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机场是城市的交通运输枢纽,存在大规模客流和货流的集散,航空运输是对时间要求较高的一种运输方式。如果机场对外与城市衔接不畅,则影响客货流运输的可靠性和效率。为适应机场枢纽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需要规划形成“内畅外快”的集疏运体系。本文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为研究对象,对苏州方向的集疏运体系进行研究,提出规划布局设想,为同类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场;集疏运;模式;通道
一、规划研究背景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为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三方共同建设,在江苏省未来“两枢纽、一大、六中”的航空版图中,是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并列的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位于无锡市高新区硕放街道,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000-20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苏南硕放机场有近三成的客货源来自苏州,对苏州市航空需求进行预测,2020年苏州地区航空客运需求为1020万人次,航空货运需求为30万吨。目前机场与苏州市的对接方式比较单一,轨道交通尚未开通,客运公司客运班线、班次也较少,阻碍了机场业务量的发展。苏南硕放机场集疏运模式探讨
机场是城市与地区的对外门户与枢纽,要充分发挥机场的功能与潜力就必须使机场与城市及区域交通网紧密结合,首先需要在机场与市区之间建立可靠快速的道路系统;而为了满足客流的多样性,机场还需要提供大众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在一定条件下建议建设轨道交通,这对于降低周边道路交通压力、提高机场集疏运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结合前面对机场集疏运模式的分析,公共交通应成为机场对外集疏运体系的主体,苏州与硕放机场的对接将按照“公交优先,多模式、多通道”的原则构建集疏运系统。多模式指城际轨道、机场大巴、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多通道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高等级公路作为主要通道为机场乘客提供集散服务,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速度,而次干路作为联络性通道,主要服务于近距离的短途交通,同时也提供达到机场的备用道路。
根据国内外大型枢纽机场的发展经验,机场集疏运体系的主体会随机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在初级阶段,航空需求不是很多,可以高速公路为主,通过覆盖面广泛的公路网络提高机场服务范围和吸引力;在高级阶段,航空需求急剧增长,单纯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系统难以满足航空运输需求,必须以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方式为主,用以联系主要交通发生源,而公路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网络中沪宁高速和绕城高速主要服务于苏州市区,苏昆太高速主要服务于昆山市和太仓市,通锡高速主要服务于张家港和常熟地区,常台高速主要服务于常熟、吴江地区,苏震桃高速目前还未建设,开通后主要服务于服务吴江、吴中区的快速出行。S342、S359、S228、S259主要服务于北部张家港和常熟市,G312分流线、G312主要服务于苏州市区、太仓市和昆山市,S606、S607、$230主要服务于南部吴中和吴江区。联络性通道主要沟通国省道干线公路,服务于苏州通往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短途运输。
根据规划未来集疏运通道完善后,能实现高速和干线公路各市区全覆盖、县乡公路辅助的多通道格局,中心城区
四、结束语
高效通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对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机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机场集疏运体系在机场规划和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国内外机场集疏运体系的发展历程,符合我国国情的机场集疏运模式应是“以公共交通为主”。本文对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苏州集疏运体系进行规划研究,提出采用“公交优先,多模式、多通道”的原则来构建集疏运系统,供类似规划借鉴探讨。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