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要跑好我这一棒。”青年人,最缺乏的是扎根,“不要想着爬多高,要想扎多深”。年轻人最应该想想“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作为新一代新青年,不要把心思都放在花钱享乐,盲目攀比之上,而应多想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把力量贡献在祖国建设,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上。
我认为“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就是李保国同志对这个时代最强有力的召唤。我们生而为人的尊严就是在看懂一切之后仍然热爱生活,寻回本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新闻舆论工作者,扎根在平凡的岗位上,悲喜在百姓的福祉里,百姓的一针一线都牵动我们的敏感的神经,因为我们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我。作为一名新闻媒体人,民意所在就是我们的舆论焦点,民心所向就是我们的鲜明立场,只有坚定地走好群众路线,领会其中的要义技巧,走出艺术,走出学问,走出水平,才能真正为百姓办事,办好百姓的事,办有利于百姓的实事。新时代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如何在追求幸福和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快马加鞭、行稳致远才是我们当今应该思考的问题。
李保国教授穿着病号服像侠客一样走出医院时说,“活着干,死了算”,我们干事业是不是都要有李保国同志倔强执着的性格?
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人生出色的成绩单,我们只有学习这种精神,学习他这种为人和做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走在时代的前面,我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布满荆棘的高速路上斩出一条康庄大道。日子好过了不忘本,人民富裕了不忘娘。李保国和苹果的不解之缘随着影片一堂“世界上有名的苹果”课说起,三个年轻学生搞笑的回答“乔布斯咬了一口的苹果,掉在牛顿脑袋上的苹果,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的苹果”分别和李保国教授的农民朴实形象、宽厚的品格、对土地深沉的爱、深深扎根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的少数人的人物特点形成鲜明对比,开启了李保国同志朴实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不平凡的一生、缄默的一生的感人故事。
在电影中,有五个关于李保国和苹果的画面触动了我。第一个画面是李保国坐在散落一地的白苹果里,面无表情,孤独中透露着一丝坚定,油画一般的画面中李保国教授目光如炬,相亲们的不理解不信任,谩骂讽刺李保国的套袋技术,看了让人心酸,扶贫真是难,走好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二个画面是李保国坐在红透了的红苹果树下,微笑着,红艳艳的,仿佛头顶苹果树上的红苹果,他仰着头,红苹果怎么也看不够,那么幸福,喜悦,心里美美地,画面中的苹果树和李保国幸福感交织呼应,能看得出,得到了认可,做出了成绩,他的心里比树上的苹果还要甜,比山上的清风还要轻松。
第三个画面就是李保国同志开着卡车碾压苹果,他的眼神如熊熊烈火,他的嘴唇愤怒地颤抖,他的表情英勇无畏,我看到这也想过为什么就不能再找找别的路子想想别的办法,那么多苹果多可惜,他的决心和魄力,只是为了证明我们的苹果如同我们的人品一样诚实可靠,我们的信誉如我们的决绝一样一字千金,李保国“品牌就是名声”的话,深深鼓舞了我,这个举动成功为乡亲们打开了销路。他说不但种苹果,卖苹果也是他的强项。要保证质量,更要讲诚信,讲义气,客户最终看上的不是苹果的品质,是岗底人的品质,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自信和坚定不移的愚公精神。
在这样的力量的驱使下,促使他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举动。也感动了乡亲,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要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决定了的事就没有回头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定地走下去,这似乎就是成功的秘诀。第四个关于李保国和苹果的画面就是李保国教授站在老师的坟前,把一个苹果放在墓碑上,一个苹果拿在手里,默默站立和老师相顾无言,镜头拉远,他仿佛说我要接好这个接力棒,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画面定格在那肃杀和白雪皑皑的树上,格外清寂,有一首悲歌在心底鸣响,有一种可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的可爱,有一种孤独,是只有英雄视死如归的孤独,是崇高的大写的人,是可敬、可畏、可歌、可泣,是怀念上一代人的悲伤。
第五个画面,他那时已经病情恶化,把10号记错成了11号,他仿佛知道自己就要离开他们,和小孙子拿着蛋糕回来,想给郭素萍过生日,半夜修剪掉花枝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只剩下蛋糕上的“我的小苹果”和郭素萍伤心的眼泪。
为了完成种红树莓的产业升级目标,他选择放弃治疗,让自己变成农民,让农民变成自己,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他炽热的心与他的苹果、他的责任、他的使命连在了一起。“我的小苹果”,可爱的祝福,感人的话语,他的决绝和坚守,就这样铭刻在太行山上,转眼爱人郭素萍就那么忧伤地,一点点吃下蛋糕上的奶油,眼里噙满了泪水嘴角却甜甜地笑——“我的小苹果”,带着他深深的歉意和愧疚,以及对事业的忠诚、干净、担当,灌注着对太行山的深深的热爱。还有一种潜在的默契,一个深情的交代,一个美好的愿望,一番炽热的感情,我模糊的眼睛里已然看不到李保国教授,却在心里长久地怀念他。
李保国教授198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三十多年来,他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太行山上,镌刻在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中。他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之路。
“让山山岭岭绿起来,让父老乡亲富起来。”这是他的梦,扎根太行山35年,帮10多万农民兄弟增收了35个亿,这是难以逾越的成就,他不是富人却能让农民发家致富,他不是圣人却能带领农民创造财富。他是农民把一个又一个农民变成像他一样的果农专家。李保国就是中国的“魔术师”,他让荒山变果园,让贫瘠的土地变富饶,他让资本主义理财专家,投资大师,富有的农民,精明的商人都感到羞愧,他就是最伟大的社会主义战士。
习近平主席批示:“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们牢记党的嘱托,要学习楷模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把青春和誓言写在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诗篇上,向李保国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战士致敬!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