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3.理解诗句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2.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
1.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教学准备:
分小组分主题搜集有关环保图片和资料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朗诵诗歌:
同在一片蓝天下长大,
森林小溪大草原围着我的家;
同在一片阳光下玩耍,
熊猫大象长颈鹿我们是一家。
你在大洋洲,
我在亚细亚,
一只鸟儿传过来你的悄悄话。
共同的天,
共同的地,
圆圆的地球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共同拥有它。
2.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结合板书:地球——我们的家)
接下来的这首诗又把地球比喻成什么了呢?请听第二首诗。
3.配乐朗诵第二首诗:
妈妈只有一个,
地球只有一个,
地球是我们的好妈妈,
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我们放飞美的希望,
我们栽下爱的花朵,
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
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
4.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结合板书:地球——我们的妈妈)
5.小结导入:是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我们共同的妈妈。对于每一个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来说,它只有一个,(板书:只有一个)让我们大家都来好好地爱它。
6.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地球只有一个
二、诵读全诗,在读中感悟。
1.自由诵读。
2.开火车分小节朗读。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生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读后进行评价。
3.识字。
(1)结合学生朗读相机正音。
和煦xù开辟pì赋予fùyǔ
(2)写字。
你认为这些要求会写的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它?
强调:“翅”字注意“支”字的变形,捺要长一些,把“羽”字托起来;左右结构的字“膀、辟、谊”写时注意左右的宽窄;“荒”字与“流”进行比较,“荒”字不要多写了一个点。
4.朗读表演。
5.自由畅谈对诗歌的感悟。
(1)整体感受:通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具体感悟:鼓励学生针对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情况,具体到某一节来谈谈对节奏、对诗歌感情色彩的见解。
(对学生要求不要太高,对于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肯定,教师的引导和小结应是画龙点睛式的。)
13.地球只有一个
李少白
妈妈∕只有一个,
地球∕只有一个,
地球是大家的/好妈妈,
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这一节运用设问和比喻充满深情充满希冀,表达了儿女对妈妈的一份爱,或许因为爱的迟来,因为迟来的顿悟,最后一句语气中也夹杂着一丝歉疚;或许因为想真诚地为妈妈做点什么,语气中流露出一份真情。语速稍慢,便于情感的表达。)
在太阳和大地之间,
我们放飞∕美的希望;
在南极和北极之间,
我们栽下∕爱的花朵。
(这一节比较抽象,描写比较大气,纵横地球的每个角落放飞美的希望,栽下爱的花朵。诵读时音调较高一些,注意重音与停顿的把握,语速比第1节稍快。)
让大地∕淌过蓝色的河流,
让天空∕飘过洁白的云朵,
让沙漠∕穿上五彩的衣裳,
让风儿∕吟唱绿色的欢歌。
给每一双翅膀∕清新的空气,
给每一条鱼儿∕洁净的银波,
给每一片绿叶∕和煦的春光,
给每一颗种子∕温馨的小窝。
(这两节是排比句,描写具体,充满想象,语气可亲切、柔和点,语调上扬,充满希望。)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
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
在雪山和荒漠之间,
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
(这一节从时空和地域两方面表白我们要和地球做朋友,友好相处,语气要比较坚定、有力。)
让来自大森林的动物,
给我们讲述/自然的秘密;
让长久站在村头的古树,
将过去和未来∕诉说。
(这一节给人无尽的遐想,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要和动物、植物结为朋友,语气可亲,语调上扬。)
蓝的眼睛、∕黑的眼睛,
闪烁着自然的灵光。
自然赋予我们∕爱的技艺,
我们要把地球变成∕童话王国。
(这一节主要是讲我们人类都是自然人,是自然赋予我们一切,所以我们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种直抒胸臆式的表白,语气肯定,最后一句更要坚定上扬,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希望。)
三、教师评价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诵读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首诗歌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情感一起来读读。
二、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节)。
(1)引入学习:是啊,妈妈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大家的好妈妈,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呢?这一节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运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畅谈,保留他们自己的见解。)
2.学习第二部分(第2—6节)。
(1)师:是啊,作为儿女,我们希望地球妈妈健康、快乐。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那我们究竟应该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想法可能是抽象的,如诗歌中所言;也可能是具体的一些行动。)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围绕“保护”与“节约”的主题引开、发散,把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用上来,分小组分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利用搜集的有关环保图片和资料从正反两面相结合来说明,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2)结合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并适时小结: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湿地节约纸张
废旧电池不乱丢弃节约水电
减少白色污染重复使用教科书
……………………
(3)过渡:如果我们人类真的这样去做了,那我们的梦想就成真了。下面让我们带着一种美好的感情读第三、四节,进一步感悟地球的美好、可爱。
师引读:生:
让大地淌过蓝色的河流
让天空飘过洁白的云朵,
让沙漠穿上五彩的衣裳,
让风儿吟唱绿色的欢歌。
给每一双翅膀清新的空气,
给每一条鱼儿洁净的银波,
给每一片绿叶和煦的春光,
给每一颗种子温馨的小窝。
(4)多美的世界、多美的地球啊!谁能找出最能概括我们为地球妈妈所做的一切的诗句来读读?(第2节和第5节)
(5)细读这两节,同桌讨论,说说这两节集中体现了什么思想?怎么理解“美的希望,爱的花朵,和平的白鸽,友谊的长河”?
