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是我花了两个晚上,一口气看完的。初次翻看这本书,熟悉的陕北方言,让我想起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作品结尾都描述了陕北人民勤劳致富过上了“好光景”。
习总书记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息,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从本书中,我也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梁家河人住得很原始,粮食的加工也很原始,原始的还有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初到梁家河,习近平一切都还不适应,但艰苦简陋的环境、繁重的农活与饥饿没有使他停滞不前。他接受生活的磨练,逐渐熟悉了所有农活,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打坝造田,没有手套,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磨出了老茧。他还学会了自己捻毛衣、补衣服、缝被子……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在省公司的借调经历也让我成长不少,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不断向身边人学习,跟同事交流、向领导请教,通过宵,流过汗,也成长了。人生的漫漫长路就是不断追求的过程,然而追求的过程并不都尽如人意,只有勇于面对苦难,接受、经历它,锲而不舍的战斗,才能迎接光明。
基层是最好的磨练。书中提到:“在内心深处,习近平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他回忆道: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着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感,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定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源于此、获于此。” 《名人传》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之前在油库、油站的实习经历也使我收获了许多。油站服务是一个很需要耐心与强大心理素质的行业,不仅能学到业务操作上的经验,还有乐观向上、苦中作乐精神思想。我也深深感受到基层实践的重要,只有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基层的了解,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历磨炼,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心智得以成长,内心变得强大。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习总书记曾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每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那是书本上给予他的精神食粮。生长在90年代的我们,生活学习条件比之前要好很多,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多,各种护眼灯也不少。我们更要珍惜,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如今我已毕业三年,原本学得油气储运知识,也在慢慢遗忘。来到石化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直是我近期的目标,专业知识还是要捡起来。除了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学思践悟,勤学勤练,注重实践,到基层去吸取养分。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书中提到:“1984年春天,刘瑞莲第一次听说:包产到户,那时她还没有意识到这四个字在她生活中的份量。人像发了疯似的,起早贪黑,不光把麦田比往年多耕了一遍,还把群体荒芜了的地畔地塄全部拿镢头挖过将肥土刮在地里,麦田整得像棉花包一般松软,边畔刮得像狗舔的一般干净,所有的秋田不仅锄了三遍草,还又多施了一次化肥。”刘瑞莲一家用勤劳换来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脑海里浮现了沼气池旁窑洞的外墙宣传画两边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列大字。在生活中不断艰难前行着地普通的人们,经受纠结与挣扎,艰难与痛苦,只有把苦难当作人生的财富,依旧努力奋斗着,才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通读此书,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少了些许迷茫,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社会变革的风起云涌。珍惜现在,感恩过去,奋斗未来。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