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在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
通报也同时公布了病例的细节。两例在上海,1例在安徽,其中两例上海患者分别为87岁的李某和27岁的吴某,均已于3月上旬经抢救无效死亡。安徽患者目前正在南京接受救治。
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情况,三个病例在早期的临床表现中,均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進而发展为严重肺炎和呼吸困难。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了上海两位患者的一些共同特征:都是上海本地户籍,都生活在城乡结合部,患病前身体条件都不是很好。“他们都不是养殖户,但其生活环境中接触禽类的几率较高。”
针对网上传言,此次病患可能与之前的黄浦江漂流的死猪有关的说法,卢洪洲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可以肯定病毒是来自禽类,与猪没有联系。两个案例之间也没有联系。”
据卢洪洲回忆,上海两个病例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如咳痰等情况并不明显,“发展到后期,与一般流感走向肺炎的症状大致相似”。这也是此两例的确认难度要比典型如H5N1禽流感更大的原因之一。
87岁的吴某本人去世,其两个儿子在吴入院之前已因相同的症状入院治疗,后均被诊断为肺炎。其长子症状较轻,目前已病愈出院,次子不幸发展为重症肺炎,已去世。虽然两人与父亲的症状有相似,但疾控中心未从他们身上检测出H7N9病毒。
禽流感病毒中的H和N分别代表其抗原中的“血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dinase)。其中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因此以HxNx标识的禽流感共有135个亚型。此次发现的H7N9型病毒即为其中之一。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此次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过去曾在禽类中发现,但人类感染,尚属全球首次,对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做出准确判断,也尚未有针对这一亚型病毒的疫苗研制。
世界卫生组织于当地时间4月1日就中国发生的H7N9禽流感病毒致人感染病例发布公告。公告称,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向其通报了三例人感染H7N9病例,三例病例已于3月29日被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确认。公告指出,目前已确诊的病例之间没有流行病学联系,密切接触者调查已展开,已确认的88名接触者,包括家人、医务人员,截至目前均未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卢洪洲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不必有过度反应,以常规预防为主即可,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
4月2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宣布,从4月2日起启动上海市流感流行应急预案III级响应。
根据2005年发布的《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III级响应为黄色预警,用于“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的情况。
4月2日晚,江苏省卫生厅发出通报,确认江苏省确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4人分别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宿迁市沭阳县,苏州吴江区和无锡市滨湖区。4位患者均经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和中国疾控中心流感中心实验室复核,均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患。目前,已分别对与这4位患者密切接触者進行医学观察,截至本刊截稿时间,尚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据江苏省卫生厅通报,目前未发现上述4例病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