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的科技发展不断加快,计算机的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趋势,预示着我国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时代,但是随着网络应用更加更广泛,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便是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病毒,特别是网络型病毒,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足以对多数民众的生活,甚至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网络型病毒的特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应措施,提升整个社会的用网安全性。
一、网络型病毒的主要特征
复杂难分类
目前我国还并没有针对网络病毒制定出统一的分类准则。因为网络病毒的作用以及来源都十分复杂、难以界定,所以对于许多病毒,我们都很难对其进行合理的命名。这对网络病毒原理与防治措施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可以依据供给的方式来进行大体区分,可分为木马与蠕虫两种。
1.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是一种主要借助分布式网络来达到传播与扩散目的的病毒,它会对系统当中的各项重要信息进行破坏,从而导致系统出现网络中断或瘫痪等问题。它的特点是利用软件系统中的缺陷,不断进行自我复制,主动向周围进行传播。
2.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是一种能够进行远程控制的工具,其与普通种类的病毒相比,最特殊的就是,其不会自主进行复制或传播,而主要是利用伪装,吸引用户自己去进行下载,在开始运行后,将下载者的重要信息反馈给病毒的制造者,进而导致重要信息被窃取甚至整个电脑被控制。
二、技术措施
对内置软件及时进行更新升级
利用计算机内置软件存在的缺陷入侵电脑,是现今网络病毒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因此,除了要充分利用防火墙与防护软件,我们还应当及时对自机的内置软件进行修补与升级,才能够进一步控制病毒的传播与蔓延。微软公司于2007年7月时,公布Microsoft SQL Server2000系统的一个重要漏洞,并研发出了名为“sql2sp3”的补丁程序,2003年1月25日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急速爆发的“蠕虫王”病毒,则正是利用了这一漏洞,在这次病毒入侵活动中,受损害程度最大的,均是还未安装“sql2sp3”补丁程序的用户,由此可见,软件与系统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病毒防控软件当中的病毒数据库,也需要经常进行更新,杀毒软件的生产厂商也应当不断对新的病毒特征码进行收集与分析,以确保对新型病毒的准确检测与消除。
作者简介
张亚珍,(1974.8.10--)女,辽源人,1999.7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辽源分院,副教授。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