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英雄》中的范伟赋予了这个角色强烈的情感变化在《铁路英雄》中“小人物”老王,一个丰满的人形弧线被注入范伟的表演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观影《铁道英雄》有感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一】观影《铁道英雄》有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学校推荐的红色电影《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山庄的铁道游击队智斗日本鬼子的故事。
这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大队长刘洪登上火车取弹药。当时火车正在铁路上飞弛,刘洪猛地一跳,惊险地跳上了火车。他用力抓住火车凸起的边框,一步一步往弹药仓的门边爬。他在高速运行的火车上动作敏捷,行走自如。虽然如此,但他每走一步我都十分为他担心。终于,他走到了弹药仓的大门旁。他拿出扳手和其它工具,灵巧地开始拆门锁。“哗啦”一声,门上的零件都掉在了地上。门“啪”的一下弹开了。只见门内散落着一地大小不一的草包和木箱子。刘洪抓起草包、箱子就往外扔,我想:往外扔之后难道他还要下去捡吗?正当我疑惑的时候,只见草丛里的另外两人出来了,他们十分迅速地把弹药都捡了起来,运送回去。游击队员机智勇敢的品质让人心生佩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因为有了革命先烈当年的英勇抗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报效国家。
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篇2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1937年日本鬼子入侵了中国,试图占领中国。八路军们为了阻止日本鬼子,在鲁南铁路沿线组织了一支铁道游击队,任务就是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因为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因此也被称为飞虎队。他们在鲁南铁路上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与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斗。经过多次的进攻,击败了鲁南地区的鬼子,做出了英勇的贡献。
最精彩,刺激的就属游击队员们齐心协力炸掉鬼子桥梁的片段了。因为这次的任务十分重要,这任务决定了此次抗战的命运,决定了老百姓们的生命!游击队冒着生命危险,让两个火车撞上,取得了胜利!但林忠牺牲了。
游击队员们可歌可泣,他们为了祖国,面对克服了重重危险,队员们用歌鼓励自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谈起我心爱的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此影片十分动人,我哭了两次:方林嫂被日本鬼子拷打却不落一滴泪;林忠英勇牺牲。
看了这个影片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现在是八路军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不认真学习,怎么对得起为国而死的抗日英雄们呢?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篇二】观影《铁道英雄》有感
2023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影评【最新】
电影《铁道英雄》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虽然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该片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独辟蹊径,拍出了难得的新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有志之士勇敢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铁道队的英雄事迹,早已在民间口口相传,并在大小银幕之上经过多次演绎,而变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所谓“全新创作”,就是不但要拍出新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还不能乱拍,要尊重史料。简言之,在传统的版本上,寻找新的突破。电影《铁道英雄》,在这一点上完成得相当出色。
首先来说,就是呈现方式,比起传统抗战题材的战争片,本片内容交错连环。既有着骑劫列车的紧张刺激、短兵相接的火爆动作戏,也有着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暗线对决,从铁道队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险象环生,到反派阴险狡诈的成功刻画,正反双方线索交织缠绕在一起,动作、悬疑每条线索开枝散叶,各有特色,都呈现出别样的色彩,也为电影塑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
