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观 我教育观——长长路,慢慢地走,供大家参考。
我的教育观——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你会找到最满意的窍门。
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描述的是作者在花店买花时,耐心等待一个5岁的孩子自己动手为花束扎好蝴蝶结的美丽场景。孩子慢慢来到这个世界,也在慢慢地成长,所有喜爱孩子、教育孩子的人,都应像龙应台一样学会耐心等待。
但当下我们的教育却陷入了误区,一味地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有的甚至将孩子作为满足成人虚荣、追求功利的工具。3岁的孩子要上幼儿英语学校,5岁的孩子要学弹钢琴,未满6周岁的孩子要读一年级的课程,孩子就像没有了刹车的车子,而方向盘就握在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手里。而在有的学校,一个学期的课程用半个学期就快教完了;
高中三年的课程用两年教完,留一年专门复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出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其实也告诉我们──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强扭的瓜儿不甜”,对待孩子的成长,家长不能有半点儿急躁,要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不急于求成,学会等待,减少浮躁与功利,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基。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能恨铁不成钢,希冀什么都立竿见影。
当前,受到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冲击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让教育事业进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对“快”教育的追求,突出表现在: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在不断“推陈出新”,学校的校长、学生的班主任也在频繁更换,很多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早已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上完……这些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的教育行为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在获得短期效益之后,在学生的长远发展方面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面对教育发展的一味求“快”,我们不应忘记:全国名师孙维刚转化一个落后班级用了6年时间,烟台市“差异教育实验”已经做了16年还在坚持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做校长一直做了22年。诸多教育事例证明:教育绝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种慢的艺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先生指出: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作为教师要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对学生的成长有足够的耐心并满怀期待,期待着学生身上的一切不如意能不断改变。面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国家督学李希贵在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切不可把远期目标当作近期目标,把美好蓝图当成指日可待的现实。教育需要时间,教育改革需要耐心。面对教育理想与宏伟蓝图,我们要学会“慢”下来。这里所说的“慢”,并非不进取、不作为,而是指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办教育。
“慢”,需要感悟。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慢”,需要平和。对待孩子错误行为,我们要学会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犯错是必然的。对孩子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游离于“正确”边缘的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教师应发挥“慢”的教育艺术,充分利用这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带领孩子由错误走向正确,由“黑暗”走向“光明”。
“慢”,需要细致。孩子的心灵既美丽可爱,又十分脆弱。教师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不留神,自己的言行就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而这种心灵的伤痕将难以修复,会成为教师心中永久的遗憾。教育需要细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
教师要像对待尚未完成的艺术品一样,对成长中的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雕琢”。
“慢”,需要耐性。孩子的成长犹如花儿开放,有自己的周期和规律。花儿会在一夜间绽放,但养花人首先要经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等待;
学孩子会不断成长,但教师首先要有静待花开的耐性。任何一个教育理想的实现,都需要执着的坚守和静静的等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只有给自己充分的时间,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教育的理想之花才能绚丽绽放。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教育原本就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需要潜移默化的生命成长历程,需要有“静悄悄的革命”。让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慢点,慢点,再慢点,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儿的绽放,静心聆听花儿开放的声音。
教育是一项工程,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让我们的孩子快乐起来,好习惯培养起来,让自己内心有一种孩子问候与念及的满足,让自己有一种孩子功成名就时的自豪与欣幸。这就是耐心的老师吧。
我愿从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项慢速作用的过程,母亲需要静静陪伴,教师也是这样。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想很好地观看这个世界里的风景,“慢”是最为重要的。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