最终,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南和红树莓、邢台前南峪、平山葫芦峪……李保国用科技之手,点亮了一连串闪光的名字。
矢志不渝,有愚公之志,更有为民之情,被称为“太行新愚公”。李保国靠科学技术让“荒山披上绿衣裳”,让山里人“靠山吃山”摘掉穷帽子,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用35年的坚守与奋斗在太行山为老百姓制造了一个“科技兴农”的神话和传奇。党员干部学习李保国,就要像他那样,为了群众生存和尊严、幸福与美好,艰苦奋斗,无悔付出,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傲人业绩。
此次观影,李保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和鼓舞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每名党员都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决心,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做李保国式的好党员,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