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阅读了由我们上级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精品之作——《梁家河》。这本书让我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励志教科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书中详细讲述了习近平插队陕北时和当地老百姓一起经历过砍柴挑大粪等艰苦劳动的经历,习总书记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埋头苦干、造福于民,看到好几处不由得让人眼眶湿润。
艰苦岁月 不忘修身
书中讲到,在陕北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恶劣环境下,习近平从未放弃读书。放羊时、劳动时总不忘带一本书。他经常挑灯夜读,脸都被煤油灯熏黑,第二天早上连吐出的痰都是黑的。
正是由于习总书记爱读书、爱学习,才会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脱口能列出普希金、蒙莱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众多作家的名字和作品,看到习近平对俄罗斯的作家及作品如数家珍,让主持人感到惊讶:“我们俄罗斯好多人都没看过。”
在习近平看来,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互相了解、相互沟通的重要方式。对于习近平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充实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扎根农村 造福于民
习近平扎根梁家河,住的是土窑洞,虱子、跳蚤、臭虫、老鼠、蝎子甚至还有蛇出没,忍饥挨饿是经常的事。书中还详细讲述了习近平当年为了乡亲们能够吃饱饭而战天斗地的故事。他带领群众打坝造田、建沼气池、建铁业社、办代销点、办扫盲班、打水井、缝纫社、磨坊、菜园等,经历万般艰难,他用坚毅和智慧把一件件利民好事落到实处,有些受益至今。他曾经笑言称自己是建沼气池“专业户”。
正如梁家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打坝造田,多打粮食,让群众填饱肚子;翻修厕所,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建沼气池,保护树木,减少水土流失,这不正是如今脱贫攻坚、农村厕所改造、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利国利民政策的真实实践吗?
“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的肺腑之言,让我感动。
我们有这样一位亲民、爱民的总书记,一心为老百姓谋幸福。这是人民之幸,是国家之福!
树高千尺 亦不忘根
七年知青艰苦岁月,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树立了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习近平说,离开梁家河40多年来,不管走多远也不论分别多久,他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这里的父老乡亲。
20xx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调研时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表达了对曾经接纳和养育他的黄土地和陕北人民的无限热爱。即使已成为国家领导人,他依然视当时的“小伙伴”为最好的朋友,在伙伴们遇到困难时,总会有求必应。如果说梁家河是中国村庄的缩影,那梁家河人民就是全国亿万人民的一个缩影。
想想现如今,我们幸福地生活在新时代,出门有车坐,张嘴有肉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一点小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没理由退缩和逃避。今天国家能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掌舵人带领大家继续前进,我们更是感到庆幸。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