历史上铁道队的事迹属于敌后,斗智谍战和隐藏身份是队员们的日常,所以,电影《铁道英雄》给观众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动作大戏的火爆刺激与斗智大戏的斗智斗勇,电影在动作格局下,使用了很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紧张和危机。
比如开场迎面而来的火车上大战,从快速移动的镜头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剪辑手法,将铁道队敏捷身手和果敢一面刻画出来,代入感极强而随后的故事,就转入敌后与地下活动,而相比于枪战和列车大战的大场面,这种谍战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肃杀对撞,这是“静”。白雪皑皑的平原地区,严酷肃杀的氛围,而两种风格的切换,好似在广袤的雪原中燃起一团火焰,需要极高的导演调度能力,而片中角色的行动也会在观众心中制造紧张的气氛,也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戏剧张力。导演之所以敢这样拍,就是因为本片有着张涵予、范伟这样超级实力派演员存在。
毕竟在渲染敌我双方角力的一张一弛中,展示冲突是影像所长,但刻画氛围、描写心理却是软肋,所以这类故事很考验演员,如何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演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
比如范伟,作为列车站调度员,他每日笑盈盈地与敌人周旋,尤其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外出传递情报那场戏,面对敌人的盘问,他饰演的老王表情平静没有任何的变化,是一副镇定的样子,完全可以逃过敌人的目光,但眼神严肃神情迅速划过,则让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能够察觉角色内心忍不住的焦急一面。而随后他明知道被人盯上,干脆将计就计,用一颗手榴弹不但声东击西,还消灭了汉奸,可谓一举两得,这场戏的波澜不惊,但平淡中紧张的肃杀氛围,完全是在范伟影帝级的表演下带动起来的。
所以说,展现动作戏的火爆,可以用特效、烟火等技术手段完成,展现敌我冲突的场面,可以用摄影、剪辑等烘托气氛。但对于角色内心戏的刻画,在紧张氛围中角色状态的呈现,只能由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又比如张涵予饰演的老洪,还是他与范伟通过递烟交接暗号,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尾随而来的汉奸,彰显硬汉的特色,两场戏接连而来,一静一动,平静中暗藏生死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中的大反派藤原,则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他集智谋与狠辣于一身,成为老洪、老王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狼一样的对手”电影通过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但增强了电影的对决氛围,也更能显示出战士们的英勇。在这样的情节处理下,敌我人士互相试探,台词之中的针锋相对,暗含杀机,这就是明线。而暗线就相当于悬疑小说中“炸弹引信”,依靠突如其来的动作戏成为爆点,并通过故事推进和情节设定来将观众引入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电影依靠明线的“静”情节推进,暗线“动”的特点来烘托气氛、增强观感,从而极大增强故事张力。但也只有以静制动的拍摄技法,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对内心戏份的完美展示,能帮助导演把这个看上去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篇章整合起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角色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更容易能够get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到此我才发现,《铁道英雄》,这个我们原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样的全新的拍摄手法呈现下,变得非常具有新意。尤其是从导演到演员,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极致。他们面对敌人的暴行,会压抑住本能的情感,也会在敌人的控制区内伪装到滴水不漏,更会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从老洪、老王,到亓顺、亓鲁兄弟,乃至周也饰演的护士庄妍,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鲜活普通人,在敌后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结尾大家在工厂相聚的魔幻时刻,那才是胜利之后,来自真心的笑容。
【篇三】观影《铁道英雄》有感
《铁道英雄》电影观后感800字【1】:
英雄,是一个让人敬重、崇尚以及赞扬的伟大名词。有英雄的民族,是幸运而又幸福的。可歌可泣的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追忆。
当由杨枫执导,张涵予、范伟等人主演的抗战剧情片《铁道英雄》上映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我们,往往都能够感受到英雄的魅力与价值。
