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北美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管理的最新策略》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经产母猪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经产母猪的营养,猪舍和环境,查情和配种,产房管理、监控和诱产,季节性不孕。
1 经产母猪管理
母猪的使用年限非常重要,因为其在第4或者第5胎前,窝产仔数和所产仔猪的体重会持续增长,每头母猪每年的断奶仔猪数在第6和第7胎前也会持续增加,成熟、身体结构良好的后备母猪将极有可能达到第4胎,此时它们是养猪场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母猪。母猪的使用年限是指从第1次分娩到淘汰出繁殖群的天数或者种母猪在其一生中所产的猪数。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母猪的使用年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基因、营养、饲养设施、疫病、肢蹄病、首次配种日龄、助产、哺乳时间和生长速度、体况和生产性能。在美国和欧洲,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消费者心态会影响种猪群的管理。例如,一些养猪场使用前列腺素F2α诱产,限制抗生素和限位栏的使用。
1.1 经产母猪的营养
现代高产母猪群相比于20年前的母猪有更明确的营养需求,因此这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更新母猪的营养需求标准和管理措施。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圈舍设计对母猪哺乳期采食量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1.1.1 妊娠期
大量文献记载在首次配种前10 d~14 d将饲喂量提高50%~100%或者喂给含高水平能量的饲料,如葡萄糖,可提高后备母猪的排卵率和窝产仔数。然而,有关在妊娠期其他时间段饲喂方案的文献提出了相矛盾的证据。Vignola报道表明,对于一种合适的妊娠期饲料,母猪在配种后应该减少采食量,因为母猪在整个妊娠期饲喂过多,尤其是在配种后前两周,通常会引发较高的胚胎死亡率和较低的窝产仔数。妊娠母猪过肥容易引起难产、死胎、哺乳期食欲低、下一胎次生产成绩下降。分娩时背膘厚达到23 mm或者更多的母猪在哺乳期食欲会降低。Peltoniemi等综述表明,配种后限饲可能仅适用于配种后前4 d的后备母猪,并不适用于所有母猪。Love和其同事以及Virolainen和其同事报道,妊娠早期大量饲喂可以提高胚胎成活率,且不会影响妊娠期的维持。Martineau和Badouard称,高产母猪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排卵后过度饲喂不会造成胚胎的早期死亡和妊娠最后两周饲喂过多对仔猪初生重有积极影响。
正如以上讨论所表明的,随着妊娠的继续,母猪的营养需求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许多养猪生产者采用阶段饲喂法来适应这种变化。,能散发出公猪特有的气味和声音。一般建议:饲喂后查情,移走所有的障碍物,每次查情都是在相同的地点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使种猪保持安静,给公猪和母猪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并且不要打扰它们的交流。
1.4 产房管理、监控和诱产
现代高产母系的母猪通常产14~16头活仔,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为11%~24%,且主要发生在5日龄前,因此,养猪生产者开始重新重视母猪分娩时的接产和助产。此外,死胎率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窝产仔数越多通常意味着仔猪越弱小。死胎率随着分娩时间和产仔间隔的延长而提高。Baxter和Edwards、Vanderhaeghe等综述证明,死胎是一个由多因素引起的问题,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窝产仔数、胎次、母猪体况、接产和助产。
一般来说,分娩监控/助产包括如下措施:无助产;第2组助产,并且分娩前后一天对仔猪进行护理。第1组和第2组母猪的死胎率分别是6.8%和1.6%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后发现,母猪在2003年中的季节性不孕问题显著严重于其在其他四年,而母猪在其他四年中的季节性不孕问题无显著差异。所有这四个地区中,2003年的高温日天数最多,2007年的最少。他们推断说,在最热的年份里光周期对季节性不孕的作用比较突出,而热应激起着加性的影响。
高温的环境会降低母猪在哺乳期的采食量、推迟发情、影响发情行为、降低排卵率、提高胚胎死亡率、降低泌乳量、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由于热应激会提高母猪在妊娠期前30 d的胚胎死亡率和妊娠期最后30 d的死胎率,故其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最有害。管理和营养决定了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以缓解热应激对母猪影响的措施有:(1)饲喂含高能量、低纤维和低蛋白的饲料,(2)晚上喂料, (3)每天的饲料分多次饲喂,(4)开启空调或滴水等降温设备,(5)将妊娠期的母猪群规模减小到15头或者更少,使用单体妊娠栏饲养以减少大群的应激。北美大多数养猪场都会发生由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不发情和流产引发的季节性不孕。
光周期可调节其他管理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除非采用整日光照或全天黑暗的极端光周期,但就其本身而言光周期对母猪的季节性不孕可能影响较小,并且不是主要因素。光照时间的减少和高温通常在同一季节时间框架内发生。野公猪没有对其进行持续的繁殖力选育,因此它仍保持着季节性繁殖的特性。为优化母猪生产力,养猪生产者应该尽量减少母猪的热应激,调整光照与黑暗周期以避免出现过度的光照或黑暗时期。
(参考文献:略)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