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相对原子质量10
中旗二中师生共用讲学稿年级:九年级 科目:化学 执笔人:陈晓青 审核:刘俊 使用时间 课题:2.3(3)相对原子质量 课型:新授 时间:2013年9月 编号:10 学习目标 :
1、了解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 2、会从相对原子质量表中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重点、难点: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
复习
1、原子内部可分为,原子核又分为和2.在原子中: = =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 构成的,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______,电性________,所以整个原子 讲授新课
阅读教材51——52页我发现: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而( )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2、科学家为了便于计算,将作为标准,用其它原子的实际质量与该标准 ,所得值即为该原子的
例如: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碳原子质量为B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相对原子质量有物理量的单位吗?( )即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练习:已知碳-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自主完成:查58页表格完成下表:
通过分析上表我可得出:相对原子质量≈ + 课堂训练:
1.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g B.1/12 C.12 D.1.66×10-27kg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4、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都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 C.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千克 6.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 114 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 289,则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 ] A.175 B.114 C.61 D.289
7.据中央电视台 2001 年 6 月 3 日在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下列关于碳-14
原子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 6 C.电子数为 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 14 8.右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该元素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 9.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
了铟,铱,锑,铕,铈, 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 63 的铕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 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 核外电子数=________. 10.某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1.氧和硫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6和32,则氧原子和硫原子的质量之比为( ) A.16:16 B.2:16 C.2:1 D.1:2 12.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 B.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变,是分子间隔变了 D.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都永不停息的运动 课后反思:
范文二:相对原子质量相关概念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相关概念解析一、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即原子的绝对质量,例如:一
个
。
说明:由于原子质量的数字太小,使用不方便,科学上一般不采用。 原子的质量为
,一个
二、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原子的原子质量(真实质量)
与
?2.657?10
1.993?10?26-26原子质量
的的比值,例如
:的相对原子质量kg1
12?15.998kg?.
说明:由于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所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
三、原子的质量数
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原子的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说明:①原子的质量数不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也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有小数,质量数是整数,但原子质量数可近似的代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为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丰度是指自然界中每种同位素原子占整个元素原子个数的百分比)。
公式:Ar=Ar1╳a%+Ar2╳b%+Ar3╳c%(Ar1、Ar2、Ar3、表示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c%=1) 例如:氧元素有三种天然同位素,数据如下表;
则依据公式,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r=15.994915╳99.759%+16.999133╳0.037%+17.99916╳0.204%=15.9994
说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就是这样算出来的。
五、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即用原子的质量数代替相对原子质量参加计算)
公式:A=A1╳a%+A2╳b%+A3╳c%(A1、A2、A3、表示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a%+b%+c%=1) 例如:根据上表中数据,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99.759%+17╳0.037%+18╳0.204%=16.00445
说明:相对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而言,质量数是近似值,故这种计算方法所得数值称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它与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有本质上的区别。
范文三:3-相对原子质量
1.2 相对原子质量(第二课时)【复习回顾】
1、填表题
2、下列微粒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和 B.和 C.和 D.O2和O3
【认知新知识】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初三)
举例:一个16O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丰度)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
举例: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l 34.969;Cl 36.966,在自然界各同位素原子个数的百分组成:
35
35
37
Cl 75.77%;37Cl 24.23%。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3、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量数)
定义: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举例: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 4、阳离子和阴离子
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
原子失电子————阳离子(如:镁离子 、钠离子 ) 原子得电子————阴离子(如:氯离子 、硫离子 ) 标出下列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并写出其离子形式:
NaCl:、 H2SO4: 、 NH4NO3: 、 ; Ca(OH)2: 、 ;Na2CO3: 、 注: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试一试】
1.某元素Rn- 核外有 x 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求原子里的中子数?
2.某元素R的二价阴离子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则R
【名题精解】
例1.关于35Cl-,回答下列问题:
(1)所含质子数______;中子数______; 电子数______;质量数______。 (2)35Cl与37Cl关系是__ _。
(3)已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可知,自然界中含35Cl-的氯化钠占总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 ___。
例2.由某元素X构成的气态双原子分子有三种式量,分别是70、72、74。该气体中三种分子(与式量相对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试确定: (1)X元素有几种同位素,质量数分别是多少?
(2)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是多少?
