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百灵鸟电台再次与您见面。我们今天为您准备的是地震知识和保护。,我是主持人XXX
我是主持人xx
醉: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近几年身边发生的一些地震事件:
b: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省汶川发生8级地震。这场灾难让4万多同胞永远离开,其中包括1万多名中小学生。
徐克:20XX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300人死亡,800人受伤,其中包括部分小学生。
b:20XX年1月1日至3日,xxxxxx3天内发生小地震92次,此次地震死亡数十人。
徐克:20XX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2023年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死亡,数万人失踪。
b:20XX年10月23日13时41分,土耳其东部本周日发生7.2级强烈地震。这个地区大量房屋倒塌,可能有数千人死亡。
醉: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学生和老师在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那一刻房子摇摇欲坠的感觉还是让我们心有余悸。
乙: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无法预防,我们目前的技术也无法有效预测。地震的频繁发生敲响了我们生命安全的警钟。因此,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了解一些地震知识,掌握一些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紧急避险、自救和自我保护及应对能力。
徐克:让我们来学习一些紧急防震措施和方法
在学校如何避免休克
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开始,到地震结束,一般只需要十秒钟,很少超过一分钟。抓住前几秒,躲在最近的安全地方。避免,直到地面停止摇晃,没有东西掉下来。
1、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尽快避免到安全的地方。安全的地方是:选择一个三角形空间容易形成的地方,一个有小开口和支撑的地方,比如桌子下面和角落。千万不要匆忙离家出走。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避开附近。他们应该躺下或蹲下来,使他们的身体尽可能小,并藏在桌子或角落下面,以保护他们的身体不被打碎,远离门,窗和阳台。
我们介绍两种回避姿势:
1)立即躲在桌下,弯曲一只手臂保护眼睛不受碎玻璃伤害,另一只手抓住腿。
2)避免在角落,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用书包或其他防护用品盖住头和脖子。
3.走廊里的学生,他们面前没有桌子,也不在房间的角落里,应该躺下或蹲在附近,脸朝下,头靠近墙壁,两臂在前额前相遇,右手握着左臂,左手握着右臂,前额靠在手臂上,闭上眼睛和嘴,通过鼻子呼吸。不要开窗。
4.学生在卫生间,不要冲出去,因为卫生间空间小,有管道支撑,所以里面的学生要做好应急措施,就近躲避,保护好头部。
5.在户外的同学,要跑到开阔的地方,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因此,我们再次重申,根据历史经验,地震后短时间内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伤亡概率最高。首先,减震要在室内进行。一波地震后,有序从安全通道转移到室外。
乙:如何在家里防止地震和冲击
1、衣柜、餐具柜、冰箱等措施做好固定,防止倾倒。
2.不要放电视机、花瓶等。在高处。
3.防止地震后散落在地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穿拖鞋。
4.检查家里房子的横梁和墙壁。如果顶部有断梁或墙上有X型裂缝,告诉家长及时修复加固。
5.住平房的孩子遇到室外空旷等大规模地震时,要迅速跑到外面躲避,尽量避开高楼和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和工厂或化学、燃气等设施;来不及跑的时候,可以躲在桌子下面,床下面,坚固的家具旁边,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和烟雾。
6.居住在建筑物内的儿童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小空间,以避免电击;也可以藏在容易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内墙、转角、实心家具等地方;远离外墙、门、窗、阳台;不要用电梯,更不要跳楼。
7.尽快关闭电源和火源。
8.在余震集中的时候,准备一个包,里面有水、饼干、哨子、毛巾、收音机等物品,如果被困会起到作用。口哨是给救援人员发信号,毛巾是捂住口鼻,避免因灰尘堵塞呼吸困难。注意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
徐:其他地方发生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1.当你在室外时,要尽量避开山麓和陡峭的悬崖,防止滚石和山体滑坡;如果发生滑坡,向两个方向跑,远离滚石。
2.当你在海边玩耍时,你应该迅速远离大海,以防止地震引起海啸。
3.上车时,避开天桥、陡峭的悬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立即停车。
b:倒塌的建筑被压埋,如何自救
1.尽量用湿毛巾、衣服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到窒息,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2.尽量活动手脚,去除脸上的灰尘和压在身上的物体,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3.互相鼓励,坚定意志。唐山地震最长的幸存者是12天。
4.维持生活。补水保持意识。
5.节省精力,避免大喊大叫。当你周围非常安静,或者听到有人在上面(外面)走动时,用砖头、铁管等敲打墙壁。,或者吹口哨,向外界传递信息。当确定附近有人时,再次呼救。
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记住这些保护性的知识,这样我们的生命之花就会永远灿烂地绽放。
徐: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下周见!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