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的各种方法做一评价。碘酊,激光及手术三种方法治疗适应症及三者有无差异。方法:对106例患者的囊肿采用激光法、手术切除法、或2%碘酊注射法治疗,随访一年。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激光组有效率为95·34%,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97·65%,碘酊注射法有效率为88·7%。结论:临床中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法可作为首选,但对于心存畏惧的儿童等配合较差的病例,其它方法也有可选自处。
【关键词】口腔粘液囊肿;手术切除;激光;碘酊注射法
【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87-01
粘液腺囊肿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病,是由于口腔粘膜小唾液腺导管口阻塞后,分泌物潴留而形成的囊肿,是口腔软组织常见病之一.好发于下唇粘膜,颊部粘膜,舌尖及舌腹[1].口内粘液囊肿有的可自破,但不久又复发,如此反复形成瘢痕,虽然以往统计常规手术切除的复发率很高,但主要因处理囊壁不彻底,残留后复发.但只要处理得当,复发率还是很低的。我科主要采用三种治疗方法: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碘酊注射法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和分组: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治疗粘液腺囊肿患者106例,其中囊肿位于下唇的85例,舌尖部8例,舌腹部6,颊部7例,年龄5~45岁,男59例,女47例;手术后复发来就诊的有3例,病程为1个月至1年,激光治疗组22例, 病变直径范围在0.3~0.6厘米. 碘酊注射法15例, 病变直径范围在0.5~0.8厘米,手术治疗组69例. 病变直径范围在0.8-.1.5厘米。
1.2 治疗方法:(1)激光法:应用脉冲HSM-ⅡYAG激光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常规消毒,取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将激光能量调至180 mJ,脉冲频率13 Hz。将光纤头切入囊腔内,在其基底部及壁内接触照射,使瘤体干瘪。嘱1周,1个月,半年复查。.(2)碘酊注射法:碘伏消毒手术部位,8号针头刺入囊肿,尽量抽尽囊液,注入2%碘酊0.2-0.5ml,一周后复诊,视情况可按上述方法重复一次。(3)手术治疗法: 碘伏常规消毒后,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生效后,舌钳夹持囊肿部位,充分暴露.,11号尖刀片顺粘膜纹理作一梭形切口, 切开粘膜,直达粘膜下层,在粘膜下层囊壁外以小剪刀锐性分离囊壁,取出囊肿及周围增大的腺泡, 尽量完整摘除,碘伏消毒创面,间断缝合粘膜创口。对反复损伤而成瘢痕者,将瘢痕、囊肿一并切除,缝合创口,5~7天后拆线。嘱患者术后7天进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含漱剂饭后含漱,适当应用抗生素以减轻术后水肿和预防感染。
1.3 疗效标准:治愈:三种方法治疗后囊肿消失,口腔粘膜功能恢复正常,观察半年年无复发者。失败:半年内复发者。
2 结果
三种方法治疗口腔粘液囊肿的疗效,激光组有效率为95·34%,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97·65%,碘酊组88·7%,临床中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法可作为首选,但对于心存畏惧的儿童等配合较差的病例,其它方法也有可选自处。
3 讨论
口腔粘液囊肿通常由于涎粘蛋白渗入组织或粘液潴留而成,位于粘膜下,囊壁厚薄不均.口腔粘液囊肿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很高,多因为处理囊肿壁不彻底,囊壁的残留引起复发,而再次手术可能影响其功能和外形[2].复发时间与手术后残留的囊壁多少有关,因此,手术过程中只要尽量减少损伤周围腺体,将与囊肿相连的腺体摘除干净,常能取得满意疗效,因而可作首选。手术治疗粘液腺囊肿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它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对于手术心存畏惧者和儿童病例,其它方法也有可选之处,但碘酊注射法复发率较高,建议不采用。激光与手术切除法差异性小,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HSM-ⅡYAG激光治牙机治疗口腔疾病中适应证范围广,优点较多。柔韧的光导纤维系统,可进入口腔内各部位,使用灵活、简捷。术中不出血,视野清晰,,不需缝合,创伤小,不影响患者外形及功能,无不良反应,成本低,为幼儿患者、不愿手术的病人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锡泽,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26-427.
[2] 邱蔚六,张震康,王大章.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15-6.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