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绘画变化中的家乡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绘画变化中的家乡教育随笔【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我们的家乡》教学活动反思
活动实例:
通过孩子们的介绍、设计,一幅“美丽的家乡”的图纸呈现出来了。在建构时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各自都在忙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只见邵怀玉小朋友拿着雪花片积木在搭花和亭子,她先用红色的雪花片做花蕊,并且嘴巴里孩子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用了六片,接着她再用黄色的雪花片来搭花瓣,并且也数好了数。我走过去问:“你为什么要数个数呢?”她说:“这样,我再搭的时候就可以搭一样大的花了。”我听完夸她真会动脑筋。经过这么一来。邵怀玉小朋友到游戏结束,一工搭了八朵花,每朵花都进行了合理地颜色搭配,并每朵花都一样大,放在马路旁边看上去很匀称,非常美丽,所以在点评时,我重点掌握了合理的运用数学知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活动后反思:
游戏法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和幼儿的学习、劳动等活动不是绝对独立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段”。这是结构游戏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它进一步完善的保证。在幼儿园,结构游戏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游戏出现的,但结构游戏的开展又同时是渗透在其它各类游戏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结构游戏活动时,应注意两个联系。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应通过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游戏活动之一的结构游戏也应密切配合语言、数学、美术等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幼儿建构游戏的主题,通常是以教师的语言启发,故事讲述,物体认识,情景渲染等形式烘托产生的。语言、数学教学所形成的知识印象是结构游戏开展的基础,而美术的构图、布局,计算的空间图形及数量认识又是结构游戏得以发展的条件。
各科教学活动为幼儿建筑游戏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反过来,建筑游戏的开展也同时巩固深化了各科教学。幼儿在装饰美化游戏环境和建筑物的活动中,必须充分运用美术教学中所学到的造型设计、布局变化、色彩搭配、整体与局部的正确处理等一系列知识技巧,来提高建筑水平,这样,同时也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发展。因而,游戏的开展和教学是对立而又互为统一的。
总之,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进行建筑构造,在利用建筑成果进行其它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建筑兴趣,而且促进了孩子的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发展了游戏,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幼儿绘画变化中的家乡教育随笔【第二篇】:《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家乡的变化》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家乡》这门综合学科的新理论,在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上,以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家乡的变化之大,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我的总体思路是“激发情感——辨析明理——指导行动——情感升华”。首先通过反映家乡在居住、交通、设施等方面变化发展的对比录像的欣赏和学生调查情况的交流、讨论,以及“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的活动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其次通过选取的家乡变化发展中的不尽人意处的照片和资料的展示、课前调查的家乡建设中的“美中不足”的交流、《高楼与花园》的阅读,引导学生围绕“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一些烦恼”展开辩论,学会辨证地看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关注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其三以《执着少年爱家乡》的故事和小学生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活动场景作导入,激发学生关心家乡建设的热情,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畅谈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规划。
课堂上,学生用说、写、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和爱家乡的情感。激烈的争辩中,他们各抒己见,辩证地看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关注家乡的可持续发展,纷纷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制订出自己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规划,学习主动积极,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但由于教材中没有呈现党的改革开放、富民强国的相关内容,加之学生年龄小,无亲身体验,很难把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与党的政策联系在一起,只能在教师的反复宣传下勉强接受。教材可适当充实相关内容,教学本课前教师可以结合晨会、班会向学生渗透这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以及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捕捉还不够。今后,我要为每一个学生表达或展现自己创造机会,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幼儿绘画变化中的家乡教育随笔【第三篇】:家乡新变化