他们,以自己的苦难经历、正义凛然的精神、勇于牺牲的气概以及视死如归的品质,时刻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电影《铁道英雄》,有着他们扶伤时的正直、牺牲时的伟大以及摧毁时的果敢。冥冥中,影片为我们呈现了真正的铁道英雄。
扶伤
如果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那么,铁道队的救死扶伤则是一种对正直坚守、对无私有所奉献、对家国有所守护的精神品格。
在那个不算遥远的年代里,国家与民族身处危机四伏的境地。我们的许多保家卫国的战士,走上前线、抗敌救国。
而在他们的身后,除了有人民百姓外,更有着无数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的战士。当中,也包括了许多身负伤病的成员。
此时的铁道队,面对敌方列车运输的疗伤物资,有必要也必须获取它们,以解决战士们的伤势问题。如此,他们迈出了从敌方列车上截取疗伤物资的行动。
铁道队是好样的,他们利索、干脆以及果断地完成了获取疗伤物资的任务,为众多战士们的伤患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就是我们的英雄,为战友、为正直而努力付出的英雄。
牺牲
铁道队的使命,不仅仅是为战友疗伤而存在。他们在与敌方周旋的时候,也遭遇过许多危险。然而,他们不怕牺牲、勇敢坚定的品质,奏响了英雄的赞歌。
曾几何时,铁道队成员们再次前去执行任务。他们,埋伏在了敌方列车经过的地段,等待着列车的到来。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向他们逐步靠近。
敌方列车,渐渐地行驶开往他们埋伏的地段。铁道队如同往常那样,果敢地冲上列车,以执行他们的任务。正当他们上了敌方列车外围时,不测却发生了。
他们并不知道,敌方列车里也做了埋伏和准备。当打开敌方列车车厢门的时候,他们惨遭暗算,并不幸地中了弹药。不少战士,就这样牺牲了。
英雄,始终是值得我们去铭记和怀念的。影片里关于他们遭遇暗算而牺牲的场景,深深地留在了我们观众的脑海里,成为我们的崇敬与敬仰。
摧毁
也许,遭遇敌方暗算而牺牲是一种伟大。那么,铁道队视死如归的壮烈,则更是一种高尚的伟大。正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了今天祖国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曾经,铁道队员们做了最后的准备。他们,要在敌方列车运输装备前往前线前,摧毁敌方的装备,以确保我方的胜算。
于是,铁道队做出了一次重大的进攻。当运着敌方装备的列车缓缓行驶过他们埋伏的路段时,铁道队员们向列车发起了进攻。
有的队员,将列车逼停在铁轨上;有的队员,则前往列车里与敌人顽强拼搏。而最为壮烈的,则是铁道队员视死如归,在列车里引爆弹药,将整个车厢的敌方装备全部摧毁。
他们,胜利地完成了摧毁敌方装备的任务,同时,也有队员因此而壮烈地牺牲在火焰中。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
在这扶伤、牺牲以及摧毁的抗战中,电影《铁道英雄》完美地呈现了英雄的形象。作品中那些高尚、正义和无私的精神,始终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并指引着我们:珍惜和平、爱家爱国爱生活!
《铁道英雄》电影观后感800字【2】: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山东铁路工厂中一个由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抗日队伍——山东铁道大队的真实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洪海是铁道队的队长。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劫军粮。劫时很顺利,但帮忙搬运的三个兄弟不幸被日本鬼子发现抓了起来,并在大庭广众之下施以酷刑。包括洪海在内的所有工人被召集到一起围观。刽子手抽出修长的日本军刀,撒上酒,转身刺向搬运工,然后慢慢地转动刀刃。空旷的刑场上,只回荡着搬运工兄弟们的惨叫,铁道队的亓鲁看着日本人如此残暴的行径,怒不可遏。他一把抽出怀中的小刀,就准备冲上前去杀敌。洪海一下抓住了亓鲁的刀,手被刀刃割破了,仍死死抓住,他知道,为了前线部队的后续支援,整个铁道队的安危,还有党的秘密与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在敌人面前暴露身份。
第二个任务是劫药品。卧底老王帮他们悄悄进入了日本货车的车箱。谁知道狡猾的敌人早就设下了埋伏,一只枪口对准了正在寻找药箱、忙得不可开交的他们。机枪开始扫射,亓鲁等三名队员英勇牺牲,洪海也受了重伤。幸亏护士小庄及时抢救,洪海才活了下来。此时,亓鲁的弟弟亓顺也加入了铁道队。洪海取岀了队员们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李教导员,队员们入了党,又特追认三位牺牲的兄弟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炸掉一列日军从连云港开往前线,给部队运送武器的重要列车。这次的任务至关重要,李教导员也加入一起战斗。两个人负责劫车头,两个人负责劫车尾,洪海负责安放炸药。此时,被抓起来的老王正在与日本军官藤原弘一对峙,藤原气急败坏地将匕首捅到了老王的手里,老王的手被狠狠地钉在桌上,全身瘫软。洪海解决了藤原,为自己和老王点上一根烟,引燃身上的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电影结束了,我的眼睛不知不觉中湿润了。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之大,生活在强盛而和平的祖国,真是天大的福份啊!