(3)X元素近似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3.硼有两种同位素10B和11B,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10B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0% C.<20% D.无法确定
【提高训练】
1、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性不同
C.Na比Na+ 少1个电子 D.钠原子变为钠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 2.某微粒用
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量数=Z+A 3.元素A、B,A的核电荷数为n,A2+ 比B2—少8个电子,则B原子的质子数为( )
A.n+6 B. n+8 C. n+4 D. n+10 4.与氢氧根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H3O+ B.Cl— C.NH3 D.NH2—
5.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m Kg,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B
. C. D.
6.x有两种天然同位素63Cu和65Cu,x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63Cu原子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是( )
A.20% B.25% C.30% D.75% 7.氯只有Cl和
35
37
Cl两种稳定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
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 )
A.5∶2∶1 B.5∶2∶2 C.9∶3∶1 D.9∶3∶2
8.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它在自然界存在着两种同位素原子aX和bX(a>b),则两种同位素原子X和X 9.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b
10.已知x的两种同位素的数据如下:
请回答:
(1)x的两种同位素的质量数分别为
、 。 (2)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x元素的近似原子质量为 。
【创新探究】
1、欧洲某研究机构用
62
Ni和
208
Pb原子经核聚合,并射出一个中子,得到第110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原子X。该同位素X是( )
A.
B. C.
D.
2.我国科学家几年前在兰州成功制备出过去一直依赖进口、且价格十分昂贵的氧18气体(又称重氧),在每一个
分子中,所含中子的个数是( )
A.10 B.16 C.20 D.36
3.下列微粒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D3O B.Li C.OD D.OH 4.下列各组微粒中,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组是( )
A.Na、Mg、Al B.HF、OH、NH4 C.S、Cl—、Ar D.CH4、NH3、H2S
5.某元素A形成A2分子共有3种,其分子量依次为158、160、162,此三种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7:10: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B.A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80 C.三种分子的平均分子量为159 D.A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相同 6.已知氢的三种同位素中,则
是人工制得,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2+
3+
—
++
——
+
占自然界中氢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分数和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
范文四:相对原子质量表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1 4 12 14 16 19 20 23 24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27 28 31 32 35.5 39 40 40 55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56 63.5 65 80 108 127 137 195 197
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元素名称
H He C N O F Ne Na Mg
铝 硅 磷 硫 氯 钾 氩 钙 锰
Al Si P S Cl K Ar Ca Mn
铁 x 锌 溴 银 碘 钡 铂 金
Fe Cu Zn Br Ag I Ba Pt Au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 4 12 14 16 19 20 23 24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27 28 31 32 35.5 39 40 40 55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56 63.5 65 80 108 127 137 195 197
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H He C N O F Ne Na Mg
铝 硅 磷 硫 氯 钾 氩 钙 锰
Al Si P S Cl K Ar Ca Mn
铁 x 锌 溴 银 碘 钡 铂 金
Fe Cu Zn Br Ag I Ba Pt Au
范文五: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及其教学的探析
作者:郑振勤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年11期
概念(concept)是人们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化学概念是构建化学科学体系架构的基石,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化学知识的核心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概念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1]放宽概念的严密性,就意味着要在概念的科学性与学生可接受性之间探寻、建立一种新的概念表述模式。这是教科书、也是教师必做的两难选择。教师只有掌握概念的本末源流,研究概念的表述文辞,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创设学生学习概念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本文拟探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表述与教学理智,以体悟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新理念。