(在整个宇宙中、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没有时间与地域的界限,人与自然之间只有美的希望、爱的花朵,只有和平与友谊,没有战争、没有虐杀、没有破坏。)
板书:美爱和平友谊
(6)借第6节小结:到那时,就让来自大森林的动物,给我们讲述自然的秘密;让长久站在村头的古树,将过去和未来诉说。人与动物、植物,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将是最好最好的朋友。
(7)指名分节读第2—6节。
3.学习第三部分(最后一节)。
(1)齐读。
(2)简要说说这节诗的意思。
(这一节主要阐明人是自然的,是自然赋予人类一切,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地球,共同享受自然美好的灵光,把地球变成美丽的童话王国。)
三、拓展活动。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地球妈妈,一组扮演地球儿女,分别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
如:地球妈妈——森林是我身体的肺,没有它我就不能呼吸。
地球儿女——我爱地球妈妈,爱你就是爱自己。
四、课后练笔。
大标题:《人与自然》
小标题:自拟
要求:侧重战争、人口、环境、能源、疾病等其中的一方面从忧虑或希望的角度来疾呼或憧憬,具体内容和体裁不限。
板书设计: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湿地节约纸张
善待动物节约水电
废旧电池不乱丢弃节约用煤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法指导:
指导朗读
教法指导:
小组探究合作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地球是渺小的,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它的破坏,将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体会。)
2.组织学生讨论
3.汇报。
4.引导学生从这几处考虑
a.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
b.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6.指导朗读。
7.概括段意。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精心保护地球。)
五、总结思考
请你谈一谈读完课文想到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说完后,教师指导,然后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指导造句
渺小、贡献。
七、作业布置
1、字。
2、词。
3、句(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4、段(课后第二题)。
八、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具体特点人类破坏行为造成后果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⒈学习生字词。
⒉初知课文,理清脉络,巩固快速阅读。
⒊学习课文第一段,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初知课文,理清脉络,巩固快速阅读。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全世界人民都是地球的居民。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怎么样的?它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多久呢?今天我们学完第9课《只有一个地球》后就知道了。
二、初知课文。
⒈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
⒉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⒊再读课文,根据材料的性质给课文分段,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划分?
⒋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出示下列思考题,学生自学后讨论:
⒈用“——”画出描写地球样子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⒉地球的特点“小”作者是怎么写的?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及面临的生态被破坏的状况。
⒉让学生明白保护地球的紧迫性、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理解内容。
⒈这段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
⒉自读第三段,思考讨论:
人类目前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⒊自读第四段,讨论:
(1)这段讲几层意思?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三、总结归纳。
⒈这课主要讲什么?
⒉在写法上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四、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你们能根据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吗?顿时课堂里热闹了起来,各学习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已见,跃跃欲试。)
五、作业。课课练。
六、板书设计(略)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4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来了解我们这位母亲。(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家园地球吧!就让我们乘坐中国人自己研究的宇宙飞船,去太空旅行吧。(播放课件)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发射了。请同学们睁开眼,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地球美吗?看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你用一句话来谈谈感受?(生说)
2.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4.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生说)
(板书:可爱容易破碎)
三、整体分析,点拨升华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评价。
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自己听。(教师范读)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学生齐读)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学生读有关的段落)
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最大的慷慨。
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
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学生读课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5.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地球的渺小。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2)资源有限。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3)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4)完成填空:
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下埋藏的(),如果人们没有节制的开采,最多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大气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
大家通过练习,了解到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练习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方法:我们想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
6.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生说)
7.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
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8.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那是因为——
(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有什么不对吗?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9.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生说)
四、全文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作业设计
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实践活动,展示介绍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可以是资料图片,也可以是文字介绍。
教学反思
五年级学生曾接触过有关的说明文。在本课中除了让学生体验用词的恰当外,课堂中还可以适当的渗透有关说明方法。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材料,完成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学过程按设计进行,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地球的慷慨与无私,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将语文和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文和思想认识,实现了教学目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6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了解地球污染的状况,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良好情操。
活动准备:
1阅读有关环保的书籍,了解环保知识。
2收集有关地球环保的诗歌、故事、小品等。
3找有关府南河的资料。
4准备录音机、磁带、录像机、资料带。
5会场布置。
6准备花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队会开始
二.主持人甲: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主持人乙:地球就像我们的妈妈,哺育着我们成长。我们是地球妈妈的孩子。
主持人甲:地球妈妈爱我们。
主持人乙:我们也爱地球妈妈。
三.观看录像“地球简介”
主持人甲:现在我们一看美丽的地球妈妈是个什么样的!
