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政府管理整体协调不够。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教育、人力资源、民政等部门,也涉及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工作与户籍的关系、公私经济部门的关系、不同地区人才发展的关系。
3.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五项措施。
雕刻教育部近日发布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国家政策公告》。国家对到基层、到中西部、到中小企业找工作、入伍、参加重大科研项目、有家庭困难的五类高校毕业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政府补偿学费、补偿性助学贷款、公务员考研加分、取消户籍限制、失业和自谋职业登记、自筹资金不足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等。
(一)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根本,全面统筹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事实上,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这一点。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能简单地从短期就业政策入手,要从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入手。也就是说,就业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涉及到教育、就业、户籍、社保等问题,相应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教育、人力资源、社保、民政等部门,需要综合协调。建议成立中央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调领导小组,由相关领导和部门组成。
(二)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引导教育,促进教育适应市场需求。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决定因素。我们应该重视教学质量,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和加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
(三)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学毕业生最根本的工作是来自企业。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动力,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鼓励其吸纳大学毕业生。
(4)完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应完善激励和保障措施,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比如,应该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既能在基层和农村找到工作,又能回到高端和城市工作。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档案和户口可以放在城市,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政府根据财力,有选择地购买公益岗位,增加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的供给,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工作。
(5)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分配服务体系,建立透明的招生信息系统。要加强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推动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各类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化,消除城乡和部门壁垒,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服务机构,大力支持民办就业服务机构。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得到高度重视。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重任。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从更深层次提醒我们,必须从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度认识和认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和适应能力。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效性尤为重要。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问卷中反映的毕业生的不同问题,学校逐一研究了相应的工作对策。一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另一方面,我们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创造就业条件。加大面向基层、面向西部、面向煤炭行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力度,从就业指导、创业支持、困难救助、心理咨询四个方面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合理就业。
我在此交流
敬礼!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