一、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精确表述
相对原子质量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physical quantity),是化学计量的重要基础。因此,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GB(中国国家标准)对它都分别有精确定义: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 of an element):元素的自然同位素成分的每个原子的平均质量与核素的一个原子质量的1/12之比。[2]
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原子质量的1/12之比。[3]
二者行文不尽相同,可能是前者由外文直译而来,后者则为汉语的简明表述。然而,二者所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毫无二致,都可以下式表示:
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的教科书版本差异
《课程标准》规定了“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的学习目标。因此,使学生初步认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是教学的必然要求,但它的精确定义中使用的某些概念超出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于理解。所以,初中化学教科书不能简单拷贝相对原子质量的精确定义,必须根据学生知识基础进行适当的改造。现实的景况是,各种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以下简称教科书)对它的改造各有千秋,有的规行矩步严谨定义,有的娓娓道来通俗叙述。现将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推荐使用的五种版本教科书中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集录于表1。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居然存在着教科书版本差异,或许是许多教师始料未及的。原来,概念定义并不那么“神圣”,是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多样化表述的,使概念既保持其科学性,又能让学生可接受、易理解。教科书既然都已经初审通过,它们关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表述应该都是允许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就完美无缺,更不能排斥对它们的研讨。
表1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的版本差异比较
三、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的研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心理机制是“概念同化”(concept assimilation),即根据概念表述(定义)所揭示的本质特征,运用自己已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去理解新概念,并将其纳入或重组而形成或更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认知范围拓展或层级提升。在此过程中,关键是接受、理解概念表述使用词语及其组合所表述的语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刚接触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时,往往有一头雾水的感觉。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受到知识基础的制约而难于理解表述中的某些词语,二是教科书对其表述中存有些许无奈的不自洽而使理解更加困难。
1.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理解的重要基础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理解颇为费事、应用较为容易的基本概念。因此,《课程标准》对它的教学要求侧重于应用,而非对概念的到位理解。然而,教师应该谙熟概念及其表述的来龙去脉,至少应理解如下基本观念和基础知识。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物理量。依据SI(国际单位制)及ISO、GB的规范:物理量是指物体或现象可定性区别并能定量测定的属性;一个物理量A可以表示为一个数值(纯数){A}和一个单位[A]的乘积,即A={A}×[A];对于一个物理量可以给定一个名称和一个符号。显然,“相对原子质量”即其名称,其符号则为“”(源于名称relative atomic mass)。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的要素。尽管ISO、GB和各种版本教科书等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存在着种种差异,然而,他们都涵盖两项要素:①定们各自对这两项要素表述不尽相同。
(3)相对原子质量是单位为1的物理量。根据SI规定并已被ISO、GB采纳:相对原子质量是量纲一、单位一、符号为1(略写)的物理量。因此,认为它“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的观点已经过时。当然,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讲清它的单位问题很困难,也不必要。但是,教师应该刻意避免在课堂教学、习题选编、试题编制中有意无意地残留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的不规范观念。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中的“标准”及其表述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中的“标准”(或称“基准”),即原子质量的1/12”,是该概念表述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不同出处资料、不同版本教科书表述差异最甚之处。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它的历史与现状,以能更自觉地认识其各种表述的长短优劣,实现该概念教学的科学性与学生可接受性的相对平衡。
(1)关于“标准”沿革的简述。相对原子质量旧称“原子量”(atomic weight),是伴随1803年道尔顿原子学说创立而产生的表示原子“相对质量”的概念。它可以视为是原子质量的一种“替身”,而替身的“相貌”(相当于相对原子质量的量值)决定于“标准”的选择。对于相同的原子,选择的“标准”有异,其相对原子质量必然不同。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的(详见表2)。