对于幼儿熟悉的地方孩子们一定会有话可说,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获得情感体验。可是在谈话活动“我们的城市”中,却发现大多数幼儿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景点虽然去过,但却说不出这些地方美在哪里?有哪些好看的地方?孩子们的这些表现让我们多少有些失望。我想:这也许与幼儿的直接经验有限有关,很难一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我爱……”的主题背景下创设了丰富的主题墙墙饰,如在主题墙上,我们多数采用了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家乡及居住的环境。当幼儿看到那熟悉的“翠微湖”“银河广场的九龙立柱”时,都叽叽喳喳地说开了,“呀,这是清秀园,上次我妈妈领我去过的,我们还划船了呢。”“这是银河广场,我姑姑家就在旁边的到小区里。”这些色彩鲜艳的图片一下子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他们记忆深处的零散记忆,这些零散的记忆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成了一条鲜明的记忆主线,扩展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内容,从而促进了幼儿情感和认知上的发展,让幼儿产生了“我的家乡也很美”这样的情绪情感体验。
幼儿绘画变化中的家乡教育随笔【第四篇】:《家乡的变化》教学随笔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在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家乡的变化》时,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因为在这次绘画上,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对于生活真是太缺少观察与感悟了。
在绘画课前,我先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家乡以前的样子,一部分学生能通过询问家长,去查找资料来完成任务,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什么都没有准备,便开始画了。所以在指导时,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没有查阅资料的学生,只会听别人如何说,自己就照样子画,所以画出来的也十分肤浅,毫无新意。
当然,自己在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学生普遍存在立意不新,拓展不开去。我们常常谈到的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到底什么是渔?其实学生生活中积累不少,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积累生动的表达出来,于是就开始一味的模仿,而真正是失去了自我,将他人的生活经验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复制。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呢?我想,绝对不是仅仅挖掘生活,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将绘画的入门点指点给孩子们,让学生领悟到绘画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的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的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捕鱼,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鱼。
还要让学生勤于观察,积累素材。常言道:近水知鱼情,靠山知鸟音。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材料就越充足,文章的内容才会越具体。学生写作的直接材料是亲自观察、体验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生活表象。因此,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界这部无字书。
幼儿绘画变化中的家乡教育随笔【第五篇】:主题教学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的延伸
在主题活动“美丽的家乡”,社会活动《甜甜的月饼》中让幼儿知道、了解“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的习惯,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月饼很感兴趣。于是我将眼神活动放在了本班的美工区,让幼儿在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之后动手用泥工做月饼,同时也让幼儿练习团圆,压扁,捏等的方法技能。在区域中投放的材料有:各色泡泡你,橡皮泥,月饼模具,泥工板,纸盘,各种月饼的图片,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自己动手对照图片去做月饼。
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对做月饼有浓厚的兴趣,皮欣艳小朋友在班里本来就很喜欢美工活动,这次她又选择了美工区,她的泥工技能也掌握的很不错,在装饰月饼的过程当中她很有耐心,小手也很灵活,只见她把泡泡泥搓成长条装饰在饼的周围,饼上面用很多彩色的泥揉成小圆球点缀上去。马士珩这次也选择了美工区,但他都没有太大的耐心,他把两块不一样颜色的泥揉在一起,装饰在一起,装饰也没有,然后就问老师“老师我做的好吗?”我说:“你可以揉一些小球,或者搓一些小条给你的月饼装饰。”给了他一些建议,但他并没有很大的耐心,做了一会儿就说:“我做完了,我想去那边玩。”见他实在没有太大兴趣,就让他去选择了其它区。
在活动中李沈谦小朋友和李邢萱小朋友相互合作,一个人压花,一个人往月饼上放,作出了漂亮的月饼;王一琳小朋友由于方式不对,压不出月饼在一旁很着急,老师对王一琳小朋友进行了指导,教孩子正确的搓、团、按压方法,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月饼。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很激动,能大胆想象自己动手操作,装饰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月饼,很感兴趣。孩子的兴趣也是专注力的保证,当幼儿对区域活动表现出兴趣下降的时候老师则应当考虑调整区域或区域中所投放的材料,在此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会对投放的材料进行调整,并加强幼儿的区域规则意识。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探索更多玩法,教师适时的引导也很重要,从而达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之间的延伸。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