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那年我去了一趟西藏。
那一年的我,当了十年班主任,每天在琐碎的事务中忙碌,虽然仍然热爱这份工作却不免有一丝疲乏。上班、下班,备课、上课,吃饭、睡觉……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我仿佛被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在推搡着不断向前,容不得丝毫的喘息。我问自己: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吗?就这样每一天都重复着前一天,直到在平庸中老去吗?我甚至开始对自己这份选择感到迷茫,后悔。
那时的我十分热爱徒步旅行,于是暑假,我一个人背包去了西藏和尼泊尔。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达拉萨的那一刻,只觉得空气清冽,神清气明。在这次的旅程中,沿途的美景让人震撼,但是相比看到美景时的欣喜,这张照片上的故事更令我印象深刻。
照片是在拉萨的一家茶馆前拍的。这家茶馆有一个很美好的名字“雪域幸福茶馆”,但同时它也是一家孤儿院。茶馆里的达珍阿妈用卖甜茶的收入养活着孤儿院的孩子们。平时孩子们去上学,节假日时就帮助达珍阿妈经营茶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这家小小茶馆走出去的孩子已经有几十人了。
我和一位旅行中结识的朋友一起来到这里当志愿者,带来了一大袋文具。我们去的时候,大的孩子正在饭桌上写作业,小的孩子在院子里玩,晒得黝黑的脸上都是高原红。屋子里光线暗暗的,可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挤在一起却特别温暖。当听说我是老师后,原本腼腆的几个孩子也忍不住围上来,一边问长问短一边用手抚摸着我们带来的崭新文具爱不释手……孩子们的眼神如此明亮,我的心也仿佛被他们点亮了,达珍阿妈是一个认字不多的藏族妇女,但她始终有一个纯粹朴素的想法:再苦再难也要供这些孩子读书,因为教育可能改变的是孩子一生的命运。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这个选择带给我的幸福和使命感。
后来从拉萨辗转去尼泊尔时,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国家真的太穷了”,到处都是泥泞的弯曲小路,低矮的平房和赤脚的孩子。但令人震惊的是当地的学生,没有想象中的衣衫褴褛,反而都身着整齐的制服,校舍也是当地难得的楼房。碰见他们打招呼时都是一张张明亮的笑脸,一个如此贫穷的国度,却真切地将“再穷不能穷教育”变成了现实,顿时令我肃然起敬。
“教育是希望,也是信仰,我很敬佩你的工作”一个同行的朋友忍不住对我说。
这次旅行回来,我读到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龙应台问儿子安德烈:“什么样的工作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无法复制的人生中,成功是相对的,选择是自由的。但是唯有懂得“珍惜”和“承担”这份选择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人生的坐标总需要不断调整,30岁的这次旅行和这本书,使我重新找回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不再迷茫于我的选择。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