表2 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沿革简况[10][11]
(2)关于“标准”中m()的表述。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定义中,对于作为“标准”要件的m(),ISO、GB定义表述为“核素的一个原子质量”或“核素原子质量”都是实话实说。然而,各种版本教科书因受学生知识基础制约,其表述是欲言又止,只能拐弯抹角地将m()说成“碳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或“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等。对于尚缺乏核素观念的初中学生来说,所有的碳原子都是同样的,没有区别的。因此,对这些替代m()的词语无法有准确、到位的理解。这对于教科书、对于教学都是一种无奈的窘境。所以,有的教科书采用对“一种碳原子”加注渗透核素初步观念的方式予以弥补。这是非常无奈的,但却是十分必要的抉择。这样处理,在科学性上没有离谱,学生也勉强能接受;而只说“碳原子”且无任何辅助理解的文字,在科学性上就似有点问题,稍后对于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什么是12.01而不是12,就很难自圆其说;至于说“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依行文语气似是强调“都是”,不仅不必要且易误导,表述亦嫌冗长。另外,符号的文字表述以“碳12”为规范,而“碳-12”“C-12”等均非规范。
(3)关于“标准”中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为什么不选用碳12原子质量,而用它的1/12呢?这往往使学生感到疑惑不解,以为藏有多少玄机。其实,这个问题是一层窗户纸,一点即破——能使最小的也不小于1,方便使用。然而,各种版本教科书对此均未提及,是为教师教学留些发挥的空间,还是沿袭教科书的传统做法,不得而知。如果教师也忽略的话,一些学生对此将长久混沌,知其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其实,对它只要在教科书的拓展性栏目或习题中或者教学中稍微涉及即足矣。至于将“”,甚至“原子质量单位”作为“标准”的同义词共同出现在概念定义中,似可有助学生理解“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但它们并非概念的本义,会使概念定义行文显得累赘。
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中“计量”的表述与隐情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中的“计量”——,是该概念的核心要素,表征着概念的物理意义、计量方法。
(1)相对原子质量是“比”还是“比值”?对于,在ISO、GB定义中均使用了“比”,而各种版本教科书中有的用“比”,有的则用“比值”。二者所表达的语义难道完全没有差别、完全等价吗?其实不然,“比”是指“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比值”则指“两个数相比所得的值”。[12]显然,“比”就像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指向“关系”,含有运算程序、法则之意;而“比值”则像和、差、积、商等指向“值”即运算结果。相对原子质量显然是结果而非程序,故使用“比值”要更精准,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还是“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ISO、GB概念表述中,将m(X)解读为“元素的自然同位素成分的每个原子的平均质量”,或“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而各种版本教科书无一例外地将m(X)解读为“其他原子的质量”。不难明白,前者所定义的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后者所定义的则是“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然而,在初中化学中学生所接触的、需要使用的几乎只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这是初中化学教科书定义相对原子质量的死结,致使言不由衷,言不及义,非常无奈。
4.相对原子质量的名称和符号的讨论
(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名称。“相对原子质量”一般应理解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61年确定以为标准同时选用的概念名称。诚然,对于“原子量”是否改称相对原子质量的问题,在权威机构IUPAC(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内部至今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因此,在某些出版物中偶尔仍可见到“原子量”一词。但是,ISO、GB均只选择“相对原子质量”这个物理量名称,就意味着舍弃“原子量”这个名称。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对ISO、GB的规定必须尊重、遵行。
(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相对原子质量作为一个物理量,它有其规范的符号“”——这是ISO、GB依据SI而规定的。其中,“A”用大写斜体字母(凡物理量符号均用斜体字母),“r”是下角标,用小写正体字母,应避免误写为Ar(氩元素符号)。在几种版本教科书中,只有人教版和湘教版提到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但没有提供使用的实例。这是很值得商榷的。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就是“符号化”,社会生活中符号化的现象已经比比皆是。这是因为符号不仅简约,而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介绍及(相对分子质量,源于relative molecular mass),而且要提倡在习题教学、习题解答及其他可使用它们的地方规范地使用它们。例如,等。实践表明,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符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使学习更加具有科学味、时代感。
四、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教学思考
相对原子质量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中认识它只是初级阶段。对它的认识(包括概念表述)还有待在后续课程学习中去发展和完善。因此,在初中教学相对原子质量概念,需要教师拥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多的背景知识、更高的教学智慧,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做什么,不该说什么做什么,使教学动态地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准确把握概念的教学要求
