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党团范文>>公文范文>>试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试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 要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给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以及整个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还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针对此,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内涵,进而着重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以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 犯罪 防治

作者简介:薛超超,河南警察学院2011级法学本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178-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并且手段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不仅给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以及整个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还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的社会问题,我国采取的是综合性的方法防治青少年犯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指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应该结合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等相应的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内涵

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一些人类学家曾经说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一个社会的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倾向)的可能就会越大。”青少年犯罪主要依据的是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的划分,它是由儿童期向成年期逐渐过渡的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和他人的犯罪行为。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的内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的内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学术界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这种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治的行为扩大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并将这个年龄段的下限予以降低。有些学者认为:青少年犯罪是指10-2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笔者赞同10-25周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被定义为广义的青少年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模仿从众心理、逆反心理以及报复心理,法律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等。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不健康的生活环境等。接下来笔者着重探讨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原因和社会环境因素相关方面的原因。

(一)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引发犯罪

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他们自身辨别是非、区分好坏以及应对外界各种影响的能力比较差,同时在这个阶段他们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以及行为不太稳定等。当前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应对外界各种干扰的能力相当脆弱,当社会诱因超过了他们的自控能力时,他们很容易做出越轨行为,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青少年自身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上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整体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惹是生非,他们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处事方式和方法盲目无知,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二)有些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不良教育是青少年形成不良恶习的基础,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以后的人生道路选择。放任型的教育教养方式,容易使青少年养成放纵、任性以及粗野等性质的性格,在这种教养家庭生活的青少年如果自己的需求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时,极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他们常常会饱受家庭变化的痛苦,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极易被社会中的一些不法人员拉拢、引诱甚至利用,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不良的教育和家庭的重大变化常常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当前有许多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出现了“真空”现象。他们一般把更多的实际用在工作或者事业上,对子女的教育和关心不够,与子女之间缺乏日常的沟通和情感交流。然而,青少年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是不可能离开家庭教育的。因此,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优良的社会环境能够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不良的社会环境能够抑制人们奋发上进的动力,阻碍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当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转型期也是矛盾的多发期。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进而诱发他们做出越轨的行为。比如说当前社会中的攀比现象、拜金主义以及追求高消费等现象,容易使一些青少年产生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这些个人需求在家庭中得不到有效的满足的话,他们就可能不惜一起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对这些需求的满足。同时,当前社会中一些低俗的文化也在不断地腐蚀、侵害着青少年。由于整个的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着失范现象,一些重点环节管理不严,没能够有效地查处,致使一些不良的文化充斥着整个文化市场,这对辨别是非能力比较低的青少年群体腐蚀巨大。社会中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塑造。而青少年群体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这种不良社会环境中,久而久之会使一些意志力比较薄弱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教育的影响

当前,素质教育还能够很好地在各个学校得以落实,有些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及相关的法制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致使他们不能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不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缺乏最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因此,学校忽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普法教育,是诱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学校重视不够,在中学教育阶段,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普法教育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中学阶段的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的法制专业的教师队伍不足,基本都是有思政教师兼之。他们既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又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基本都是单纯依靠课本的一些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的教育广大青少年群体。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模仿从众心理、逆反心理以及报复心理,法律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等。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不健康的生活环境等。青少年犯罪不仅给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以及整个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还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针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青少年群体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缺乏辨别是非、区分好坏以及应对外界各种影响的能力,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这他们应对外界各种干扰和影响的能力相当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家庭和学校都要经常性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要定期地与他们谈心交流,要对一些潜在的“问题少年”及时进行有效干预。要教导青少年们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的以及教导他们怎样避免自己走上这条道路。同时,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为,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不断进行培养的。加强对青少年群体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能够提升他们应对外界各种干扰和影响的能力,进而能够预防他们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提升家庭对子女的有效教育

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不良教育是青少年形成不良恶习的基础,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以后的人生道路选择。因此,必须提升家庭对子女的有效教育。一方面父母要言传身教,要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父母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亲和力,要营造出民主的教育氛围,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父母要以科学、合理、健康、有效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子女,使他们能够在成长中不知不觉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父母需要从自身做起,带头学法、守法,要引导子女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父母还需要经常性地与子女谈心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既不能放纵不去管理子女,更不能以父母的权威压制性的管理,要在彼此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合理教育青少年。

(三)强化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

针对有些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及相关的法制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强化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转变以升学率为重的错误观念,应该实施素质教育,针对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应该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相关课程,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国主义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同时学校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政治素质,从内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环境

针对当前文化市场管理失范,社会环境不良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环境。国家应该在全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尤其是需要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市场进行严格管理,清理整顿学生周边的各种不良文化场所。坚决管理社会的负面文化传播,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语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给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以及整个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还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必须加以重视,从加强对青少年群体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家庭对子女的有效教育、强化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以及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以便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宝义.青少年犯罪的季节性特征及原因探析.青年研究.2002(5).

[2]于淑芬.关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2(4).

[3]邵萍英.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1).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党团范文的资讯,请访问:公文范文
    下载文档

    看过《试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一年级的邀请函范文一各位家长: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22年又快过去了,您一定很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吧。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学校教育与家庭

    《白兔和月亮》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我读完后颇有感触。  《白兔和月亮》主要讲了白兔因为有赏月之才所以被赏了一轮明月。它惊喜万分,可后来发现以前的闲情逸致一扫而光,只有月亮勾来的得失之患。它十分紧

    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语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校“自修-反思”式课题实验语文组取得较好的成果。现总结如下:自修反思课题实验使全组教师能积极自主学习、自觉更新教学理念。教师教学中的“

    各位选民:我叫**,男,现年51周岁,中共党员,家住**村1组,现任**村财经委员。根据**村第八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的要求,本人将参与竞选村支部委员、村财经委员。一、工作经历1986年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以下是本站分享的2023迎接建党100周年个人心得感想,希望能帮

    一辈子很长,长到用手指数不尽,一辈子很短,短到睁眼闭眼之间就是一生,以下就是来自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决定做好一件事美文随笔,欢迎阅读和借鉴。决定做好一件事美文随笔【第一篇】:一辈子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在很早时

    “现在是非常时期,请大家呆在家里不要出门,防止病毒传播和扩散......”在xx县界牌乡xx村,该村的农村辅警xx每天在村中巡回宣传防疫知识,提醒村民在家自我隔离,防止疫情传播

    十岁集体生日会主持词1AB:敬爱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CD: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A:初夏的阳光洒落在我们的身上,B:温柔的清风拂过我们的脸庞,C: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我们的耳旁,D:敬爱的老师

    /图像-1/实习期间,学生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虚心学习。我们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希望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将来走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天,爱学范文网小编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