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导游词1 *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原为明清王朝宫廷广场,新*成立后扩建为面积约44万米2,可容纳100万人*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人民*和领导人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点导游词,精选2篇,供大家参考。
*景点导游词1
*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原为明清王朝宫廷广场,新*成立后扩建为面积约44万米2,可容纳100万人*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人民*和领导人纪念堂等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环列广场。
*原为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城楼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黄瓦红墙,异常壮丽。进*就步入了皇城,皇城是皇家宗庙、社稷和禁园所在。按“左祖右社”的宗法礼制,*东侧建有太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今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侧建有社稷坛(北京六坛之一),为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土地神之场所,今为中山公园。
人民*在*广场中心,1958年4月落成,碑通高37.94米,用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人民大会堂于1959年建成,有万人大会堂,五千人宴厅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省(市、区)的会议厅。*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于1959年建成,其建筑合为一体;收藏并陈列*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
领导人纪念堂于1977年落成,由北大厅、瞻仰大厅、南大厅组成,瞻仰大厅是领导人纪念堂的核心部分。
*广场是我国近现代政治活动中心。20世纪以来,我国爆发的“五四”、“一二·九”等伟大革命运动均发源于北京,并且都在*广场留下了它们历史的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及新*成立初期每年庆祝“五一”、“十一”*均在此举行。庄严的*是我国现代史最忠诚的见证者,是当代中华民族的象征。信步*广场,每个炎黄子孙都会产生一种凝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景点导游词2
各位朋友:现在呢,我们来到了*广场,我先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广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方米。如果人们肩并肩地站在广场上,整个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就是说全北京总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时站在这里,够大的吧!
在明清时期广场可没有这么大,当时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横就是我们今天的长安街,那一竖就是从现在的*杆前至领导人纪念堂前的这一长条形区域,在这一区域的两侧是按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布着当时*机关。*后,原来广场两侧的建筑被拆除,从而形成了今天广场的基本格局。
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现在我为大家以顺时针方向做一个简单介绍,就让我们以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开始吧!人民大会堂位于*广场西侧,是全国*参政、议政、举行重大会议,当家作主行使*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处46.5米,是现在广场上的最高建筑。整个大会堂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中部为万人大会堂,北端是国宴大厅,整座建筑自设计到完工只用了10个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广场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城楼,它是新*的象征,就是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领导人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广场的东侧矗立着*历史博物馆及*革命博物馆,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览*古代、近代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场所。
在人民*的南面是*纪念堂,原来在那里曾有一座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时又改为中华门,*后拆除,1976年领导人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庄严肃穆的领导人纪念堂。纪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为纪念*领导人而建,现在领导人的遗体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们凭吊、瞻仰、表达深深的`敬意。
广场的正中,巍巍耸立着*第一碑——人民*,它是为了纪念那些自1840年*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及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而建。整座纪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双层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镶嵌有八幅汉白玉浮雕,反映了*近百年革命历史。纪念碑的背面是领导人起草,*手书的碑文,正面是*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广场是*近代革命的见证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一二˙九都发生在这里。*广场也是新*诞生的见证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人。现在,它已被全国人民评为“*第一景”,每天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到此参观游览。
好!不多说啦!各位一定想在这里照几张相吧?现在就请各位自由拍照,10分钟后我们在北面*杆处集合,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