化学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对象。根据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课程标准》对于不同的概念设定了不尽相同的学习要求。其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要求仅是“会用”——“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因为,限于学生缺乏核素概念而导致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表述的困境,并不会对“会用”产生多大的影响,所以,教学中对该概念不宜过分条分缕析,而只应将其作为学生学习入门的拐棍,哪怕是跌跌撞撞、朦朦胧胧,只要进了门——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并能利用它们进行相关计算,就达到了教学基本要求,不必去理会概念及其表述的问题。否则,必定作茧自缚。
2.努力开发概念的教育价值
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既是学生科学素养最基础的主体,又是现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最重要的载体,负载着更高层次的科学素养教育价值。传统教学对此比较忽视,化学新课程对此虽然非常重视,但教科书上未必明示,更多的时候要靠教师的理念、学识、经验、态度,靠对教学内容、目标、学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思考、判断去生成、去创新。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教学中,从培养科学素养考虑,还需使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引入相对质量和怎样构造相对原子质量。前者教科书上已有明示,后者需要教师生成。对于如何从原子质量构造出相对原子质量,其测量标准(基准)的选择蕴涵着重要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应予开发、利用,发挥其科学素养教育价值。如果,教师对此不以为意甚至不屑一顾,宝贵的教育资源就会白白流失。对此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测量、评价事物都必有一定的标准;标准决定结果,标准有异,结果就很难相同;在实践中应寻求适当的标准,以使结果更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些既是构造相对原子质量的核心问题,又是普遍适用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问题。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就曾几经更迭,其量值亦随之数次变更。目前,IUPAC每两年都要公布一次相对原子质量的最新值,每次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修正、更新。但是,这并非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改变所致,标准仍然是1961年选定的。导致相对原子质量量值变动的原因是其测量原理、方法或技术的改善,提高了测量精确度,或者测量样品来源、取样的改变,发现了新的同位素或同位素丰度的新变化。
3.自觉避让概念的教学禁区
忽视概念学习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自觉不自觉地设定任意“拔高”、超前“综合”等教学要求是不可取的,都可能使学生陷入不知所终的窘境。前已述及,教科书所定义的实质上都是“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初中学生所接触、所使用的绝大多数则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的天然同位素(核素)相对原子质量及其同位素相对丰度(含量)所决定的“平均值”(此系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2的学习内容)。正是“平均值”使得许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皆为整数,即核素质量数)。然而,在初中化学中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分辨清楚到底是“核素的”还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只能对此含糊其辞。因此,教师的教学言行要矜持一点,收敛一点,自觉避让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核素质量数的教学禁区,不要把它们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混为一谈、绞在一起,人为地制造麻烦和混乱。此类不合时宜的混乱往往出现在习题甚至试题中,例如:
例题1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军队使用了美国制造的“贫铀弹”,造成了放射性污染的严重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8(238为相对原子质量),具有天然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__。
解答此题必须掌握三个知识点:①在原子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这是初中化学知识);②铀238是质量数(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的一类铀原子;③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核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然而,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科书对知识点②和③均未明确涉及,故该题考查目标脱离课程目标,显然欠妥。类似的题目还有:提供几种“元素”(实际上核素)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要求学生归纳出上述③式关系;未给任何知识信息,就要求学生利用③式关系推算其中一个数据等。这些都未免有点操之过急。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初中化学中凡涉及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问题就必定欠妥,关键在于说什么和怎么说,或者考什么和怎么考。如果能像例题2这样提供学生可接受的有效信息,且考查目标符合初中教学要求,甚至可以成为很有新意、很有价值的佳题。有兴趣的读者如能仔细比较例题2与例题1的差异,不难体味其中的奥妙。
例题2 我国已实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2007年10月24日发射了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少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已知“碳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氦3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4.积极创造概念的教学佳境