四.全班齐唱《小小世界》
主持人乙:同学们,看了这么美丽的地球妈妈,你们有什么感受?(全班齐唱,放录音)
五.主持人甲:地球是这么的美丽,可是我们的地球妈妈却整天唉声叹气,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小品《地球的苦恼》
地球妈妈:(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的出场)我是地球妈妈,全世界有50多亿人口在我身躯上生存,但是人们越来越不重视我了。以前,科学技术落后,人们用笨办法折磨我,现在,工农业发达了,人们折磨我的办法又升级了。你们看,我已经伤痕累累了。人们这样破坏我,我早晚会死的,唉!(蹲下)
噪音、“三废”出场:(骄傲、旁若无人地出场、对地球妈妈鄙视的目光。
噪音:兄弟们,近几年来,我们噪音家族日益壮大,有汽车的喇叭声、工厂的机器声、人们的喧哗声等等。这世界就快成为我们的了,多开心呀!
废水:(得意出场)嘿,老兄,你可别得意,我的本事比你大着呢!我主要来自于家庭、工厂、商店和城市的公用设施,大多含有有害,有毒、有腐蚀性的污染物。只要有我流过的地方,鱼虾就会死去,庄稼不能生长,人们若是饮用了我,他们就会得肠胃炎,胃癌、食管癌等等很多很多的疾病。
废渣:老弟,比起我来,你还差的远了!我占的地盘比你大。你看,大街小巷,哪里没有我的同胞?我们能污染坏境,施放毒气。等我们把城市变成废渣城后,人类就没有安身之地了。
废气:哥们儿,比起我们来,你们算得了什么?我升上天空,污染空气,人呼吸了我后会得气管炎、肺炎和心血管等疾病。我与天上的灰尘结合,变成酸雨落到地面后,破坏庄稼的生长,使树林大片大片的死亡,连山石都要蹦落。瞧,我们多能干呀!
小松鼠、小金鱼、大象、小青蛙出场(配音乐)
齐:(同情、爱护的表情)恩,你们这些坏家伙(讨厌的语气)
小松鼠:(责备的语气、气愤)是你们破坏了森林,害得我没了家。
小金鱼:是你们污染了环境,害得我们的小伙伴们都死了。
大象:你们还那么得意,别以为自己了不起。
齐:(瞧不起,愤恨)看你们还能得意多久?(掺扶着地球妈妈下台)
噪音、“三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认识到了错误,低下了头)
六.朗读《今昔府南河》
主持人乙:我们的地球妈妈再也经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了,否则它真会死去的。市政府的叔叔阿姨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重视保护环境了。就拿我们成都的府南河来说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请看录像《府南河》看了录像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同学A朗诵诗歌)
七.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
主持人甲:地球妈妈变漂亮了,我们的小朋友就更高兴了。
瞧,一群小姑娘来到了森林里采蘑菇。
主持人甲、乙:请欣赏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
八.歌曲〈〈种树歌〉〉
主持人甲:我们的叔叔阿姨已经开始行动了,那我我们的
小朋友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主持人乙:请听歌曲〈〈种树歌〉〉
九.全班齐唱〈〈小松树〉〉
主持人甲:小松树已经种好,你们希望他们怎样?
全班:希望它们快快长大。
(小松鼠、小金鱼、大象、小青蛙,地球妈妈出场,围着小松树跳。)
十.献花
主持人乙:小朋友们,我们还可以怎样是我们的地球妈妈更美丽呢?
小朋友:我们用花儿来打扮地球妈妈(全班献花)
十一.全班同学各抒己见说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十二.主持人宣布主题队会结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