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但绝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
“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哀,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表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当我走出演播厅,耳畔仍回荡着影片《信仰者》中方志敏烈士的声音,我心潮澎湃,泪流满面。
20xx年8月10日上午8点,弋江镇二小老师集体观看了电影《信仰者》,片中的家国情、同志情、儿女情感染了所有人,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叩问,是浊世的一股清流,带给广大党员干部、老师们一份爱国大餐,是一次有意义的、影响深远的红色教育。
《信仰者》用残酷的战争场面和革命者不屈不挠的牢狱斗争展示了方志敏等一批烈士豪迈的革命气节,坚定的革命信仰。它还原了由方志敏一手创建的苏维埃工农红军第十军团为保护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伟大贡献。虽然由于军团长刘畴西轻敌,刚愎自用,导致红十军团遭到毁灭性的灾难,但在牢中,刘畴西顽强不屈,敌人宴请一大批他黄埔军校的同学妄想嘲笑他、拉拢劝降他,刘畴西斩钉截铁,义正辞严,舌战群敌,让他的那些“老同学”――国民党军人自惭形秽,胆战心惊。他说“你们身为军人,不去抵御外敌,打日本鬼子,反而处处剿杀共产党人,杀害自己的同胞,你们还配得上军人的称号吗?你们干的都是些什么事?!”
《信仰者》还成功塑造了王如痴、胡天桃、寻淮洲、曹仰山等烈士,他们个个都是信仰坚定的革命者,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当敌人问胡天桃为什么腰别一个破洋瓷碗时,他说“这是我母亲要饭的碗,她已经饿死了,我是为了全天下的母亲不再要饭,才跟你们干的!”“我什么都知道,就是不告诉你,你只能枪毙我!”他仰头大笑,从容淡定地走向刑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观众泪目。
我是弋阳人,从小听着方志敏烈士的故事长大,但那都是停留在脑海中的印象,现在,影片《信仰者》为我塑造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烈士形象。方志敏烈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热爱,日月共鉴,留芳百世。
方志敏不仅才华横溢,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是个有担当、重情重义的大英雄,他已突出重围,但为了救出其他同志,他毅然返回战场,与战友们同生共死,他说“乡亲们信任我,把自己的儿子或丈夫交给我,我不能抛下他们不管,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这份信任!”他与妻子缪敏走在田埂上,畅想未来;他为妻子擦拭刚洗完的头发;出征前,妻子不舍,想要跟随,他鼓励说“这里更需要你,你要做个好榜样,送我出征”;他临行前为家里劈了一堆日后烧饭的柴火;送行的路上,妻子满含热泪,方志敏饱含深情而坚定地行了一个军礼,缪敏流泪回礼,万语千言都在军礼中,我看了不禁泪眼朦胧。
是啊!这既是方志敏烈士的儿女情长,又是深怀大义的英雄气概 ,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又是一个铁肩担道的革命者!
在狱中,方志敏烈士坚定信念,英勇无畏,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不为高官厚禄所利诱,令前来劝降的敌处长无地自容,他尖锐地指出国民党伪善的假面具,对共产党员实行“五杀”,残酷地迫害;令前来利诱他的顾祝同无奈;最后令亲自前来监狱劝降的蒋介石愤然离去,方志敏烈士坦然说道:“我今年36岁,我的生命就停留在36了,请你下令执行吧!”
方志敏烈士知道敌人抓了他的妻儿要胁他,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他说了一句“不见面,我想她会明白的”。既包含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又饱含着他对妻子儿女隐忍的爱,最后,他戴着手拷脚镣,走向刑场,大义凛然,慷慨就义!
方志敏每天在狱中坚持写一千多字,共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稿――《清贫》《可爱的中国》等,留给后世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我们弋阳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向方志敏烈士致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是的,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仰,毫不动摇,才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在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员也正是有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才能在那个民不聊生、黑暗腐朽的旧社会预见美好的未来,不为眼前的金钱权势所诱惑,闯出一片新天地,创造了新中国。
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每个中国人更要传承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老师要有责任,有担当,热爱并做好本职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践行崇高的师德,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勇敢、执着、友爱的接班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