概念在化学新课程学习中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如何通过概念教学达成“三维”课程目标很值得探索、研究。然而,这些探索、研究决不能脱离、抛弃教科书。因为,教科书毕竟是专家、学者们根据《课程标准》编撰、并经权威机构审查通过的教学用书,而且学生人手一册,因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教学依据。至于教科书中可能存在的瑕疵(有些认定未必尽然),一般不会对达成既定学习目标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尊重教科书,尊重它的体系编排、素材选择、呈现方式等,理解编辑意图。在教学中,如果认为有必要做些补充、删减、重组等变动,必须把握住“度”,一般不要轻易擅自更改甚至批判教科书的表述尤其是概念表述。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乱象。本文的讨论意在使教师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有更科学、更本质、更精准的认识,对它的教学有更坚实的知识基础、更丰富的科学背景,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把握目标,促进发展,避让禁区,在有限的教学舞台上创造出适宜学生科学素养不断提升的教学佳境。
作者介绍:郑振勤 河北xxx教育科学研究所,050011
范文六:相对原子质量表
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 氢 H2 氦 He
3 锂 Li
4 铍 Be
5 硼 B
6 碳 C
7 氮 N
8 氧 O
9 氟 F
10 氖 Ne
11 钠 Na
12 镁 Mg
13 铝 Al
14 硅 Si
15 磷 P
16 硫 S
17 氯 Cl
18 氩 Ar
19 钾 K
20 钙 Ca
21 钪 Sc
22 钛 Ti
23 钒 V
24 铬 Cr
25 锰 Mn
26 铁 Fe
27 钴 Co
28 镍 Ni
29 x Cu
30 锌 Zn
31 镓 Ga
32 锗 Ge
33 砷 As
34 硒 Se
35 溴 Br
36 氪 Kr 1.00794(7) 4.002602(2) 6.941(2) 9.012182(3) 10.811(7) 12.0107(8) 14.0067(2) 15.9994(3) 18.9984032(5) 20.1797(6) 22.98976928(2) 24.3050(6) 26.9815386(8) 28.0855(3) 30.973762(2) 32.065(5) 35.453(2) 39.948(1) 39.0983(1) 40.078(4) 44.955912(6) 47.867(1) 50.9415(1) 51.9961(6) 54.938045(5) 55.845(2) 58.933195(5) 58.6934(4) 63.546(3) 65.38(2) 69.723(1) 72.64(1) 74.92160(2) 78.96(3) 79.904(1) 83.798(2)
38 锶 Sr 39 钇 Y 40 锆 Zr 41 铌 Nb 42 钼 Mo 43 锝 Tc 44 钌 Ru 45 铑 Rh 46 钯 Pd 47 银 Ag 48 镉 Cd 49 铟 In 50 锡 Sn 51 锑 Sb 52 碲 Te 53 碘 I 54 氙 Xe 55 铯 Cs 56 钡 Ba 57 镧 La 58 铈 Ce 59 镨 Pr 60 钕 Nd 61 钷 Pm 62 钐 Sm 63 铕 Eu 64 钆 Gd 65 铽 Tb 66 镝 Dy 67 钬 Ho 68 铒 Er 69 铥 Tm 70 镱 Yb 71 镥 Lu 72 铪 Hf
73 钽 Ta 87.62(1) 88.90585(2) 91.224(2) 92.90638(2) 95.96(2) [97.9072] 101.07(2) 102.90550(2) 106.42(1) 107.8682(2) 112.411(8) 114.818(3) 118.710(7) 121.760(1) 127.60(3) 126.90447(3) 131.293(6) 132.9054519(2) 137.327(7) 138.90547(7) 140.116(1) 140.90765(2) 144.242(3) [145] 150.36(2) 151.964(1) 157.25(3) 158.92535(2) 162.500(1) 164.93032(2) 167.259(3) 168.93421(2) 173.054(5) 174.9668(1) 178.49(2) 180.94788(2)
75 铼 76 锇 77 铱 78 铂 79 金 80 汞 81 铊 82 铅 83 铋 84 钋 85 砹 86 氡 87 钫 88 镭 89 锕 90 钍 91 镤 92 铀 93 镎 94 钚 95 镅 96 锔 97 锫 98 锎 99 锿 100 镄 101 钔 102 锘 103 铹 104 钅卢 105 钅杜 106 钅喜 107 钅波 108 钅黑 109 钅麦
110 钅达 Re 186.207(1) Os 190.23(3) Ir 192.217(3) Pt 195.084(9) Au 196.966569(4) Hg 200.59(2) Tl 204.3833(2) Pb 207.2(1) Bi 208.98040(1) Po [208.9824] At [209.9871] Rn [222.0176] Fr [223] Re [226] Ac [227] Th 232.03806(2) Pa 231.03588(2) U 238.02891(3) Np [237] Pu [244] Am [243] Cm [247] Bk [247] Cf [251] Es [252] Fm [257] Md [258] No [259] Lr [262] Rf [261] Db [262] Sg [266] Bh [264] Hs [277] Mt [268] Ds [271]
112 鎶 Cn 113 Uut 114 Uuq 115 Uup 116 Uuh 117 Uus 118 Uuo [285] [284] [289] [288] [292] [291] [293]
范文七:相对原子质量表
——(1-56 H-Ba)——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 氢 H 1.007 94(7)
2 氦 He 4.002 602(2)
3 锂 Li 6.941(2)
4 铍 Be 9.012 182(3)
5 硼 B 10.811(7)
6 碳 C 12.017(8)
7 氮 N 14.006 7(2)
8 氧 O 15.999 4(3)
9 氟 F 18.998 403 2(5)
10 氖 Ne 20.179 7(6)
11 钠 Na 22.989 769 28(2)
12 镁 Mg 24.305 0(6)
13 铝 Al 26.981 538 6(8)
14 硅 Si 28.085 5(3)
15 磷 P 30.973 762(2)
16 硫 S 32.065(5)
17 氯 Cl 35.453(2)
18 氩 Ar 39.948(1)
19 钾 K 39.098 3(1)
20 钙 Ca 40.078(4)
21 钪 Sc 44.955 912(6)
22 钛 Ti 47.867(1)
23 钒 V 50.941 5(1)
24 铬 Cr 51.996 1(6)
25 锰 Mn 54.938 045(5)
26 铁 Fe 55.845(2)
27 钴 Co 58.933 195(5)
28 镍 Ni 58.693 4(2)
29 x Cu 63.546(3)
30 锌 Zn 65.409(4)
