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正是有了牛痘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人们通过计划免疫接种和严密监测,才消灭了天花和在局部地区流行的脊髓灰质炎。人的一生免不了要遭到多种病菌和病毒的侵袭,因此要多次接种各类疫苗。疫苗成了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灭活疫苗与活疫苗
菌苗和疫苗都是由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剂,接种于人体后,可诱生特异性免疫。我国习惯上把细菌、螺旋体生物制剂称为菌苗,把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等的生物制剂称为疫苗。
通常所用的疫(菌)苗有两类:一是灭活疫(菌)苗,即把微生物培养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而制成。二是减毒活疫(菌)苗,即将有毒力的微生物用人工定向变异的方法使其毒力减弱,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来的弱毒或无毒微生物制成活疫(菌)苗。
灭活疫(菌)苗的优点是:在使用上可单独注射,也可几种疫苗按一定比例混合注射,较易保存。保存期限为1年,注射后较安全。缺点是:注射次数多,初种至少需接种2次以上,注射剂量较大。可能出现发热、全身或局部反应,其免疫效果也较差,不持久,常需数月或每年增强免疫一次。
活疫(菌)苗的优点是:其免疫作用较强,一般只需接种1次。接种剂量也较小,接种后反应小或无,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可靠而持久,一般可维持1~5年。缺点是:一般只宜单独使用;疫苗不易保存,在普通冰箱内两周即失效。
要特别注意制备活疫苗的病原减毒株的稳定性以及致癌等问题。因此,研制新发病原的疫苗时,由于对该病原的特殊性尚未完全了解,应先从制备灭活疫苗开始。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类的愿望,通过基因重新组合得到新的生物品种的一种技术。这种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生产的疫苗称为基因工程疫苗。以乙肝疫苗为例,就是用基因剪切技术将调控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这段基因剪切下来,装到一个表达载体中,表达载体可以把这段基因的功能发挥出来;再把这种表达载体转移到受体细胞内,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最后再通过这些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的快速繁殖,产生出大量我们所需的乙肝疫苗。
过去,乙肝疫苗的来源,是以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为原料,把HB-sAg提取出来制成的,制造过程复杂,价格也较贵。而且这种血源性疫苗也不够安全,它可能混有其他病毒的污染。同时,血液来源也是极有限的,远不能满足全国的需要。基因工程疫苗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难题。
与血源性乙肝疫苗相比,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特点是纯度高,安全可靠,且可大量生产。随着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普遍应用,通过几代人的免疫接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消灭乙肝。
我国对肾综合征出血热、霍乱、菌痢、轮状病毒所致腹泻、鼻咽癌相关病毒(EB病毒)感染和日本血吸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已取得了长足的开展。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多价疫苗、抗肿瘤的独特型疫苗。随着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研制和生产,人类将免遭传染病的侵袭。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