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借助媒介进行传播,优秀文化借助受众的内化实现增值。因此,媒介素养就成为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农业大国的属性是长期存在的,这就需要对农村受众这一特殊群体予以关注,关注其生产生活状态,关注其媒介生活形态。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及其教育、培训的话题越来越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热议。因为我国城乡分割及二元体制的现实存在,使农村受众和城市受众相比,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乃至以后,通过何种方式增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周敏编著的《在乡村望世界:中国乡村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进行重新定位,保证教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第一,基于乡村青少年的现实需求,借助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工具,发动更多青少年积极投入到网络村庄建设当中。第二,建立相应平台,提升网络村庄的实用空间。第三,乡村青少年要学会观察和发现自身问题、社会问题,借助互联网进行理性表达。第四,乡村青少年需要关注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借助网络发表意见,参与到村庄治理的过程之中,以议题设置者和舆论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农村的舆论。第五,借助网络沟通交流和自媒体表达形式,让村庄文化得以保留。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借助甄别、选择和合理利用媒介信息以充分释放自身的能力与主体性。早在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就已成为西方教育人士和传播学者以及社会工作者重点倡导和付诸实践的教育活动。该书选取“乡村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我国相对复杂的农村社会经济背景,对乡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层次性与媒介教育的区域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在书中,除了关注怎样提升乡村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外,还认为应该借助这一群体提升乡村地区的整体媒介素养。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要进一步建构与完善基于乡村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外,还应充分结合乡村的发展实际,寻找更为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途径,以此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乡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陈梦晖/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查看全文
false