《铁道英雄》电影观后感800字【3】: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英雄书写始终是贯穿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宏大叙事和经典叙事的体系之下,主旋律电影中英雄形象的主体是根植于红色文化的革命英雄。近期上映的《铁道英雄》仍能看到人民英雄的形象脉络,重写英雄故事成为了主流大片的重要题材。
中国电影中的人民英雄
我们一般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电影称为人民电影,这一时期英雄叙事的主体是工农兵。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电影创作响应了“新英雄主义”理论,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革命的英雄主义。
所谓群众英雄或人民英雄,具有着历史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双重特殊性。区别于传统历史中的民族英雄,红色电影中的群众虽然是来自于各行各业,但他们的行动中却贯穿着不可或缺的革命信仰。人民英雄沉稳刚毅、智慧勇敢的精神品格与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崇高理想皆来自于其政治选择与信仰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这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电影中的英雄特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的人民英雄与西方电影塑造的英雄也有很大不同。无论是西部片中在荒野决斗的牛仔,还是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西方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大多是流浪的孤胆英雄或依靠个体力量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但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往往是在集体中完成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实现,只有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之中并为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这样的英雄形象才能够成立。
上世纪1956年上映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的《铁道游击队》正是50年代到70年代人民电影中典型的以群众英雄为主体的影片。《铁道游击队》以1940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电影的原型1939年成立的鲁南铁道大队由洪振海和王志胜组建,队员主要由铁路工人和矿工组成,在敌后斗争八年。铁道队依托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津浦铁路线上展开游击战,劫取枪支弹药和药品等物资。“铁道游击队”正是典型的集体性的英雄形象,他们的身份是普通的铁路工人,但在革命精神的引领下团结一致,运用人民的智慧开展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体现了当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群众英雄书写。
《铁道英雄》同样取材于鲁南铁道大队,其中的教导员正如《铁道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为铁道队带来上级的指示与思想的引领。当铁道队的斗争陷入低谷,在废旧的列车车厢中,教导员为牺牲的队员追授党员身份并在车窗上画下党旗,带领青年队员集体入党宣誓。可以看到,在新时代重写英雄故事中仍然强调一种英雄的集体性与革命信仰。
小人物的立体刻画
在新中国成立前期,人民电影中的抗日英雄或革命英雄形象往往是比较统一的,电影情节大多只展现他们在与敌斗争的过程中勇敢坚定、沉稳冷静的性格以及浴血奋战的宏大场景。在《铁道英雄》这一新时期的英雄书写中,我们能够看到电影对群体中的个体以及边缘人物立体化的刻画。
范伟所饰演的调度员老王可以说是本片最为成功的角色塑造。他身材臃肿,腿一瘸一拐,嘴里时常哼着小曲儿,时不时爱抽上两根喝上几口,喜欢逗添煤的少年叫他爹,经常给车站的日本人抓一把花生,点头哈腰、笑容憨厚。但同时他也是为铁道队运送情报的卧底,面对日军的盘问他神色如常,却在日军走后流露出严肃的神情。老王这一人物身上还承载着悬念,当他与添煤少年分吃苹果时,少年想要他的折叠小刀,老王却说“还没到时候”。在老王确知自己已经暴露,准备孤注一掷炸死汉奸时,他将小刀给了少年并说“是时候了”。
影片的后段,老王被抓捕上车,少年恍然大悟,在汽笛的轰鸣声中大喊老王“爹”的时刻,影片被烘托向高潮。除此之外,老王在上车的那一刻与濒死之时哼唱的小曲儿“太阳出来”,也暗示着长夜已尽、黎明将至。电影对老王外貌特征以及性格、习惯的细节刻画,和在其身上所安排的悬念和隐喻,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以及英雄性在平凡人物中的升华更为真实。
在《铁道英雄》中,小人物或者边缘人物有多样、立体的呈现。护士小庄起初在日军的医疗队工作,胆小寡言,但在日军盘查铁道队长老洪时,她将装有情报的烟藏在绷带中,最后参与支援了山区部队;添煤少年的父亲下矿后生死不明,以往他面对日军的催促打骂一直唯唯诺诺,但在老王被抓后他奋起反抗,与日军殊死搏斗;亓顺原本在兵工厂验枪,哥哥亓鲁牺牲后,他也投身到斗争中,为铁道队升级和改造武器……
在新时代的英雄书写中,日常生活的经验更加被强调,人物塑造更加注重其内心世界与情感流动。不是神化的英雄而是人化的英雄重新走向荧幕,现实性的刻画为早已远去的、耳熟能详的历史提供了可接近的途径和全新的理解角度。这些小人物、老百姓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是当他们汇入到革命和历史的洪流当中时,他们又展现出了英雄的品格。当下的红色电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日常生活的小切口与宏大叙事之间价值鸿沟的弥合。
铁道英雄观后感铁道英雄观后感800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