31 镓 Ga 69.723(1)
32 锗 Ge 72.64(1)
33 砷 As 74.921 60(2)
34 硒 Se 78.96(3)
35 溴 Br 79.904(1)
36 氪 Kr 83.798(2)
37 铷 Rb 85.467 8(3)
38 锶 Sr 87.62(1)
39 钇 Y 88.905 85(2)
40 锆 Zr 91.224(2)
41 铌 Nb 92.906 38(2)
42 钼 Mo 95.94(2)
43 锝 Tc [97.9072]
44 钌 Ru 101.07(2)
45 铑 Rh 102.905 50(2)
46 钯 Pd 106.42(1)
47 银 Ag 107.868 2(2)
48 镉 Cd 112.411(8)
49 铟 In 114.818(3)
50 锡 Sn 118.710(7)
51 锑 Sb 121.760(1)
52 碲 Te 127.60(3)
53 碘 I 126.904 47(3)
54 氙 Xe 131.293(6)
55 铯 Cs 132.905 451 9(2)
56 钡 Ba 137.327(7)
——(57-71La-Lu 镧系)——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57 镧 La 138.905 47(7)
58 铈 Ce 140.116(1)
59 镨 Pr 140.907 65(2)
60 钕 Nd 144.242(3)
61 钷 Pm [145]
62 钐 Sm 150.36(2)
63 铕 Eu 151.964(1)
64 钆 Gd 157.25(3)
65 铽 Tb 158.925 35(2)
66 镝 Dy 162.500(1)
67 钬 Ho 164.930 32(2)
68 铒 Er 167.259(3)
69 铥 Tm 168.934 21(2)
70 镱 Yb 173.04(3)
71 镥 Lu 174.967(1)
——(72-88 Hf-Re)——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72 铪 Hf 178.49(2)
73 钽 Ta 180.947 88(2)
74 钨 W 183.84(1)
75 铼 Re 186.207(1)
76 锇 Os 190.23(3)
77 铱 Ir 192.217(3)
78 铂 Pt 195.084(9)
79 金 Au 196.966 569(4)
80 汞 Hg 200.59(2)
81 铊 Tl 204.383 3(2)
8
2 铅 Pb 207.2(1)
83 铋 Bi 208.980 40(1)
84 钋 Po [208.982 4]
85 砹 At [209.987 1]
86 氡 Rn [222.017 6]
87 钫 Fr [223]
88 镭 Re [226]
——(89-103 Ac-Lr 锕系)——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89 锕 Ac [227]
90 钍 Th 232.038 06(2)
91 镤 Pa 231.035 88(2)
92 铀 U 238.028 91(3)
93 镎 Np [237]
94 钚 Pu [244]
95 镅 Am [243]
96 锔 Cm [247]
97 锫 Bk [247]
98 锎 Cf [251]
99 锿 Es [252]
100 镄 Fm [257]
101 钔 Md [258]
102 锘 No [259]
103 铹 Lr [262]
——(104-111 Rf-Rg)——(注*的是人造元素)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04 钅卢* Rf [261]
105 钅杜* Db [262]
106 钅喜* Sg [266]
107 钅波* Bh [264]
108 钅黑* Hs [277]
109 钅麦* Mt [268]
110 * Ds [281]
111 * Rg [272]
——不确定——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12 暂无 Cn [285]
113 暂无 Uut [284]
114 暂无 Uuq [289]
115 暂无 Uup [288]
116 暂无 Uuh [292]
117 暂无 Uus [291]
118 暂无 Uuo [293]
范文八:相对原子质量表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 氢 H 1.007 94(7)2 氦 He 4.002 602(2)
3 锂 Li 6.941(2)
4 铍 Be 9.012 182(3)
5 硼 B 10.811(7)
6 碳 C 12.017(8)
7 氮 N 14.006 7(2)
8 氧 O 15.999 4(3)
9 氟 F 18.998 403 2(5)
10 氖 Ne 20.179 7(6)
11 钠 Na 22.989 769 28(2)
12 镁 Mg 24.305 0(6)
13 铝 Al 26.981 538 6(8)
14 硅 Si 28.085 5(3)
15 磷 P 30.973 762(2)
16 硫 S 32.065(5)
17 氯 Cl 35.453(2)
18 氩 Ar 39.948(1)
19 钾 K 39.098 3(1)
20 钙 Ca 40.078(4)
21 钪 Sc 44.955 912(6)
22 钛 Ti 47.867(1)
23 钒 V 50.941 5(1)
24 铬 Cr 51.996 1(6)
25 锰 Mn 54.938 045(5)
26 铁 Fe 55.845(2)
27 钴 Co 58.933 195(5)
28 镍 Ni 58.693 4(2)
29 x Cu 63.546(3)
30 锌 Zn 65.409(4)
31 镓 Ga 69.723(1)
32 锗 Ge 72.64(1)
33 砷 As 74.921 60(2)
34 硒 Se 78.96(3)
35 溴 Br 79.904(1)
36 氪 Kr 83.798(2)
37 铷 Rb 85.467 8(3)
38 锶 Sr 87.62(1)
39 钇 Y 88.905 85(2)
40 锆 Zr 91.224(2)
41 铌 Nb 92.906 38(2)
42 钼 Mo 95.94(2)
43 锝 Tc [97.9072]
44 钌 Ru 101.07(2) 45 铑 Rh 102.905 50(2) 46 钯 Pd 106.42(1) 47 银 Ag 107.868 2(2) 48 镉 Cd 112.411(8) 49 铟 In 114.818(3) 50 锡 Sn 118.710(7) 51 锑 Sb 121.760(1) 52 碲 Te 127.60(3) 53 碘 I 126.904 47(3) 54 氙 Xe 131.293(6)
55 铯 Cs 132.905 451 9(2) 56 钡 Ba 137.327(7)
范文九:【考点训练】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考点训练】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2.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没有关系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g
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银的元素符号为AG
D.1个H2O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5.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6.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某元素的原子量为
原子的质量为( )
A.
