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海产品资源匮乏,人们把对海产品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了海水养殖,然而,虽然海水养殖解决了人们对于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愈发严峻的问题接踵而来。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物种资源衰竭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而由此导致的海水养殖生物病害也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海产品的品质。为此,本文从海水养殖生物目前的现状进行探讨,探究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机制和抗病力,以便在今后的海水养殖领域面对生物病害能够寻找出正确的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海水养殖;大黄鱼;生物病害;抗病力;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S94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作为水产养殖输出大国,海水养殖在渔业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水源的污染,人类无节制的从海洋摄取资源,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不当排放导致海洋污染,养殖环境面临恶化。除此之外,药物的滥用也导致了海水养殖生物的有害药物残留,导致养殖生物的耐药性增加、抗病力下降。因此,进行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坚持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发展理念力,才能将养殖户的利益最大化,促进渔业经济发展。
1 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海水养殖生物以大黄鱼为例,病害的爆发也越来越频繁,海洋水质的深度污染,工厂污水的排放,有机药物的滥用导致海水养殖生物的大规模病害,往往可能造成饲养鱼群的大面积死亡,造成了养殖户的巨大损失。另外,养殖户为了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开始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幅提高养殖密度,这违背了水产养殖的基本规律,为渔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为此,只有从多方面分析大黄鱼病害,提出有效的措施才能够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1 病原体的侵袭
侵袭鱼类的病原体一般有原虫性侵害、细菌性病害.养殖与饲料,2012(09):13-14.
作者简介:林国忠(1971-),男,汉族,福建罗源县人,中专,助工,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