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小时刷完了这么一本书,有点囫囵吞枣的意思,仓促了些,不过这一点都不影响我被这部作品折服,被震撼。
只是在翻序言的时候就被打动了。余华在1993年时为《活着》作的序,其中有一段这么描述:“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这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这段话的受众不仅仅是作家,还是每个人,在成长成熟过程中,谁不是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中不断的面对痛苦呢?怪也怪在这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从别人那里接触着真实,感触着真实,不经意间,自己也成了别人接触真实的源头。这种痛苦像是空气中看不见的长了翅膀的微尘颗粒,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覆盖在了每个人身上,挣不掉逃不脱。
“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以为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是揭露,他们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阅历的变化,他们对生命的领悟会随之出现新的内容。比如在看余华的为不同版本的《活着》写的序言时,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绪相较之前少了许多的锐气,取而代之的是经过时间积淀的沉稳。
《活着》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述的是农民徐福贵的一生。徐福贵是广大农民的缩影,同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作者以第一视角写得开心,我也读得顺畅。好像就应该有这么一个生动的福贵,经历着书中的一切,年轻时肆意妄为的败着家产,一无所有之后真心的忏悔,眼睁睁看着死神从身边带走所有的亲人,孑然一身,只留一头“老不死”的老黄牛陪着他。作者对田间地头的生活描写的具象有趣,因此读者极易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因福贵的不争气而生气;叹息被他赌博抵出去的百亩家产;心疼家珍对福贵的不离不弃;意外有庆的突然离世;满足于凤霞幸福的小日子;绝望于二喜、苦根的惨死...尽管福贵经历着这个世间最大的苦楚,书中渲染的情绪是不断的大恸,在每个悲伤的夹缝中总有希望和快乐,有宁静和感动。
作者将属于黄土地的性格赋予了福贵,也赋予《活着》,这正是中国这片广袤大地上几亿农民的性格:宽容而善良,知足且满足。书中有一些地方很是能引起我的共情:有珍从赌场求着福贵回家的时候,是一个女人对丈夫的失望;福贵终于从战场回到家而母亲已逝的时候,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福贵亲手埋葬了有庆却又小心瞒着有珍的时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因为不慎而使得苦根吃了过多的豆子撑死的时候,是对自己失责的怨恨...无数消极与悲观的情绪掺杂在一起,是对人世的绝望,绝望之后又怀揣着一点点对幸福的渴求和期盼,福贵并未对这个世界失去所有的信心,故事的结尾还有一头老黄牛陪伴着他,给与着他温暖。
我不喜欢悲剧,读完之后很容易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难以自拔,影响整天做事情的心情,所以迟迟没有去看《活着》。看完之后又很庆幸自己还是打开了这本书,让我忘却了时间忘却了手机,连在耳朵边的音乐都听不到了。能这么“上头”的作品着实难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