,则该元素的一个千克 B.千克 C.千克 D.n千克
【考点训练】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1?佛山)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分析】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
B、根据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要选择量程与所需液体体积相近的量筒;进行解答;
C、根据pH试纸只能测大概,无法精确到小数点,进行解答;
D、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气约占21%,进行解答.
【解答】解:
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故A说法错误;
B、根据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要选择量程与所需液体体积相近的量筒;所以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故B说法正确;
C、根据pH试纸只能测大概,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而只能是整数;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气约占21%,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2.(2002?兰州)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分析】弄清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2013?大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没有关系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分析】A、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分析解答;
B、依据物态的变化与分子间隔大小的变化分析解答;
C、依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解答;
D、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
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的结果;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D、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原子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以及原子的结构性质等知识;
4.(2013?xx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g
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的比值,所以相
C.银的元素符号为AG
D.1个H2O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分析】A、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情况分析解答;
B、依据原子的结构分析解答;
C、依据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求分析解答;
D、依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解答;
【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其单位为“1”一般不会写出,故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原子不显电性,其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C、元素符号含有两个字母的一般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D、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的分子,故1个H2O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原子相关知识的考查,了解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元素符号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5.(2010?广州)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分析】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
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
质量)这一概念解决此题.
【解答】解:=16 则有:碳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任何一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
=32 则有硫的原子质量是=32×
故选B =2m
【点评】此题借助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对求解的公式进行了变式训练,强化了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6.(1996?鄂州)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某元素的原子量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
A.千克 B.千克 C.千克 D.n千克
,结合题意,则【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
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已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为m千克,另一种元素的原子量为,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kg××=nk.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信息、灵活运用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范文十:相对原子质量
3.1.4 相对原子质量【教师】我们知道原子的很小很小,原子的质量也很小很小,一个铝原子的质量是
4.42*10-26kg,一个氟原子的质量是3.15*10-26,这样的小的质量不论是书写,记忆还是计算都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成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成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它不是一个真实的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与标准的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来计算一下,大家就会明白了
【例题】1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10-27kg,作为标准的碳原子质量的1/12是
1.66*10-27kg,那么计算下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氢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1..67*10-27/1.66*10-17=1
所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
【题目】氧原子的质量是2.65*10-26kg,好了 大家计算一下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5*10-26/1.66*10-27=16
【分析】大家看经过这样计算,得到的数字是不是比较简单,容易记忆和书写了,我们在其他的计算过程中就用这些相对原子质量,那是不是我们用的相对原子质量都要自己去计算呢?不需要的,科学家们已经将相对原子质量全部测定出来了,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不像我们算算那么简单,我国化学家张青莲就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1991年、1993年精确测定了铟 Sb 的相对原子质量,在1995年精确测定了Ce和Eu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被审定为取代旧值的标准
【教师】既然我们说了相对原子质量不需要我们去计算,那我们需要用到的时候,怎么得到呢?大家翻开附录5,在元素周期表中,我们就可以查到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了四位有效数字,我们计算的时候一般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者一位小数。比如氢,我们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 好了 现在大家查下 氧 碳 钠 磷等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12 Na—24 P---31
【教师】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其大小,那么分子是不是也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其大小,如果可以,相对分子质量又怎么计算呢?
【板书】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这怎么理解呢?我们来做一道例题大家就明了了
【例题】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O2
Mr=16*2=32
【练习】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18
12+16*2=48
39+55+16*4=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